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妘(yún)姓,故都在今河南的密縣與新鄭之間,其統治區大致包括今密縣、新鄭、滎陽的一些地方。檜風就是這個區域的詩,共四首。
羔裘
羔裘逍遙,狐裘以朝。豈不爾思?勞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豈不爾思?我心憂傷。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豈不爾思?中心是悼。
【注釋】
羔裘:羊羔皮襖,古代貴族服裝。
逍遙:閑逛。
朝(cháo):上朝。
不爾思:即“不思爾”。
忉(dāo)忉:憂傷貌。
翱翔:用鳥兒回旋,比喻人的悠閑自得。
在堂:站在朝堂上。大夫朝見天子。
膏(gào):油。
曜(yào):照耀。
悼:悲傷。
【古人如是說】
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國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潔其衣服,逍遙遊燕,而不能自強於政治,故作是詩也。
——《毛詩序》
緇衣羔裘,諸侯之朝服;錦衣狐裘,其朝天子之服也。
——朱熹《詩集傳》
《論語》:狐貉之厚以居。則狐裘燕服也。逍遙而以羔裘,則法服為逍遙之具矣。視朝而以狐裘,是臨禦為褻媟之場矣。先言逍遙,後言以朝,是以逍遙為急務,而視朝在所緩矣。
——錢澄之《田間詩學》
【今人這樣讀】
全詩沒有風詩中常用的比興手法,敘事也顯得急切且繁複,但從這近乎祥林嫂式的絮叨中確實可以感受出詩作者的深切思慮。
——戴元初(《先秦詩鑒賞辭典》)
素冠
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兮。
庶見素衣兮,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
庶見素兮,我心蘊結兮。聊與子如一兮。
【注釋】
庶:幸,希望。
棘人:瘦人。棘,貧瘠。
(tuán):愁苦不安的樣子。
(bì):即蔽膝,古代官服裝飾,用皮革製成,縫在腹下膝上。
蘊結:鬱結,憂鬱不解。
【古人如是說】
三句成章,連句成韻,後人《大風歌》以下皆出於此。五古如《華山畿》“不能久長離,中夜憶歡時,抱被空中啼”,七言如岑之敬《當爐曲》“明月二八照花新,當爐十五晚留賓,回眸百萬橫自陳”、謝皋羽《送鄧牧心》三句詩體,皆是。
——陳繼揆《讀詩臆補》
古人多素冠、素衣,不似今人以白為喪服而忌之也。古人喪服唯以麻之升數為重輕,不關於色也。
——姚際恒《詩經通論》
【今人這樣讀】
這是一首讚美孝子的詩。
——高亨《詩經今注》
隰有萇楚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