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拆掉情感心障之牆:讓心回到家園(3)(1 / 3)

心路迷障:莫非是我的感情沒有寄托

我是一名大三女孩,今年22歲。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偶然與外係的一個男孩相識。此前,我從來沒有和男孩交往過。對他,不知為什麼我卻關注起來。於是,後來就有了交往。在交往中我們的感情走近了。我似乎找到了那種依戀的感覺。但是,身邊的人都說我們不合適,說我們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點的。我媽媽也認為不合適。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好像一個姐姐,他好像一個弟弟。這樣,我們分手了。

分手一年後,我也沒有找到比他更適合的男孩。於是,我又思念他,感覺還是他對我的感情更純潔。於是,我幾經猶豫還是去找了他。開頭,他拿我當一般朋友一樣。後來我說明了找他的意思,他反而更冷淡了。有時,我想約他出來,他說沒空,有時,我撥打他的手機,他也不回話。總之,我的感情沒有在他那裏得到回應。我很痛苦,我感覺是過去和他分手傷害了他,他沒有原諒我。但是,我心裏總是放不下他。

有一個情況或許需要告訴您。我媽媽的婚姻不幸福,於是,媽媽就對我希望特別大,把整個人生的希望都壓在了我身上。父母從小對我要求就非常嚴格,媽媽更是,這讓我和父母很有代溝,我們很少交流,和媽媽更少。在我的記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沒有溫情。我不知這件事是否會影響到我現在對這個男孩的感情?我不知男孩是否愛我?也不知自己對他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是我的感情沒有寄托?

這是一個來訪的女孩傾訴的感情故事。最後,她把一個難題留給我:“您說,我是該去找他,還是放棄?”

心理透析:未必一定是愛情的力量

心理谘詢師不能就這樣的問題替人拿主意,因為這實在是每個人應該自己把握的。但是,心理谘詢師可以幫助當事人看清自己的心。

於是,我說:“先就愛情而論。有句俗話說‘剃頭挑子一頭熱’,戀愛可不是‘一頭熱’的事情,不能單憑自己的一廂情願,即使是你這邊有情了,還要看對方是否對自己有意,不是你去找他就可以找來愛情的。何況,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你的故事更重要的,不是人家是否有‘愛’,而是你自己的感情是否就是‘愛’?說句似乎不合常理的話:男女走近,未必一定是愛情的力量。”

女孩先是沉思,後是疑惑:“男女走近,未必一定是愛情的力量?”

是的,事實常常是這樣。那麼,除了愛情,還有什麼力量會讓男女走近呢?那就是依賴性人格。有些女人特別依戀男人,有些女人離開男人就丟了魂,有些女人輕率對男人投懷送抱,甚至有些女人很容易地和男人上床,常常既不是簡單的性道德問題,更不是因為愛情的力量,深層的心理淵源是依賴性人格。當然,這不單表現在女人身上,男人也常常是這樣。不論男女,情愛與性愛欲望往往源於如下的心理動因:情愛與性愛活動可以提供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可以填補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可以滿足強烈的依賴需要。由於不安全感和依賴需要的心理強度,已經達到了嬰兒的水平,所以,他們需要經常地保持情愛與性愛接觸,來證明“自己依戀的人在身邊”,證明“別人的確深深地愛著自己”。相對而言,女性較普遍地更多依賴性。所謂愛是女人的唯一,與其說是女性對男人的鍾情,不如說是女性對男人的依賴。這,是導致許多兩性關係誤區的心理淵源。

心靈跨越:需要看清自己的心

溝通至此,我分析說:“透過你的故事,也不難看出‘依賴’這兩個字,不難看出你有較強的不安全感和依賴需要。其實,你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你與那個男孩交往了一段時間才分手,很明顯,決非全是別人的主意。以你的經曆和心態,怎麼可能在這樣的大事上完全聽別人擺布?就是說,當時分手分明有你個人方麵的原因在裏麵。”

“是的,是有我個人的原因。”女孩脫口而出。

“你個人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你分明意識到你對那個男孩不合適,你們之間不是愛。不是愛是什麼?你自己提出的問題——‘不知自己對他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是我的感情沒有寄托’,這本身不是已經給出了答案嗎?你的心靈缺乏來自家庭的溫情。為了獲得安全感,感情的缺乏是需要補償的。於是,你便想在男孩身上尋找這種補償,這便是你說的感情的‘寄托’。沒有和男孩交往過的女孩,偶然有了和男孩的交往,自然容易寄托感情。但是,當你感到你們是不能相交的平行線,當你感到仿佛找了一個弟弟的時候,你的需要不能滿足了,於是你們分手了。在你沒有找到更合適的男孩的日子裏,你難耐感情的匱乏,就希望在那個男孩身上繼續尋找這種寄托了。於是,你繼續走近那個男孩。但是,那個男孩實際上隻是你寄托某種感情的‘替身’,這樣的兩顆心怎能撞擊出愛的火花?這樣的走近怎能找到好感覺?於是,你陷入了困惑之中。”

“您可說到我心裏去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謝謝您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心。”

心理谘詢的實踐表明,心靈蒙上麵紗,當事人便陷於困惑。心理谘詢師不過是幫當事人一把,揭開這層薄薄的麵紗。許多時候需要的就是看清自己的心。一旦當事人看清了自己的心,麵對生活往往就能做出理性的選擇。

女孩不可思議的故事

心路迷障:為什麼我總是讓我深感愧疚?

網絡谘詢,雖然不是最佳的心理谘詢形式,卻是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首選的心理谘詢形式。因此,作為心理谘詢師,我每天晚上都要照例打開電子信箱,處理心理谘詢來信。這天,一個電子郵件中的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