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你與第一個男生的關係。你們是“關係很平常”的同學,看不出他有任何與你不和的原因。吐口水純屬自然而然的事情,怎麼是對你的不滿?在你試圖刻意接近搞好關係的時候,對方的“若無其事”,恰好反應了人家其實根本沒有對你的什麼不滿。你看,這不是自作多情嗎?
你與第二個男生的關係也是如此。你對他的說話習慣不滿意,於是你主觀感覺似乎你們的關係難處了。當你試圖表示友好相處的時候,“結果還算不錯”,說明其實在人家那裏,也許根本談不上什麼“化幹戈為玉帛”,而是根本就不曾有過什麼“幹戈”。所以,你一旦表現出友好相處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效果不錯。你看,這不也是你的自作多情嗎?
由於你的自作多情,產生了心理暗示效應。如同“疑人偷斧”的故事一樣,你說的“果然被言中”,正是心理暗示效應。你猜疑人家對你不滿,於是,就感覺人家的言談舉止似乎都表現出來,於是,你就越發猜疑人家對你的不滿。惡性循環,讓你陷於痛苦之中。再說,在人際關係上存在著一個互動規律。就是說,人際關係往往是相互作用的結果。你既然自始至終對人家沒有任何不友好的實際表現,人家也不可能對你有什麼不友好。所以,關鍵是不再自作多情嚇唬自己。
心靈跨越:主動勇敢地與對方交往
首先是進行認知調整。
上麵的分析已經有助於你的認知調整,你可以這樣繼續進行自我認知調整:中學生活已經過去了,就眼下的大學生活說,其實,大家剛剛走到一起來,難免顯得有些隔膜,這原本不算什麼。如果你又感到人際關係讓你擔心焦慮,你可以做兩件事。一是自我辯論。把一張紙從中間分為兩欄,分別寫上正反論點——他對我不友好;他對我很正常。然後逐一尋找論據,事實的,道理的,都可以,這樣可以幫你戰勝自我的多疑和猜想,不再自作多情。二是調查論證。在同學那裏進行一個側麵調查,看看大家是否發現了誰對你的不友好。調查的結果也會讓你不再自作多情。
其次是進行行為調節。
當出現這種人際過敏的障礙時,最重要的是不能逃避,不管有多大的心理障礙,也要積極主動勇敢地與對方交往。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能夠讓自己切實感受到,人際關係其實沒有什麼麻煩,不必過敏猜疑,交往之前的憂慮重重,很快就化為心情輕鬆,說不定你會情不自禁地笑自己:真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所說的與第一個男生本人說話時,那種緊張就消除的感覺,正是這種體驗。你與第二個男生的主動接觸效果不錯,也證明了這一點。從這個角度說,在麵對第一個男生時,選擇了換班,是很不足取的。因為那等於是逃避,逃避的結果隻能是加重心理障礙。所以,馬老師比較支持你主動接觸的做法。但是,不能刻意“套近乎”,那樣弄不好反會讓對方反感,讓自己更緊張。所以,主動接觸最好是在自然而然之中進行。
最後是注意性格修煉。
你所以對人際關係如此過敏,與你的性格有關。提起性格,你也許會說自己是個敏感多疑的人。這自然不錯,但是依馬老師看來,關鍵還是你的自信不足。自信不足,就容易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會謹小慎微,謹小慎微,就容易在人際關係上表現為敏感多疑。所以,在性格修煉上,重要的是學會喜歡自己。以為別人不喜歡自己,往往是自己不喜歡自己。有的人自視過高,很以為了不起,這自然不好,但這樣的人很少出現如你一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固然不必自視過高,但是,我們可以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包括悅納自己的一切。如此,你的心就會歸於安寧,人際敏感帶來的人際焦慮也就會逐漸消散了。不信,你試試看。
別人為什麼排斥我
心路迷障:他們都很排斥我
我是一名男生,將近一年的大學生讓我非常鬱悶。都說大學生活充滿陽光,可是大學對我卻是陰暗,孤獨,寂寞。
最讓我痛苦的是我朋友很少。諾大個校園,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說得來的朋友。我很想與同學打成一片,很想融入他們之中。但是,每當我跟他們說話的時候,無論我怎樣推心置腹,怎樣坦誠,他們都很排斥我。我待人誠懇,誌向遠大,積極進取,相貌也不錯,每天早晨鍛煉身體。我真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根神經?為什麼他們對我總是一雙雙漠視的眼睛,一個個反感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