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第13章食物應用篇10(1 / 3)

不宜過多食糖

糖對於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能源,但什麼事情都有個度,如果過量食用則有害無益。過多的糖不能及時被消耗掉,就會給人體造成麻煩,如多餘的糖在人體內轉化為三酰甘油和膽固醇,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有些糖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下來,久之則體重增加,血壓上升,使心肺負擔加重。多餘的脂肪若貯存在肝髒內,則成為脂肪肝。國內外醫學專家還研究了糖消耗量與心髒病的關係,發現冠心病的病死率與食糖的消耗量呈正相關關係。有的學者甚至提出,過多地吃糖,對心髒的危害不亞於吸煙。

白糖食用要注意衛生

白糖在儲存、運輸、銷售的過程中,如不注意衛生管理,便很容易受到蟎蟲的汙染。人吃了生蟲的白糖,蟎蟲就可進入人體內而患病。而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蟎蟲侵入人體腸道可損害腸黏膜而形成潰瘍,引起腹瀉、腹痛、肛門燒灼;蟎蟲侵入肺部可引起肺部毛細血管破裂而咯血,並誘發過敏性哮喘;蟎蟲侵犯泌尿道則可引起泌尿道感染,發生尿頻、尿急、尿痛或尿血等症狀。所以,調製飲料或做涼拌菜要用白糖時,應先將白糖加熱處理。

喝中藥不宜加糖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糖也是一味藥,所以,服中藥時如果隨便加糖則有可能影響藥效。這是因為中藥的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糖特別是紅糖含有較多鐵、鈣等元素和雜質,一旦中藥中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與之相合就會起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繼而渾濁、沉澱,不僅影響藥效,而且危害健康。有些藥還必須利用苦味來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發揮療效。糖還可以幹擾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吸收,抑製某些解表退熱藥的藥效,降解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有關中醫資料就說馬錢子極苦,但加糖服用就會降低藥物療效。

吃西藥同樣不宜加糖

有的人說吃中藥加糖要慎重,吃西藥加點糖問題不大,有的西藥還外用糖衣片呢!但事實是吃西藥加糖同樣要慎重,如果不按醫生的叮囑同樣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如服阿司匹林、退熱淨、異煙肼、布洛芬等藥物時,就要忌吃糖或忌吃甜食。因為,糖能抑製這類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影響藥物的療效。而有的西藥加糖衣片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加以簡單的推論。

碘鹽的貯存禁忌

食用碘鹽,可以有效地防治碘缺乏病。由於碘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化學物質,在遇潮濕或溫度增高時其含量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在保存碘鹽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盛放碘鹽的器皿應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並有蓋,忌見光保存;碘鹽應放在陰涼、幹燥處避免日光直射和吸潮;離開灶台存放避免高溫影響。碘鹽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最好隨買隨用,適當儲備,忌長時間貯存。

大蒜的保存禁忌

大蒜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南北風味的菜肴都離不開它。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大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被人們稱譽為“天然抗生素”。但其保存是有禁忌的,大蒜不宜放在溫度較高和潮濕的地方,正確的方法是用網狀袋子裝好,吊在通風處也可把皮剝去,一瓣瓣放入廣口瓶內,用沙拉油浸泡,放在陰涼處,這樣就可以長期保存。對於過剩的大蒜也可用醬油浸泡,最好加一點酒一起浸泡,味道更佳。

生薑的保存禁忌

生薑如果發生腐爛就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黃樟素。人吃了這種毒素,即使量很少,也能引起肝細胞中毒和變性,所以,生薑科學保存關係到人的健康。一般忌將生薑保存到潮濕或溫度較高的地方,否則,就容易發黴,同時,忌買用硫磺熏過的生薑。有的人為了賣個好價,先洗掉生薑上的泥巴,然後再用硫磺熏。可這種生薑放上一星期,會發黴腐爛,切口上會長出綠毛。而薑分為老薑和嫩薑,老薑不適合冷藏保存,可放在通風處和沙土裏,嫩薑應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冰箱內保存。當然,還有其他好的方法,譬如,取少量的濕潤黃沙土放在容器裏,將鮮薑埋在裏麵,可久藏不壞也不會幹癟。埋薑時要選擇外表無傷,莖肥厚的大塊生薑,還要掰掉小芽。另外,還可將生薑洗淨,刮去皮,放在黃酒或白酒裏,用蓋蓋住,防止酒香溢出,這種酒浸生薑可以長期保鮮,食用時,取出切1~2片放在菜內。生薑用完後,浸薑的酒仍然可以利用。

辣椒的保存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