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撫字訣(1 / 2)

——想要得民心,不是憑屠刀就行。馬上得江山,可是要坐穩了江山,還是得靠文治。所以蔣介石把屠刀交給身邊人,自己卻擺出笑臉做彌勒狀,借此迷惑公眾。

◎口上安撫,手中磨刀

人在高位上,常會聽到不喜歡聽的,看到不喜歡看的。有時候心裏不滿,也不能說出來,隻能暗地裏想辦法除去心頭大患。蔣介石常會一麵用下屬對自己的忠誠感化他們,讓他們對於“犯上”的舉動產生罪惡感;另一麵給他們編排罪證,讓他們難以抵賴,同時還要保持對下屬的關心和嗬護,讓他們因為難以擺脫的心理壓力,自掘墳墓。

陳布雷從1927年投奔蔣介石之後,一直在他身邊盡“文膽”之責,忠心耿耿。他最大的任務是為蔣介石起草文告,到了侍從室後,除非他患病休養,一應重要文告幾乎都是由他起草的。蔣介石夫婦對陳布雷抱病工作也頗體恤關懷。蔣介石見麵必問陳布雷身體近況,每見精神不佳便親自督陳療養休息。

1939年12月26日,陳布雷50歲生日,蔣介石還親自手書一封賀詞送他,這讓陳布雷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在陳布雷心目中,蔣介石雖有缺陷,總是“明主”,如“日月之蝕”而已;國民政府雖然腐敗,總是正統。抗戰勝利後,他也著實為蔣介石本人和蔣記政權賣力鼓吹奔走過。

但是當蔣介石開始發動全麵內戰,並且公開縱容部下貪汙腐化,大肆接收財物的時候,一片忠心的陳布雷不得不向蔣進忠諫,言談之中,對宋家、孔家也多有涉及。這讓蔣介石和宋美齡多少感到難堪。雖然表麵上蔣介石對陳布雷也是倍加讚許,但是背後,卻密令下屬調查陳布雷和家人的思想動態。

一日,在陳布雷向蔣慷慨陳詞的時候,蔣介石淡淡地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聽說你的小女兒,在北平貝滿女中教書,參加了共產黨……”

陳布雷立刻大驚。

“你不要緊張。”蔣介石安撫道,“保密局給我報告不止一次了。但我是相信你的,你女兒的事與北平地下共黨電台一事有牽連,與你無關。”

盡管蔣介石並沒有下什麼命令,但是忠心耿耿的陳布雷卻明白了蔣的意思,主動自殺,以身報主恩。

蔣介石對於陳布雷的這一手口上安撫,手中磨刀演繹得可算是爐火純青。

得到一個忠誠的人不難,得到一個有才的手下也不難,難的是讓一個有才華的人既忠誠,又馴服。蔣介石用甜言蜜語加刀劍,管束出了這樣的“奴才”。

◎喬裝君子,收買人心

中國的君主曆來享有精神統治權,他的權力是絕對的,但不是永久的。人們認為君主是正義的化身。如果他不代表正義,就有可能被取而代之。中國曆史上的“犯上作亂”都因此而起。如果君主的所作所為不夠正義,那麼總會有流民草寇或者前代遺老起兵造反,若失敗了,起義者就成為曆史上的“叛逆”;若勝利了,起義領袖就會黃袍加身,改朝換代,而被廢黜的君主則失去其“天子”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就要拚命塑造自己的君子形象,表現自己的正義,以期得到民眾的擁護。

蔣介石就是如此。為了推行儒家道德,他特意在1934年2月19日,發起了一場“新生活運動”。

蔣介石所提倡的新生活運動,簡單地講,“就是要使全國國民軍事化”,就是要以孔孟的“四維”(禮義廉恥)、“八一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道德標準,來統一人們的思想,這就是蔣介石開展“新生活運動”的初衷。23日,蔣介石在南昌再次講演,對“新生活運動”的目的、內容和方法作了詳盡說明,主張以中國固有的道德“禮義廉恥”為基本準則,從改造國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為具體標準,以使“國民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改造社會、複興國家”。

“新生活運動”是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回歸、弘揚和提升。蔣介石在這場運動中,表現出了一個熟稔中國傳統哲學並虛懷若穀地汲取強國經驗的政治家的風度,的確也為他贏得了不少支持。蔣介石為這場運動所確立的基本思想、指導方針和行動綱領等無疑是應當肯定的。沒有信仰,沒有思想,就會失去前進的指引。他所倡導的以理性和秩序,是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所必須堅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