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起兒漫:終局的荒草殘垣(1 / 3)

《遼史》reference_book_ids\":[7294112493666831397,7298961112748264475,7316100904032144438,73322976085530409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4,\"start_container_index\":3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quote_content\":\"《金史》reference_book_ids\":[7294565351012961292,7332301098545318974,6992925688604920840,7327845138510662718,7316100895438015499]}],\"9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start_container_index\":9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遼史》reference_book_ids\":[7294112493666831397,7298961112748264475,7316100904032144438,7332297608553040958]}],\"18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8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4,\"start_container_index\":18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5},\"quote_content\":\"《長春真人西遊記》reference_book_ids\":[7316079105902906408,7298975589493394494,7317571264762088510,729456727118630403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西遼在承天太後普速完時代喪失了對東方和北方各草原民族的掌控,這些民族陸續落到女真人手裏,接受金朝的冊封。其中有一個部族名叫蒙古,很可能就是當初曾經支援過契丹遼朝末帝耶律延禧的陰山室韋謨葛失。蒙古乞顏部中有一個據稱血統頗為高貴的氏族叫孛兒之斤,該氏族貴族也速該在1162年得到他的長子,起名為鐵木真,這是西遼仁宗夷列駕崩的前一年。

摩訶末的故事

1206年,也即西遼末帝、菊兒汗直魯古統治的第28年,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攻陷了蒲華城。

摩訶末知道富庶的河中地區也是菊兒汗心中最愛,且是西遼帝國的重要財政來源,自己兵發河中,原本就不是為了幫助薩德爾·賈罕,而是想趁機將整個河中一口口吃掉,那就勢必會引發虎思斡耳朵的警覺甚至是討伐。於是他在出兵的同時,還四處派遣使者,遊說河中各城,也包括薩末鞬城的桃花石汗奧斯曼,說契丹人的統治如何殘暴,壓榨如何凶狠,作為穆斯林應該聯合起來,一起反抗異教徒的壓迫,雲雲。

這個時候的西遼王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無論官員還是軍隊都驕奢淫逸,不再像大石時代,能夠很快安定被征服地區的人心。某些學者認為,西遼為了保護河中地區這一重要財政來源,是有在西喀喇汗國境內駐兵的,這些軍隊紀律敗壞,引起當地百姓的普遍反感。不過以西遼一貫的國策,再加上西部多次戰爭都反應遲緩,所調將領也是直轄領內怛羅斯的塔陽古,從這三點來看,這一認定恐怕要打上個大大的問號。

不過西遼中後期幾乎所有戰爭都爆發在帝國西方,東麵自從可敦城、謙謙州喪失以後,就沒有再打過什麼仗,而派軍西征,總得經過河中地區,這些軍隊趁機搜掠物資,壓迫人民,從而使得河中百姓、貴族們開始反感西遼的統治,這倒在情理之中。再加上各地沙黑納“一反從前的做法,開始作威作福,無法無天”,因此摩訶末的煽動竟然取得了預想之外的好效果。

摩訶末在奪取蒲華以後,仍然將城池交給薩德爾·賈罕去管理,但這個時候薩德爾·賈罕頭上已經不再壓著一個西喀喇汗國總督了,他轉而成了花剌子模的附庸。摩訶末隨即出城朝東方前進,並且向桃花石汗奧斯曼派去了使者。

奧斯曼曾多次應虎思斡耳朵的命令,與摩訶末並肩作戰,攻擊古爾王朝,兩人間或許存在一定的私交,起碼奧斯曼並不反感摩訶末,加上一方麵大軍壓境,另一方麵他自己也想擺脫西遼的統治,於是就打開薩末鞬城門,迎接花剌子模大軍進入。兩位君主還簽訂盟約,打算共同反對宗主國西遼——其實在此以前,奧斯曼對西遼就已經存在很嚴重的分離傾向了,他衝製了自己的錢幣,在上麵刻有“蘇丹之蘇丹”的稱號,擺明了要跟眾汗之汗菊兒汗分庭抗禮。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菊兒汗直魯古再也不能裝聾作啞、置之不理了,於是他立刻征發了一支大軍,總數達三萬,浩浩蕩蕩殺向河中府,直逼薩末鞬城下。對於這場戰爭,史料上並無詳細記載,隻知道聯合了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國的軍隊,竟然也無法取得勝利。最終薩末鞬被攻破,奧斯曼重新拜伏在菊兒汗的腳下,而摩訶末也隻得悻悻退兵,回老家花剌子模去了。

猛虎雖老,雄威仍在。這一仗可實在把奧斯曼嚇得不輕,自己差點兒就人頭不保了,要不是恪於保留河中為附庸國的傳統,要不是西遼遠征軍力量不足以長期占領薩末鞬城,要不是自己投降得快,可能腦袋就此搬家了。可是雖然表示了臣服,西遼大軍也暫時交還薩末鞬城撤退了,奧斯曼的心裏還是充滿了不安——菊兒汗未必會直接吞掉自己的國家,卻有可能廢黜自己的桃花石汗地位,讓別的親戚登上寶座。不行,我得想個好主意扭轉局麵。

奧斯曼想出來的辦法倒也可行,他派遣使者前往虎思斡耳朵,請求直魯古把公主下嫁到薩末鞬。對於直魯古的家庭狀況,史料記載寥寥,甚至沒有提到過他有兒子,隻提到一位信奉佛教的公主。有可能直魯古確實隻有一個女兒,因此奧斯曼心想:我若是做了菊兒汗的女婿,別說可以消除老丈人的憤怒和疑慮,說不定連做菊兒汗的繼承人,將來掌握整個西遼帝國的資格都有啦!

他想的是很美,然而可惜的是,直魯古一口回絕了奧斯曼的請求。

從西遼的創建者德宗耶律大石開始,這一家族的人丁始終並不繁茂。僅就目前所有的史料分析來看,大石可能曾經有過很多個子女,但等到了中亞細亞,開國稱尊以後,就隻剩下了一個兒子夷列和一個女兒普速完;夷列隻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在內鬥中被幹掉了,光剩下了直魯古,而普速完很可能並沒有生育,或者子女都被公公蕭斡裏剌殺光了。直魯古如果確實隻有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那麼他一心想著招婿入門,好延續家族和王朝,從而不肯答應桃花石汗奧斯曼的請求,那就可以原諒了。若非如此,直魯古實在是昏了頭!

西遼最終覆滅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直魯古嫁錯了女兒,沒有嫁給應該嫁的人,最後還被迫送給了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

奧斯曼請求聯姻的建議被菊兒汗直魯古一口回絕,他又羞又氣,於是轉而投入了花剌子模的懷抱。1210年,摩訶末再次率領大軍出征河中,奧斯曼同意以摩訶末之名誦念虎圖拜和鑄造錢幣。所謂虎圖拜,是指伊斯蘭教長在禮拜時講解教義的一種形式,以誰的名義誦念虎圖拜,便表示承認此人為教中的最高尊長。一般情況下,是應該以巴格達哈裏發之名誦念虎圖拜的,不過哈裏發早就變成了光杆教主,當時中亞細亞各國往往改念自己的君主之名——摩訶末的老爹特克什在兵進兩河、打敗阿拔斯軍隊後,就曾經把自己的名字搬進過虎圖拜。

摩訶末趁此機會把富庶的西喀喇汗國從西遼身邊拉到自己麾下,成為花剌子模的附庸,他隨即派遣老娘圖爾罕哈敦家族的脫兒惕阿巴為薩末鞬總督,監護奧斯曼。此外,他還加固薩末鞬城防,並且煽動河中地區穆斯林的宗教情緒,宣布對西遼帝國發起“聖戰”。新的一場大戰,決定西遼和花剌子模兩個帝國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

在大戰之前,咱們先說一下花剌子模和西遼決裂、兵發河中的種種緣由,這在穆斯林史料中存在著數種不同的記載,並且相互矛盾。我們還是先敘述幾個有趣的小故事,然後再逐一將其梳理成線吧。

第一個故事,1210年,“當契丹的使者們在禿失率領下如常前來征收貢賦時,禿失按照他們一貫的做法,高踞在算端(蘇丹)旁邊的寶座上,對王者不予適當的禮敬”,“既然一個高貴的靈魂不屑於受所有賤貨的侮辱,算端下令把那個蠢人碎屍萬段,把他的屍體投進河裏”。

這話說得很清楚,既然這個名叫“禿失”的收稅官是“按照他們一貫的做法”坐上蘇丹的禦座,也就不存在侮辱摩訶末的問題,純是摩訶末故意挑事,借著殺死收稅官來挑起戰爭。

第二個故事,據說摩訶末因為驕傲而“中止了兩三年的貢賦,遲遲不盡他的義務”,菊兒汗直魯古因為摩訶末拖欠貢賦而感到憤怒,就派遣自己的宰相馬合木·巴伊(另一種翻譯則為馬合木·太,並說“太”乃“舅父”之意)前往玉裏鞬催促。此時摩訶末正打算去攻打欽察人,還不想和西遼翻臉,但同時又心感屈辱,就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他老娘圖爾罕哈敦了。圖爾罕哈敦盛情款待了馬合木·巴伊一行人,並且補交了拖欠的年貢。然而馬合木·巴伊“已看清算端的野心和無禮,並發覺他的脾氣已達到他認為他的身份對他來說高得不能在任何人麵前低聲下氣,或者絲毫屈尊”,所以回報菊兒汗說:“算端是不老實的,不會再納貢了。”

上述兩個故事都來自誌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第三個故事則見於《全史》和《劄蘭丁傳》,並被《多桑蒙古史》所采用。故事說,摩訶末在殺死西遼的收稅官以後,立刻起兵攻打西遼,但是吃了個大敗仗,連自己也當了俘虜。不過好在契丹人、起碼是契丹的前線將領並不認識摩訶末,於是和摩訶末同時被俘的一員花剌子模將領就指著他說:“這家夥隻是我一個奴隸而已。”這位花剌子模將領按照中亞打仗的慣例,提出用贖金來交換自己的自由,等商量好價錢,契丹人就放“奴隸”摩訶末回去準備贖金。

先前到處都傳說蘇丹摩訶末已經戰死了,他的兄弟阿裏失兒和叔父額明木勒克趁機豎起反旗,自立為君。好在摩訶末回去得及時,安定了眾人之心,把這些反叛都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三個故事講完,我們來從頭梳理一下摩訶末向西遼豎起反旗的過程吧,順序很可能是這樣的:1206年,桑賈爾領導蒲華人民起義,同年年底,摩訶末將忒耳迷城轉贈給西遼王朝。1207年,摩訶末攻取蒲華,並且聯合奧斯曼反抗西遼,隨即就在薩末鞬城下吃了敗仗,僥幸逃脫。全靠圖爾罕哈敦幫兒子補交了多年來拖欠的貢賦,表示願意繼續服從西遼的統治,才勉強渡過這場危機。摩訶末約在1207年年底或1208年年初回到花剌子模,並在1208年3月30日進入你沙不兒,穩定了呼羅珊的局勢。這個時候,東方的局勢又有所改變,西喀喇汗國的君主奧斯曼因為求婚被拒而第二次和虎思斡耳朵翻臉,轉而臣服於花剌子模。於是摩訶末就於1210年殺死西遼的收稅官,卷土重來,第二次進入河中地區,並且接管了薩末鞬城。

這裏剔除了摩訶末戰敗被擒和馬合木·巴伊出使花剌子模之事,因為與其他情節相矛盾,並且太過戲劇化,有九成的可能是偽造的。

摩訶末再次進入薩末鞬城,徹底吞並河中地區的消息傳到虎思斡耳朵,菊兒汗耶律直魯古大怒如狂,立刻就打算點集兵馬,再派大將塔陽古西征。然而大軍未動,突然後院起火,有快馬從東方跑來,稟報說高昌回鶻國王也起兵造反,把西遼派去的少監圍困在哈剌火者(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以東約45公裏處)的一所房屋中,推倒牆壁,把他給活活壓死了。

東西兩頭都有亂子,這可怎麼辦才好?是該先征討花剌子模呢,還是該先平定高昌的叛亂呢?直魯古本就是一名既平庸又昏庸的君主,一下子慌了手腳。於是召集群臣商議,眾人議論紛紛,誰也拿不出好辦法來。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拍著胸脯說可以為菊兒汗分憂。這年輕人說:“我的人很多,他們遍布葉密立地區、海押立、別失八裏,人人都在欺侮他們。如我獲得允許,我可以把他們召集起來,靠這些人之力就能支援和加強菊兒汗。我絕不能背離菊兒汗指定的方向,哪怕竭盡全力也要完成他的任何命令,絕不掉頭不顧。”

直魯古定睛一看,此人非他,乃是東方草原上乃蠻族的王子屈出律,前不久因為吃了敗仗、族群被打散而跑來請求自己的庇護。直魯古頭腦一昏,竟然認為這小子挺勇敢,挺可靠,並且終究是國破家亡之人,還怕他對自己不利嗎?於是立刻賞賜給屈出律大量財寶,並且封給“汗”的頭銜,讓他去東方招兵買馬。

屈出律得到財寶後,立刻騎上快馬,頭也不回地出了虎思斡耳朵城。此時,無論直魯古還是西遼群臣,誰都料想不到,他們放走的竟然是一匹白眼惡狼。正是這個屈出律,最終宣告了龐大的西遼帝國的徹底覆滅……

第二個亞曆山大

西遼在承天太後普速完時代喪失了對東方和北方各草原民族的掌控,這些民族陸續落到女真人手裏,接受金朝的冊封。其中有一個部族名叫蒙古,很可能就是當初曾經支援過契丹遼朝末帝耶律延禧的陰山室韋謨葛失。蒙古乞顏部中有一個據稱血統頗為高貴的氏族叫孛兒之斤,該氏族貴族也速該在1162年得到他的長子,起名為鐵木真,這是西遼仁宗夷列駕崩的前一年。

鐵木真8歲的時候,也速該被仇家毒死,從此這一家庭就被族人拋棄,被迫獨自遊牧,艱苦度日——其時1170年,西遼崇福七年,西遼和西喀喇汗國的軍隊對戰花剌子模沙伊勒,在阿模裏俘虜了葛邏祿軍事長官艾亞爾伯克。

鐵木真成年以後,依靠義父、克烈部首領脫斡鄰勒(王罕)和義兄弟、劄答蘭部首領劄木合的幫助,擊敗仇敵、收攏部族,勢力逐漸膨脹起來。1189年,他被乞顏部貴族公推為汗,從此開始了統一蒙古草原的艱難曆程。1189年是西遼末帝直魯古天禧十二年。

到了1199年,鐵木真與脫斡鄰勒合兵一處西征,大敗草原西部最為強大的乃蠻部——那正是塔陽古在阿姆河邊被古爾軍殺得大敗虧輸的第二年。

必須詳細介紹一下這個乃蠻部,在《遼史》和《金史》中,它被寫作粘八葛或者粘拔恩。這個部族操突厥語,原本居住在吉利吉斯地區,後來南下在阿爾泰山一帶遊牧。他們曾經歸從於耶律大石的領導,接受西遼牌印,但如前所述,1175年,乃蠻部首領撒裏雅、寅斯特和康裏部酋長孛古率領三萬戶脫離了西遼的統治,歸附了金朝。

在接受金朝冊封以後,乃蠻首領自稱“太陽汗”,這是一個音譯的詞彙,也可以寫成“塔陽汗”。“塔陽”一詞很可能來源於漢語的“王”,所以太陽汗或者塔陽汗的意思就是王汗,和克烈部首領脫斡鄰勒自稱“王罕”是相同的。

乃蠻部在草原上日益強盛起來,多次與同樣強大的克烈部交戰。正因如此,脫斡鄰勒才會拉著義子鐵木真遠征乃蠻。戰鬥雖然取得了勝利,乃蠻部卻並沒有滅亡,一直延續到1206年才被鐵木真徹底征服。

再回到1199年,當脫斡鄰勒和鐵木真合兵擊敗乃蠻部之後,兩個部族很快失和。1201年,鐵木真擊敗與自己爭奪東部蒙古草原霸權的劄木合,劄木合逃到克烈,煽動脫斡鄰勒攻打鐵木真。1203年,鐵木真先勝後敗,攻滅了克烈部,所控製的疆界與乃蠻相接,引起了太陽汗的極大恐懼。於是翌年也即1204年,太陽汗糾集被鐵木真所滅的各部殘兵東征,結果在納忽山(今巴顏烏拉山,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境內)遭逢慘敗,太陽汗本人也身負重傷,沒過多久就咽了氣。

鐵木真趁勢急進,攻滅了太陽汗所部,太陽汗的兒子屈出律逃去依附伯父不欲魯汗——這位不欲魯汗本是太陽汗的哥哥,因為爭權失敗而率眾遷走,其族被稱為“古出古惕乃蠻”。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被擁戴為“成吉思汗”,標誌著強大的蒙古帝國的正式建立。當年他再次兵發乃蠻部,在莎合水(今蒙古國科布多河上遊)附近生擒了不欲魯汗。屈出律和同樣依附於不欲魯汗的蔑兒乞部酋長脫脫在逃亡過程中被鐵木真追上,脫脫當場被蒙古軍射死,屈出律福大命大,繼續西逃,一路上曆經坎坷,竟然逃到了西遼的首都虎思斡耳朵。

高昌回鶻從耶律大石去世後就兩頭討好,既向西遼進貢,也向金朝稱臣。本來這兩條船踩得穩穩的,可是突然之間北麵的乃蠻部被滅,高昌王(此後恢複舊稱“亦都護”)發現一個勃然新興的強大蒙古帝國出現在自己麵前。據說西遼中期以後,派駐高昌的沙黑納(少監)作威作福,“對亦都護和他的將官百般淩辱,撕毀他們的榮譽麵紗”,遭到高昌貴族和平民的一致憎恨。於是高昌王就於1209年殺死這名沙黑納,宣布脫離西遼的統治,歸服於鐵木真。不僅如此,他甚至應召親自前去覲見鐵木真,受到了優禮相待。

消息傳到虎思斡耳朵,直魯古吃驚之下昏了頭,被屈出律的花言巧語所蒙蔽,派他前往東方去召集人馬。

其實屈出律所說的那番話,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真的是前半部分,他果然朋友遍天下,大批在草原爭霸戰中被鐵木真打敗的部族都陸續西遷到了西遼境內,屈出律振臂一呼,立刻兵將雲集。但他後半句話是假的,在招募到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以後,他不僅沒有回去支援直魯古,或者向已經背叛了虎思斡耳朵的高昌回鶻發起進攻,反而逐步蠶食西遼本土,甚至最後連耶律大石西征時的第一根據地葉密立城也給端了下來。

直魯古對此事卻是兩眼一抹黑,還天真地以為屈出律是辛辛苦苦地在東方為他平定叛亂呢。既然有這個可靠的小夥子保障自己的後院,那自己還有什麼憂煩呀!正好發動大軍向西,去解決河中問題。於是在1210年秋季,直魯古就派遣大將塔陽古率領大軍西征,很快逼近了薩末鞬城。

1210年八月或九月的某一個禮拜五,花剌子模的軍隊渡過錫爾河,遭遇了塔陽古所統率的西遼大軍,雙方展開激戰——戰場是在今烏茲別克斯坦西境的安集延附近,有一片名叫亦剌迷失的草原,巧的是,這片草原位於怛羅斯河穀,因此也可以稱其為又一次怛羅斯之戰。

摩訶末看到西遼軍隊雖然盔甲鮮明、武器精良,人數上卻要稍遜己方一籌,心知定是一場惡戰。於是按照慣例,他搭起祭壇,請伊斯蘭教長在全軍麵前進行戰前祈禱:“主啊,協助穆斯林的軍旅和部隊吧!”此舉是為了煽動士兵們的宗教熱情,鼓舞他們的士氣。

祈禱完畢,摩訶末指揮軍隊全線出擊。在兩軍接近的時候,他們先互相射箭,然後“拋開弓矢,拔出刀劍”,展開激烈的肉搏。按照古代伊斯蘭史料記述的慣例,整場戰鬥的過程起伏和戰術運用全都不詳,隻會堆砌一些毫無實用價值的修辭,誌費尼是這樣寫的:

“銅鼓喧鬧,戰笛鳴響,大地像星空一樣從它的位子上出現;將官們高舉他們的戰旗,驍勇武士捐棄他們的生命”,“塵土如雲霧般飛揚,刀劍如閃電般出鞘”……

戰鬥的結果是西遼軍隊大敗,“算端成了‘確實,吾人獲勝’這麵旗子的主人,而他的敵人變成了‘吾人必將向罪犯複仇’的目標”,“算端軍中一人獲勝,敵軍千人潰敗,一頭獅子對千隻羚羊,一隻鷹對千隻鷓鴣”。就連塔陽古本人也在戰鬥中負了傷,委頓在地,而當花剌子模士兵將要砍下他的腦袋的時候,據說“一個女孩站在他身旁,有人要割他的頭時,她喊道:‘這是塔陽古!’”於是塔陽古就被綁了起來,進獻給蘇丹摩訶末——雖然戰場上出現一個女孩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但誌費尼並沒有做任何解釋。

這個塔陽古的名字在史料中出現次數並不多,但除了追殺古爾朝蘇丹施哈卜丁到俺都淮堡以外,幾乎就沒有打過一場勝仗,而就連唯一的一次勝利,也因為貪圖贖金而縱放了施哈卜丁——否則西遼恐怕會先花剌子模一步降服古爾王朝。考慮到塔陽古並非人名,隻是“哈吉布”也即侍從官、書記官的意思,或許各條記載中的塔陽古並非一人。如果確是一人,是同一個怛羅斯的守將,是同一個“帝國衣袍上的繡花”,那這條繡花實在是太粗糙、太醜陋了,而菊兒汗直魯古也明顯沒有知人之明。

花剌子模軍在亦剌迷失草原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從此將西遼帝國的勢力徹底驅逐出河中地區。當然,摩訶末並不指望靠這一仗就能把西遼帝國給打垮,他並沒有繼續東進,反而下令撤兵,並在後退途中攻克了西遼治下的名城訛打剌。請大家記住這座城池的名字,這是花剌子模攻取的第一座西遼城池,僅僅八年以後,它就會成為這個新興帝國覆滅的根由。

離開訛打剌以後,摩訶末回歸出發地薩末鞬城,“蘇丹的蘇丹”奧斯曼恭賀他取得勝利,並且提出娶摩訶末一女為妻。摩訶末與直魯古不同,爽快地答應了這一請求,並且把奧斯曼帶回玉裏鞬,為他和自己的女兒舉辦了盛大的婚禮。酒酣耳熱之際,他下令把塔陽古處死,屍體投入洶湧的阿姆河。

花剌子模帝國從此真正獨立了,並且達到了它的鼎盛階段。與此同時,東方數千裏外的草原上,另外一個新興帝國正準備展開摧枯拉朽的複仇之旅,翌年也即1121年,鐵木真親率大軍南下討伐金國……

打個比方來說,花剌子模是一株頑強生長的小草,曾經在它頭上壓著兩塊巨石,一是西方的塞爾柱帝國,二是東方的西遼帝國。把握天時、地利、人和,這株小草最終憑借自己的力量掀翻了這兩塊巨石,使得自己可以順利生長。對於花剌子模的統治者來說,內心的歡欣與輕鬆是無須多言的。所以當年特克什在殺死中亞細亞最後一位塞爾柱蘇丹圖格裏爾以後,連巴格達哈裏發也不放在眼裏。而特克什的兒子、繼承人摩訶末能力不如其父,輕狂更有過之,在取得了亦剌迷失草原之戰、擊敗西遼大軍以後,竟連“蘇丹”的頭銜也無法滿足他日益膨脹的虛榮心了。

戰鬥才剛結束,還沒有回歸花剌子模,摩訶末就在官方文書中給自己加上了“第二個亞曆山大”的稱號。此外,他還對臣子們說:“桑賈爾(被耶律大石在卡特萬擊敗的前塞爾柱大君)的統治很長,倘若寫這些稱號是為了吉祥,那麼讓他們寫作‘蘇丹桑賈爾’吧。”

等回到花剌子模,把女兒嫁給西喀喇汗國的蘇丹奧斯曼,並且處死了西遼將領塔陽古之後,他又在自己的印璽上刻上了新的尊稱——“大地上真主的影子”。

一般情況下,自信快速膨脹者必會很快遭到當頭棒喝,這在中外曆史上屢見不鮮。當然,在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之後,隻有真正的英雄才會依然保持清醒的認識,如摩訶末之類平庸之輩是無法壓製自己的熱血、不使其衝昏頭腦的。亦剌迷失草原之戰的勝利雖然給予西遼帝國以很大的打擊,但並沒能將西遼的武裝力量徹底摧毀,戰鬥是在怛羅斯附近展開的,而西遼軍隊主將塔陽古又長年駐紮在怛羅斯,很可能摩訶末消滅的不過是西遼一支地方駐軍而已。他在取得勝利以後,就高奏凱歌回歸花剌子模,既沒有繼續前進擴大戰果,也沒有從外交方麵對戰敗國西遼施壓,這就使直魯古有時間重新整合部隊,做好反攻的準備。

在摩訶末離開花剌子模期間,重鎮氈的爆發了叛亂,因此女兒的婚禮還沒有結束,他就率軍前往氈的。就在此時,菊兒汗直魯古整備了一支大軍,並且破天荒地親自統率,浩浩蕩蕩地開往河中地區,反攻薩末鞬城。

摩訶末聞報,急忙派遣使者到各地去召集軍隊,第三次進入河中。還沒等他開到戰場,西遼大軍就已經團團包圍住薩末鞬,並且據說先後發動了70多次強攻。然而薩末鞬軍民作戰英勇,守備嚴密,一直等到花剌子模援軍開到,城池也沒有陷落。

因為長時間攻不破薩末鞬城,西遼軍隊士氣低落。直魯古看到花剌子模援軍洶湧而來,正在考慮是戰是退,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突然得到消息,割據葉密立的屈出律正式豎起了反旗,正在率兵向虎思斡耳朵挺進……

最後一次狩獵

菊兒汗直魯古真是倒黴到家了。

西遼大軍多次出征河中,這位昏庸的皇帝都沒有親自前往,隻派了怛羅斯的塔陽古領兵,結果塔陽古兵敗被俘,讓摩訶末扔河裏淹死了,直魯古這才被迫親征。但他先是屯兵堅城薩末鞬之下,難以攻克,隨即又遭到花剌子模和屈出律的前後夾擊,無奈之下,隻得勒兵後退。

那一邊摩訶末才剛做好進攻的準備,突然一夜之間,敵人跑了個幹幹淨淨。他正在莫名所以,突然有名使者來到軍中,獻上了一封來自遠方的書信。摩訶末展信一看,不禁拍案大喜,原來寫信的不是他人,正是曾被菊兒汗倚為東麵長城的乃蠻王子屈出律。

屈出律希望和花剌子模聯起手來,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西遼。他的提議是:如果花剌子模軍首先取勝,就可獲得包括七河地區和喀什噶爾在內的所有土地,自己一毫不取;如果自己首先取勝,那麼西到河中的費納客忒(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西南方,錫爾河東岸)就全部歸屈出律,花剌子模不得再有異議。

摩訶末心說西遼大軍才剛從薩末鞬城下撤退,我隻要猛追上去,定能輕易贏得戰爭。再趁勝直進,眨眼就能殺到虎思斡耳朵城下,你屈出律還遠得很呢,哪裏有你的份兒?你就老老實實地幫我牽製住西遼東部的援軍吧。於是他欣然應允,簽署了協議。

摩訶末指揮三軍,越過薩末鞬城向東,快速挺進,果然很快就追上了西遼軍隊。直魯古一看情況不妙,若不返身應戰,被敵人銜尾而擊,局麵就不好收拾了,於是匆忙勒束所部,朝向西方擺開陣列。眼見惡戰在即,勝負難知,誰想卻突然有一名密使快馬馳入了西遼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