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兒童來說,長期過量食用糖,在兒童時期就埋下了未來患高血壓和心髒病的隱患。吃糖過多,尤其是粗纖維類糖,會刺激腸黏膜,引起腹脹、腹瀉,進而阻礙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還能使人產生不思飲食的飽脹感覺,使食欲減退,繼而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量,導致多種營養素的缺乏。有研究還發現,長期過量吃糖直接影響到兒童骨骼的生長發育,以致引起佝僂病。體內維生素消耗過多,容易引起眼球內膜彈性衰退,眼球變形,導致近視、軟骨病、腳氣病、慢性消化不良、多動、性格暴躁等,都與食糖過量導致酸性體質、免疫功能下降有關。由此可見,兒童吃糖應適量。
兒童不宜吃泡泡糖
泡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如果兒童過多地吃泡泡糖,這些有毒物質會給孩子帶來潛在的危害。增塑劑在泡泡糖中的作用是起泡,雖然毒性低,但它的代謝產物苯酚在消化道重吸收會對兒童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增塑劑的使用量大,一塊泡泡糖即含350毫克,如果一個兒童一天吃兩塊泡泡糖,就會攝入700毫克的增塑劑,如此大的劑量對兒童的健康非常不利。再者,兒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衛生,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因此,父母要教育兒童盡量少吃泡泡糖。
兒童不宜空腹飯前吃糖
孩子飯前吃糖,會使血糖升高,導致饑餓感消失,使孩子在吃飯時間不想吃飯,而過了吃飯時間後又會有饑餓感,這時許多孩子隻好再用含糖零食來補充。這樣長期下去,會使孩子身體所需要的其他營養供應不足,易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飯前吃糖過多還易傷胃,因為大量的糖留存在胃內,會使胃腸道酸度增加,導致反酸、腹脹等腸胃不適。另外,空腹吃糖會大量消耗人體中的維生素B族,而當維生素B缺乏時,人會出現食欲缺乏、唾液及消化液分泌減少等現象,使消化功能減弱。可見,兒童飯前吃糖害處很多。
兒童不宜多吃巧克力
有些家長認為,巧克力是高級營養佳品,因而盡量滿足孩子對巧克力的食欲,事實上,兒童不加節製地過量食用巧克力會影響兒童的健康。①影響兒童的消化功能。兒童的胃腸嬌嫩,正在發育階段,過多地吃巧克力就會阻礙胃腸消化液的產生和胃黏膜的正常發育,易在腸內產氣,從而造成腹脹、腹痛,這也會影響兒童的消化吸收。②影響兒童的食欲。
巧克力中含有較多的脂肪,這些脂肪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長,不易被兒童的胃腸消化吸收,故吃巧克力後容易產生飽腹感,如果兒童在飯前過量食用巧克力,到了該吃飯的時候他就沒有食欲,不好好吃飯,由於進餐量減少,營養攝入也就會減少。③不利於均衡營養。雖然巧克力的熱量高,但它所含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兒童的生長發育需要含有各種營養素平衡的膳食,如各種糧食、蔬菜、豆製品、肉類、蛋類和水果等,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決不是巧克力所能代替的。此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經係統興奮的物質,會使兒童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④過量食用易患病。巧克力含糖量高、熱量高,吃多了易造成積食、上火,流鼻血、長口腔潰瘍等。因為大多數兒童生長發育過快,中醫將其稱著“至陽之體”,如果攝食巧克力過量,自然增加體內維生素的消耗,導致兒童上火,流鼻血等症狀的出現。
兒童不宜食鬆花蛋
鬆花蛋風味獨特,老少愛吃。但鬆花蛋在傳統工藝製作生產過程中要加入氧化鉛,而氧化鉛是一種有毒物質,容易透過蛋殼滲入蛋內。雖然隻是很少量,但如果吃鬆花蛋過多,有毒物在體內逐漸蓄積,濃度也慢慢增高,達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對人體神經係統、造血係統和消化係統造成危害,尤其是對兒童的危害。國外有研究表明,兒童的腸道敏感程度比成人高50%,更易吸收鉛等重金屬,因此,建議兒童盡量少吃鬆花蛋食物。如果鬆花蛋在製作過程中蛋殼破裂,就容易引起鉛的汙染。因此,在食用前應仔細檢查。檢查方法是:不要過早敲開蛋殼,應先輕輕地剝離外麵的泥糠,剝完後,用水洗幹淨,看看蛋殼上是否有裂縫,如有裂縫就說明早已破裂,已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