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第23章疾病飲食篇5(1 / 2)

痢疾患者不宜食肉類濃汁及動物內髒

肉類濃汁及動物內髒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堿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濃作用越強,加重消化道負擔。而且,細菌性痢疾患者腸道病變,有惡心嘔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所以,強調細菌性痢疾患者忌食肉類濃汁及動物內髒。

痢疾患者不宜食汙染生冷食物

患了細菌性痢疾,繼續食用未經消毒的瓜果蔬菜,既帶菌又易引起中毒,可加重病情。尤以有汙染的生冷食物更應禁食。因為,它加重了腸道的感染。另外,一些滑腸食物,如荸薺、甲魚、生梨、花生等,性寒傷脾胃,易滑腸致瀉,也在細菌性痢疾的忌用之列。

痢疾患者不宜食刺激類食物

刺激類食物不利於細菌性痢疾的恢複,如煎、炸及醃、熏的大塊魚肉,對腸壁有直接刺激,使腸壁損傷加劇,且又難以消化,脹氣發熱,停留的時間長,會加重消化道負擔。辣椒、胡椒粉和濃茶、酒、各種咖啡飲料都是強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痙攣收縮,使黏膜充血、水腫、破損,故忌用。另外,在恢複好轉期間的患者,由於腸胃較弱仍應禁食生冷、堅硬、寒涼、滑膩之物,如涼拌蔬菜、豆類、冷飲、酒類、瓜果等。此外,還要忌食魚肉,因對腸壁有直接刺激,又難以消化,停留的時間長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痢疾患者不宜食脹氣粗纖維食物

細菌性痢疾患者,在恢複期間應禁飲牛奶、豆漿及過甜的流質飲食,以免引起腹脹。芥菜、芹菜、韭菜等纖維粗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易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炎症不易愈合,也在禁忌之列。

痙攣性、阻塞性便秘患者不宜食刺激性食物

有人以為,刺激性食物僅僅是“辣”味食物,其實,這樣的理解很片麵。刺激性食物包括很多,如煙、酒、咖啡、濃茶以及各種辛辣調味品,如蔥、薑、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對於痙攣性、阻塞性便秘的患者,膳食中應避免刺激性食物。這是因為,長期吃刺激性食物,一是會使大便幹燥,加重便秘;二是會引起腸痙攣,使痔靜脈充血、水腫,引發痔瘡。所以,對上述便秘的人應多食少渣的半流質軟食,食物不宜太冷或太熱,適當多用些植物油可以潤腸通便。

便秘患者不宜飲濃茶

茶有提神醒腦、促進消化的作用,有益於健康,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然而,如果飲茶過濃就會傷害身體。對於老年人來說,注意飲茶的濃度對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尤為重要。一般來說,老年人經常性地大量飲用濃茶,容易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狀態。茶葉中的鞣酸不但能與鐵質結合,還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一種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導致便秘症的發生。對於患有便秘症的老年人來說,喝濃茶可能會使便秘更加嚴重。

便秘患者不宜食柿子

便秘的人吃柿子會加重便秘症狀。因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單寧,具有較強的收斂性,這就是吃柿子時感到口澀、舌麻的原因。單寧物質到了腸裏,會刺激腸壁收縮,造成腸液分泌減少,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柿子吃多了大便幹燥,就是由此造成的。

便秘患者宜食富含纖維素食物

常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粗雜糧、薯類、芝麻、梨、蔬菜及水果等有益於健康。纖維素是最佳的清腸通便劑,它在腸道內吸收水分,吸收毒素,促進通便。現代醫學證實,飲食中的纖維素能使糞便量增加,成為腸道運動的有效刺激物,又可保留水分,免致糞便過分幹燥。所以,戒除偏食的不良習慣,多攝取一些含纖維素的食物,對便秘患者有一定意義。另需注意的是,一旦有便意之後最好及時排便,不要因工作緊張、廁所條件所限而忽視,否則,時間一長也容易導致便秘。

腹瀉患者不宜食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能抑製胃酸的分泌,影響消化,而使腹瀉加重。故過於油膩食物如肥肉、板油、炸花生等應盡量少吃,植物油也應限製以免引起消化腹瀉。腹瀉病患者應進流質及半流質飲食,若急性暴瀉耗傷胃氣,虛寒泄瀉,也可予以淡薑汁飲用,以振脾陽,調和胃氣。為了保持腸胃的健康,還需要用蔬菜和水果對自己的腸胃進行“清洗”。

腹瀉患者不宜飲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牛奶的酸堿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會發生凝集、沉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因此,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健康人中,有不少人喝牛奶後常拉肚子。專家指出,這種現象是由基因所決定,不會因後天因素而改變,若要減輕乳糖不耐症狀,飲用乳品時應減量或伴隨其他食物一起進食。

腹瀉患者不宜食生大蒜

大蒜自古以來就是民間的健身防病佳品,它既能調味又能助消化和促進食欲,它還是一味神奇的良藥具有良好的防癌作用。大蒜素有“土生土長的青黴素”這一美名。但腹瀉時吃大蒜不僅無效,反而加重病情。這是因為腹瀉時,腸內局部黏膜組織炎性浸潤,腸壁血管的通透性變異,腸腺體分泌亢進,釀成蛋白質、水鹽代謝紊亂,使大量體液滲入腸腔,刺激腸壁產生腹瀉。此時,整個腸道內均處於“過飽和而緊張應激狀態”中,如再吃生蒜這一辛辣刺激之物,就會激惹腸壁,促進腸黏膜進一步充血、水腫,使更多的組織液滲入腸內,加劇腹瀉。因此,腹瀉時忌吃生大蒜,必要時可將大蒜煮熟後放冷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