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焦氏筆乘》
統全詩觀之,不過上半言人美碩大,下半言己心之悲傷。人之美乃可樂之事,何故悲傷乎,則曰“未見”。無論“未見”不必悲傷至此,詩中實無“未見”明文。
——焦琳《詩蠲》
此詩用字聱牙,意者其方言歟。
——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
宋玉《神女賦》雲:“其始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詩也。
——姚舜牧《重訂詩經疑問》
極要眇流麗之體,妙在以拙峭出之,調促而流,句聱而圓,字生而豔,後人騷賦之祖。……從月出落想,已有無限迷離,細完末句,則上二句情景,皆心中想象而已。一片空靈,造出幻景,虛實顛倒,章法絕妙。
——牛運震《詩誌》
【今人這樣讀】
《陳風》裏,情詩雖不多,卻都是很好的,像《月出》與《東門之楊》,其情調的幽雋可愛,大似在朦朧的黃昏光中,聽凡珴令的獨奏,又如在月光皎白的夏夜,聽長笛的曼奏。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這詩描寫美人隻從虛神幻影著筆,所用形容語彙多不經見,所涵什麼意義也很模糊。但覺仙姿搖曳,若隱若現,令人不可捉摸,恰是月下美人勞人相思的形象。
——陳子展《詩經直解》
《陳風》中的傑作。
——陸侃如《中國詩史》
株林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注釋】
胡為:為什麼。
株:陳國邑名,在今河南省西華縣夏亭鎮北。
林:郊外。
從:跟隨,與,此指找人。
夏南:即夏姬之子夏徵舒,字子南。
乘(shèng)馬:四匹馬。古以一車四馬為一乘。
說(shuì):通“稅”,停車歇息。
株野:株邑之郊野,泛指郊外。
乘(chéng)我乘(shèng)駒:駒,馬高五尺以上、六尺以下稱“駒”,大夫所乘;馬高六尺以上稱“馬”,諸侯國君所乘。我,指陳靈公。乘,四馬為一乘。
朝食:吃早飯。
【古人如是說】
《株林》,刺靈公也。淫乎夏姬,驅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毛詩序》
疑疑信信,隱隱明明,極得立言之法。
——鍾惺《詩經圖史合考》
即行淫之人,亦自覺忸怩難安,故多隱其辭,故作疑信言以答訊者而修其辭。詩人即體此情為之寫照,不必更露淫字,麵宜淫無忌之情已躍然紙上,毫無遜形,可謂神化之筆。
——方玉潤《詩經原始》
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寤寐無為,中心悁悁。
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注釋】
澤陂(bēi):池塘堤岸。
蒲:植物名,香蒲,多生在河灘上。
傷:因思念而憂傷。
涕泗:眼淚鼻涕。
蕑(jiān):蘭草。
卷(quán):通“鬈”,卷頭發。
悁(juān)悁:憂愁苦悶的樣子。
菡萏(hàn dàn):蓮花。
儼:莊重威嚴。
【古人如是說】
《澤陂》,刺時也。言靈公君臣淫於其國,男女相說,憂思感傷焉。
——《毛詩序》
此詩大旨與《月出》相類,言彼澤之陂,則有蒲與荷矣,有一美人而不可見,則雖憂傷而如之何哉?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而已矣。
——朱熹《詩集傳》
【今人這樣讀】
《澤陂》是一首女子思戀男子的歌,見景生情,真率坦誠,全詩彌漫著一股清新的氣息。
——陳銘(《先秦詩鑒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