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媳關係問題上,男人扮演著“夾心餅”的角色,“夾心餅”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關係;反之,則會激化矛盾,使自己陷入“兩麵受敵”的困境。

婆媳不和,其中最尷尬的就是那個夾在母親和老婆中間,一邊要孝順母親,一邊還要照顧老婆的男人。幸運的話,他兩頭忙乎完了,最後既做成了“孝子”“賢夫”,又保全了幸福家庭。然而,“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總是很難發生,稍不留意,可憐的男人就成了出氣筒,要飽受“夾板氣”。

昆是獨生子,剛結婚時,爸爸媽媽就跟他們一起住在一套新買的房子裏。但才同住幾個月矛盾就出來了,老婆和老媽合不來。

昆媽買了幾個質量不是很好的梨,自己削了一個大一點的吃,怕吃不完,她就切一半放在廚櫃裏。昆的老婆看到了,就說昆媽有東西一個人偷偷吃。昆媽說梨有些壞,她又懷著小孩,怕她吃了影響肚子。如果她想吃可以削給她吃呀,也沒必要說得那麼難聽,說什麼“愉吃”吧!昆在中間不知如何是好,後來她們越來越多的矛盾使得昆有家不想回。

其實漸漸地,昆也覺得老婆確實有點過分,但她懷著孩子昆也沒辦法。後來小孩生下來了,老婆和老媽鬧得更僵。昆的老婆不想和公婆住一起。一天,昆正在玩計算機,老婆一捶打在他肩上。大聲道:“今天是多少號了!?”昆知道老婆又想叫他父母離開了。

老媽辛辛苦苦把自己養大成人,培養自己讀書,現在她老了自己怎麼可以趕她走?結婚之前昆還向父母承諾將來一定娶個好媳婦來孝順他們,可是現在竟然搞成這樣。

昆沒辦法,很想離了算了。但他舍不得兒子,又怕離婚會影響小孩的未來。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是說媳婦必須俯首聽命於婆母。如今,新一代女性基本上擯棄了這種婦女壓迫婦女的不良傳統,婆媳關係基本成了一種平等的人際關係。但是,人們卻發覺婆媳關係更加難處了,甚至出現了“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服誰的窘境。

專家分析,婆媳關係之所以難處,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首先,在潛意識上,婆婆和媳婦不願與對方分享同一個男人的愛。另外,時代的進步和婆媳角色的轉換並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傳統媳婦的角色已經被顛覆,現代的年輕女性新潮,個性強烈,傳統的婆婆根本看不順眼。與此同時,很多媳婦也常自以為是,根本不吃“逆來順受”那一套,於是便產生了激烈對抗。

婆媳關係直接影響到夫妻感情。所以一定要處理好老媽和老婆之間的關係,稍微有些偏頗,老媽就會認為,兒子大了,娶了媳婦忘了娘,而妻子則認為,還是娘親,自己畢竟是外來人。

在婆媳關係問題上,男人扮演著“夾心餅”的角色,“夾心餅”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關係;反之,則會激化矛盾,使自己陷入“兩麵受敵”的困境。

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中國傳統的主體家庭與過去有著很大的區別,要想維持新的家庭體係穩定,溝通和聆聽是最好的方式。那麼,具體來說,夾在中間的男人如何發揮橋梁作用呢?

首先,勸老婆多讓步,勸老媽多理解。老年人上了年紀,容易產生孤獨心理,渴望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即使老媽“不講理”,也要勸老婆主動伸出交流之手,多與老人分享快樂,適當地用智慧征服固執的老人。當然,也要勸老媽多一點理解。

其次,不要聽了老婆的話,不明原因就責備老媽;聽了老媽的話,又責怪老婆。成了她們之間的傳聲筒,隻會弄得大家都不高興。其實,聰明的男人,知道老婆受了委屈,甜言蜜語安慰一番,事情也許就過去了,隻要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事,老媽這一邊就不必驚動了。老媽受了委屈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