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第26章疾病飲食篇8(1 / 3)

痛風患者不宜飲豆漿

豆漿是將大豆粉碎後萃取其中水溶性成分,經離心過濾除去其中不溶物而得到的產品。素有“植物肉”之稱。豆漿中還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等,其中許多氨基酸的組成、含量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理想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基本一致。但是,有些痛風病人不吃黃豆、豆腐,隻吃豆漿,誤認為豆漿淡淡的都是水,而豆腐濃濃的都是精。其實正好相反,痛風病人宜少量吃豆腐,而最不該吃豆漿。這是因為,嘌呤具親水性,在黃豆加水磨成豆腐過程中,嘌呤大多溶在水中全被豆漿帶走,豆腐含嘌呤所存無幾。所以,豆漿對痛風患者不宜食用。

痛風患者不宜飲酒

痛風患者須禁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應絕對禁止。其機製是啤酒本身嘌呤含量雖然不高,但它含有較多鳥苷,代謝後會產生嘌呤。酒精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易使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可以抑製尿酸由腎髒排泄,易引起泌尿係統結石。酒精還會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加速體內ATP分解,產生尿酸,對痛風患者非常不利。所以,無論是白酒還是啤酒皆在禁忌飲用之列。

痛風患者不宜飲刺激性飲料

中醫強調,痛風病人要避免飲刺激性的飲料,例如濃咖啡及濃茶類,甚至包括調味品、香料等也不宜多用。現代醫學主要根據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判斷是否合適,對咖啡、茶及調味品沒有特別的限製,但從生活實踐來看,痛風患者不宜過量飲濃茶及咖啡類飲料。因為,其中含有少量嘌呤及興奮劑咖啡堿。

痛風患者不宜食海鮮

海鮮味美,含有高蛋白質,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宜吃。醫生經常提醒大家,患有痛風的人最好不要食用海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較高的嘌呤。膳食中嘌呤含量越多,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對疾病的危害就越大。所以,忌食海鮮是避免痛風病發作的方法之一。有痛風的人食用海鮮發生過敏的比例相當高,最常見的反應是皮膚瘙癢、紅斑、風疹塊等現象,其次是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咳嗽、氣喘、休克等症狀。

痛風患者不宜食魚

魚類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有益健康,受人青睞,但並非人人皆宜。對於一般人來說,魚是健康食物,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者、不良膽固醇過高者、冠心病與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都是很有益的。但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可使人的關節、結締組織和腎髒等處發生一係列症狀。痛風患者如果吃魚,會使患者病狀加重。

痛風患者忌貪食火鍋湯

火鍋配料多是肉類、海鮮和青菜等,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後所形成的濃湯汁中,含有一種濃度極高的叫“卟啉”的物質。卟啉經過消化分解後,經肝髒代謝生成尿酸,可使腎功能減退,排泄受阻,致使過多的尿酸沉積在血液和組織中而引發痛風病。所以,痛風病人吃火鍋時應少喝火鍋湯,吃後盡量喝水,以利尿酸的排泄。

痛風患者不宜食粗糧

眾所周知,食糧過於精細不利人的健康,不過痛風患者不宜吃粗糧,如小米、玉米、高粱、黑豆、糙米、山芋、蕎麥等含嘌呤多的食物。這是因為,嘌呤是所有食物,包括人體自身都含有的一種物質,它是細胞核中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是在不同的食物中含量有多有少而已,而在粗糧中嘌呤的含量較高。所以,痛風患者的主食應以細糧為主,如精麵粉做的麵食,精大米等。因為,細糧製品中嘌呤含量較粗糧少,這正好和糖尿病的要求相反。

骨質疏鬆症患者不宜食過量甜食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過量食用甜食易加速骨質的流失。因為,糖在人體內的代謝需要消耗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生活中經常過量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缺乏以及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使骨骼和牙齒中的鈣含量降低,骨質疏鬆,易發生骨折,同時,也不利於骨折患者的恢複。日本營養學家認為,吃甜食過多是造成兒童及成年人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