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食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如大蔥、生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引起血管擴張和器官充血。某些患慢性前列腺疾病的患者有吃辛辣的飲食習慣,常常在疾病症狀較重時能夠節製,但症狀緩解時又故態複萌,這也是引起前列腺疾病遷延難愈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前列腺組織長期、反複地慢性充血,必須忌酒、戒辛辣。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一定要克服這些不良嗜好,尤其在疾病的緩解期更應注意持之以恒,以免加重病情,導致長時期的痛苦。
腎病患者不宜食高蛋白食物
臨床上對蛋白尿、水腫和低蛋白質血症的腎病患者主張補充大量蛋白質,有的患者也誤認為,尿蛋白質丟失多了就應該吃得好,補得多,水腫消失得才快,然而,這樣往往事與願違。患者蛋白質攝入越多,蛋白質漏出越厲害,腎髒呈高濾過狀態,負荷加重,腎髒功能減退加快。近20年來,醫務界轉而主張腎病患者應適量攝入優質低蛋白飲食。所謂優質蛋白質,是指肉、魚、牛奶、蛋之類動物蛋白質,患者不應禁忌,但總量要嚴格控製。植物蛋白質等蛋白質則應限製攝入。
腎病患者不宜食高脂食物
慢性腎病患者多有高血壓和貧血症狀,動物脂肪對高血壓和貧血是不利因素。因為,脂肪能加重動脈硬化、抑製造血功能。脂肪在體內代謝後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消化吸收本身消耗能量較多,故慢性腎病病人不宜過多食用,尤其是鵝、公雞、豬頭肉、帶魚、黃魚等。但慢性腎炎如沒有脂肪攝入機體會變得更加虛弱,故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植物油代替,每日30克左右。
腎病患者不宜食高鹽食物
對於腎髒病患者來說,適當地掌握鹽的攝入量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鈉離子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中,是維持細胞外液晶體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對細胞內外、機體內外的液體平衡非常重要。鈉和水是一對孿生姊妹,當體液中鈉離子的含量增高時,必然要保留更多的水,同時,也會通過生理效應引起排鈉排水增加,從而保持體內鈉的平衡。患腎髒疾病時,腎髒對鈉的調節功能受到影響,鈉排泄障礙。由於鈉的增多,水也發生瀦留,往往表現為水腫及高血壓。因此,腎髒病患者未限鹽的主要臨床指征就是水腫和高血壓。
腎病患者不宜大量喝水
腎髒病患者,如果沒有尿少水腫的情況,不需控製水的攝入量。水腫的患者主要應根據尿量及水腫的程度來掌握水的攝入量。一般而言,若水腫明顯時,除進食以外,水的攝入量最好限製在500ml/日較為適宜,但是,對於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來說就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髒和腎髒的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這些人該喝多少水,應視病情聽取醫生的具體建議。
腎病患者不宜食辣椒
像辣椒這一類含刺激性成分的食物和各種辛辣調味品(如蔥、薑、蒜、咖喱、芥末、胡椒),以及各種香料和含揮發油多的蔬菜(如韭菜、茴香、芹菜、小蘿卜等),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其辛辣成分常常要通過腎髒排泄,而這些辛辣成分對腎髒實質細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影響到腎髒功能。
腎病患者不宜食香蕉
一般人認為,香蕉營養豐富,香甜可口,人人都可吃,沒有什麼禁忌,但是,患有急性腎炎、慢性腎炎和腎功能不良的人卻不能吃香蕉。因為,香蕉含有比較多的鈉鹽,而腎炎患者的水腫、高血壓都必須限製鈉鹽的攝入,如果腎炎患者經常吃香蕉,就等於攝入大量的鈉鹽,致使腎負擔加重,水腫、高血壓等症狀也會隨之加重,引起病情惡化。此外,消化不良和腹瀉病人吃後亦會使病情加重。
腎病患者不宜食竹筍
竹筍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化痰、利膈開胃、止渴利尿的作用。由於竹筍吃起來脆嫩、鮮美、清香、爽口,所以,受到了古人的讚美,如唐代大詩人杜甫的“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以及宋代詩人秦少遊的“秀色可憐刀切肉,清香不斷鼎烹龍”的詩句,皆為讚頌食用竹筍的絕句。由此可見,竹筍確實為“菜中珍品”。話又說回來,竹筍既為“山珍”,在吃法上也就不同於一般蔬菜,在食用上也就對一部分人有所限製,如腎病患者。這是因為,竹筍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草酸鹽,而草酸鹽能與其他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食用後會加重病情,因此,患有腎病、泌尿係統結石的患者不宜多食。
性功能障礙患者不宜食黃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