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醫陳恭月(2 / 2)

我不太相信地請彩超醫生再認真看一看,他確認沒看到積水。這是一位年輕醫生,他見我特別較真,便說:“要不,下午兩點多鍾,您來我再給您再檢查一次。”下午,我如約而至。檢查中,他認真地說:

“真的沒看見積水。”我還未及下床,便激動地對這位年輕醫生說:

“你們的陳老醫生真神!”

對這顆結石,我先後通過別人介紹也找過其他老中醫,都與陳先生的說法一樣,部位高,中藥不好打。二○一一年五月初,我因左腎囊腫到荊州市中心醫院手術,手術醫生據說是腎病專家,中心醫院“第一把刀子”(腹腔鏡),進手術室前,我一再要求一並把這顆結石取掉,他說部位太高,不好取,恐怕弄得大出血,隻得放棄。這下,我更加相信了陳恭月先生的醫術。

我知道,積水是因結石發炎引起的,結石一天不除,炎症仍有可能發生,積水也就不能排除。而這顆結石又不好取,要麼就隻有用碎石機打,又聽說目前碎石機效果並不理想,我隻好在“存放”這顆結石的同時,也存放著陳先生那份消除積水的“神丹”(處方)。

二○一一年下半年,我愛人老是頭暈,行動晃晃蕩蕩,走路“跑邊”。測血壓,正常。我陪她去找陳先生問診。按編號,又等了一個多小時,輪到她了。陳醫生習慣地先左後右把脈,嘴唇仍然抿得很緊,氣定神閑,眼睛望著她的臉部。愛人是個急性子,沒等陳醫生把脈切完,便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我這裏麵也好像……”她隻說了半句,陳醫生馬上說道:“有一點不舒服是吧?你一個月前,鼻腔內做過手術。”愛人一下子愣住了:“您是怎麼知道的,莫非您真是神仙?”排隊候診的患者也都被驚呆了,眼睛睜得圓圓的,嘴裏發出“嘖嘖”的咋舌聲。我當然更覺得奇怪,一個月前,是我陪著她在荊州一醫做的鼻息肉切除手術,但那是鼻腔內手術,鼻子外部沒留一點痕跡,陳醫生全然不知,他怎麼能脫口說出她一個月前做過鼻腔手術,難道他的那雙把脈的手就是人體探測儀?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接下來,陳醫生確定地說她近期頭暈是頸椎有毛病引起的。“要少坐,注意運動,服幾服中藥會使頭暈症狀得到緩解。”

果不其然,她服了陳醫生開出的幾服中藥後,基本恢複正常。

今年國慶後,她到荊州一醫進行年度體檢,“CT”發現她的頸椎部位有鈣化點。這是她第一次用儀器檢查頸椎是否有毛病,不想驗證了陳醫生的脈向診斷。

說到CT,陳恭月先生每天為幾十名前來就診的患者診斷病情,很少讓病人進行太多的儀器檢測,連診桌上的聽診器也使用得不多,而作出的判斷又是那樣準確,所開出的藥方味少價廉,大大降低了患者醫療成本,卻能醫治很多患者疾病,並一傳十十傳百地奔他而來,而且都誇他“神”。

神是什麼?神在哪裏?那麼抽象,那麼渺茫,可能誰也說不清道不明。但當陳恭月先生把他的玄法妙術在眾人麵前施展開來並且靈驗時,你一定會覺得這種抽象一忽兒變得具象,這種渺茫一忽兒變得臨近——原來,當今也有神醫,而且就在我們身邊了吧?

我們知道,中醫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有著悠久的曆史,醫理醫術博大精深,神妙莫測,是一門值得花大力氣大成本探究的科學。

在陳恭月先生身上,我更加感受到了中醫的神奇和魔力。我曾多次躍躍欲試,建議院方給陳醫生派一兩名中醫科班出身的實習生,作為學徒,為他做一年或更長時間的診療筆記,然後進行整理,從中總結出僅憑“望”、“聞”、“問”、“切”而作出正確判斷並醫治成功的奧妙所在。如此,則為一件功德之事。可惜本人身份卑微,擔心人微言輕碰壁而“欲語又遲”。

去年深秋的一天上午,我因眩暈,正準備去問診陳醫生,途中偶遇醫院一位熟人,談及去向時他告知,陳醫生已於幾日前因心肌梗死溘然長辭了。

哎呀!不久前我看到他坐診時還好端端的,一個年逾七旬的老人,一坐大半天連小廁都不上一次,說明身體硬朗啊!怎麼就匆匆離去了呢?人的生命為什麼如此脆弱?僅我認識他的幾年,他都不知治愈了多少患者的疾病,解除了多少人的痛苦,挽回了多少人的生命!

而他自己卻……震撼、驚詫之後,我默默地站立了很久很久。

死者長已矣!

斯人已去,我未及了解他的過去,連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也不想為此去打擾他的家人,所知道的僅僅是他那精湛得有如神靈般的醫術和一顆仁愛的心。

或許,一個醫生能夠讓眾多的患者知道這一點,也就足夠了。

又是一年深秋的一個上午,寫下這篇文字,就作為對陳恭月老先生的周年祭奠吧!

2013年深秋一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