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女性性交恐懼症的原因有多種,有的對性生活缺乏正確的認識,隻把性生活作為義務來承擔;有的曾受到性攻擊,精神上的創傷導致性恐懼;有的夫妻性生活不和諧,男方性欲過急,過於粗暴;有的女性生殖器官有病,比較自卑;有的性生活環境不好,女方思想負擔很重等等。

麵對性恐懼的不同心態,使她們或采取破壞性回避模式,或采取建設性的積極適應態度。對女性性恐懼症患者的研究表明,恐懼性疾患具有家族傾向性,但卻沒有特殊明顯的創傷或家庭不和等問題。這些患者一般體質較差,性格脆弱。

那麼女人怎樣防治性交恐懼症呢?

首先,要掌握相關的知識。許多女性性恐懼是由缺乏性知識釀成的。正如有些學者所說的那樣:“愚笨和不安產生恐懼,知識和保障卻拒絕恐懼”。所以,要夫妻共同閱讀有關性知識讀物,了解女性的性心理和性反映等有關生理、心理知識。

其次,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恐懼對象轉移到其他方麵去,這是消除性恐懼的有效方法。如初次性交時由於女方膽怯和疑懼,男子應該特別對女子關懷與體貼,撫愛加耐心,和她交談,有步驟地激發女子的性欲,當女子抑製不住性衝動時,再逐步完成性結合,那種恐懼心裏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存在了。

137.有同性戀傾向

同性戀是一種常見的性心理障礙,是在正常條件下對同性持續表現出性愛的傾向,這種傾向包括對同性性愛的思想、情感和滿足性欲的行為。

凡是談到人類的性動機或性驅力時,總是把對象定義為異性,同性戀的情形則不同。同性戀者性動機的對象,不是異性,而是同性;是同性別者之間,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發生性的行為。

同性別之間有超乎尋常的愛慕接觸與肉體親昵。男女各自都會發生這種行為。有這類表現的通常被稱為同性戀者。同性戀者是當前艾滋病傳染發病的高危人群。同性戀表現多種多樣,如有的是單一同性戀,即同一性別之間長期發生行為的;有的是精神性同性戀,即同性之間隻有性愛的欲望,而沒有具體的性行為;有的是兩類同性戀同時並存的。

莉莉是位大三的女孩,自打進入青春期以來,她就懷疑自己患了“同性戀”:怎麼老對影視中的女主角、現實中有魅力的女性和出色的女同學,產生了一種說不清的感覺和感情,這種感情有崇拜,有喜歡,有羨慕,甚至還有點愛慕。而對周圍的男生,她似乎卻總產生不了類似的感情。為此莉莉恐慌不已,也痛苦不已。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個同性戀患者,莉莉莉莉就覺得自己無法活下去了。

上大學後,班上有個叫芳芳的女生,多才多藝,聰穎漂亮,舉止得體,待人熱情,極富魅力。起初,倆人見麵時總是先自自然然地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往往還伴隨著一些爭論。這樣的交談莉莉是由衷喜歡的,不僅因為芳芳言談風趣,性格坦誠隨和,而且她看問題往往有更深更廣的視角,在她麵前,以往在學習上十分自信的莉莉也極為歎服。

漸漸地,莉莉發現與芳芳在一起,簡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有時候,莉莉早到班上時沒有遇見芳芳,她會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空虛與失落,她會返回原來的路躲在一個地方,等著芳芳出現才裝著偶然的樣子迎上前去,等待一個驚喜的呼喚。上課時莉莉總情不自禁地關注著芳芳以至常常沒有聽進老師講些什麼。班上其他女生普遍對芳芳有好感,看到別的女生親眼地拍她的肩膀時,莉莉竟會無法抑製地湧起一股想上去吵架的衝動。忽然有一天,莉莉開始心慌起來,自己為什麼會對一位女孩這麼傾心,是不是自己的同性戀發作了?

同性戀是一種常見的性心理障礙,是在正常條件下對同性持續表現出性愛的傾向,這種傾向包括對同性性愛的思想、情感和滿足性欲的行為。同性戀可見於各種年齡。同性戀可以分為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實質性同性戀和精神性同性戀、主動同性戀和被動同性戀等。

同性戀以前在疾病分類中是歸在性變態中,由於爭議較大,已經從疾病分類中剔除,但是同性戀確實可以帶來很多精神心理壓力,引起很多心理、行為問題。同性戀者通常自己感到很痛苦,隻能享受同性行為帶來的快感,而無法接受同時帶給自己的社會恥感、社會歧視(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存在的)和不和諧的人際關係等。

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有同性戀傾向,那麼該怎麼辦呢?自怨自艾是無濟於事的,可以從三個方麵加以調整。

1.自尊自重,廣交朋友

既不要因為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自責,也不要讓這種“戀情”任意滋生泛濫。如果不顧一切地戀上某一同性,甚至與同性建立“戀愛”關係,確是一件很麻煩而危險的事,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廣交朋友,既有同性的,也有異性的。這不僅有助於衝淡內心的矛盾,而且客觀上也有助於維護自尊,不至於過早過重地受到心靈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