第12節 第12章食物應用篇9(2 / 3)

生活中不宜食粗鹽

營養學家提醒,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選用未經加工的粗鹽,粗鹽在農村有一定的市場,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在買食用鹽的時候,應注意產品的品名、產地、生產日期、配方及保存期限、食用或使用方法等,選購正規商家生產的食用細鹽。細鹽是采用先進的製鹽工藝精製而成,不僅降低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的含量,而且減少了泥沙等雜質,具有氯化鈉含量高,潔白、幹燥、衛生、久放不易溶化等特點。

醋不宜大量食用

醋是日常生活調味品之一,被人們稱為提味滅菌的調料。中醫說醋性味酸、甘、溫,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殺蟲、治癬療瘡的功效。醋在古代即入藥,通常作藥引,可內服也可外用,或用來炮製中藥。現代醫學也證明,醋可治療疾病也可預防疾病,如動脈硬化、流感等。但醋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是胃潰瘍和胃酸過多者。因為,醋本身有豐富的有機酸,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導致胃病加重。就是健康人食用醋也不可過量,否則,會傷胃、損齒,不利於筋骨。

正在服藥者不宜食醋

醋酸能改變人體內局部環境的酸堿度,使某些藥物不能發揮作用。如磺胺類藥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在腎髒形成結晶,損害腎小管。使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紅黴素等抗菌藥物時,不宜食醋,因這些抗菌藥在酸性環境中作用會降低,影響藥效。正在服用碳酸氫鈉、氫化鎂、胃舒平等堿性藥物者,不宜食醋,因醋酸可中和堿性藥物。服“解表發汗”的中藥時不宜食醋。醋屬收斂之物,當複方銀翹片之類的解表發汗中藥與之配合時,醋不但會促進人體汗孔的收縮,還會破壞中藥中的生物堿等有效成分。

花椒的食用禁忌

花椒,又稱川椒、秦椒。花椒既是中藥材,又是製作菜肴的芳香調料,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除溫止痛、驅蟲健胃、利尿消腫、解魚腥毒等功用。現代藥理分析,花椒含揮發油,具有去腥味、去異味、增香味的作用。但由於花椒為熱性調料,可以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過量食用會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唇燥裂、咽炎、結膜炎、頭暈、心悸、中暑等,尤其是夏季不宜過量食用。食用熱性調料必要時可用蔥、蒜、薑等溫性調料代替。

茴香的食用禁忌

茴香,大的八個角,稱八角,又叫大茴香;小的果實如柏子仁大小,大小茴香的藥理作用基本相同,隻因果實的大小而區別。茴香作為輔料,可以去腥增香,尤其適合燉菜,有促進食欲、祛痰、驅風、抗痙攣、治便秘、延長睡眠時間等作用,還有助於防治腸胃傳染病、緩解飽脹和腹部痙攣的作用。但茴香不可過量食用。八角茴香為熱性食物,夏天不宜食用,其禁忌與其他熱性調料基本相同,尤其是孕婦要忌食。

桂皮的食用禁忌

桂皮是肉桂樹的樹皮,是有名的香料。桂皮也是重要的中藥,自古以來與人參、鹿茸齊名。上好的桂皮皮細肉厚,顏色烏黑或呈茶褐色,斷麵呈紫紅色,油性大,味道鮮美。桂皮含桂皮醛、丁香油等成分,可以提高菜肴的芳香味。桂皮具有溫中祛寒、溫經止痛、健胃促進食欲等功能。但桂皮忌過量食用,如果過量食用,輕者出現口幹、喉嚨痛、精神不振、失眠等感覺,重者會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多種疾病,甚至能使人細胞畸形,形成癌症的可能。因此,日常食用切忌過量。

生薑的食用禁忌

吃生薑不宜過多。生薑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熱,人們容易出現口幹、煩渴、咽痛、汗多等熱證。生薑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陰虛火旺者忌食生薑,患有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以及夏季好發的癤瘡、痱子等患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生薑腐爛不宜吃。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並誘發癌症。有人認為,爛薑可以吃,“爛薑不爛味”,其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