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宗族長幼有序
在古代中國宗法製度嚴格的時期,婚姻更多的是為了宗族服務,家族的利益在其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蔣介石眼裏,維持蔣家宗族的秩序極為重要,即使他對待生命中曾經明媒正娶始亂終棄的三個女人,也依然是極力維持著尊卑秩序的井然。
他遵照母親的意思,始終把溫柔敦厚的毛福梅尊為長房,而毛福梅也確實做到了一個好兒媳所做的一切。蔣介石與毛福梅名義上離婚,但實質上他一生仍然把毛當做他的原配夫人敬重有加。對於妾室姚冶誠,他把養子蔣緯國交與撫養,另一方麵也是承認姚氏在蔣家的地位;他和宋美齡的結合,使得二夫人陳潔如的存在不再名正言順,因此他把陳潔如送到國外學習,目的也是為了維持家中秩序的和諧。這最終保持了蔣家幾房妻妾和平共處,並沒有招致太多的非議和口舌。
在對子女的教育中,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對宗族倫理的重視。他把倫理教育寓於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知與做人有機地結合起來。他給年幼的兒子蔣經國開的書單裏,最主要的是四書,尤其是《孟子》、《曾文正公家書》。他期望蔣經國“不愧為蔣氏之子”,成為治國之才,而“治國”,始於“治家”。“齊家”的標準,“在家,對親需要孝順”。他效法曾國藩對自己的子弟的訓誡,要求自己的兒子,在承襲傳統道德上成為模範。
而作為蔣介石的太太,宋美齡雖然對蔣介石的事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她不擔任政府公職,不參加正式高層決策會議,她隻願以蔣介石私人秘書的身份,對外從事政治活動。關於這一條,蔣介石也是深以為妥。他認為,如果夫人也公開搞政治,難免給人以“婦人幹政”的印象。事實證明蔣宋的婚姻正是這樣秩序井然地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宋美齡陪伴蔣介石走過了他最為輝煌也最為艱難的日子,直到他生命的終結。
正因為蔣介石很好地處理了父子、夫妻、母子之間的關係,以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要求來約束和規範自己的家庭成員,才最終打造了中國民國時期的第一家族——蔣氏家族。這第一的成就不僅是因為他們家族的政治地位,更是因為蔣介石對宗族的重視。
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蔣介石深知隻有家族的秩序穩定了,他才能更好地治理整個國家。
◎讓幾任妻妾各司其職
蔣介石雖然在表麵上一直保持一夫一妻的傳統,但實際上在他的生活中,凡是他垂青過的女人,都還在他生活中保留一定的位置。而要讓幾個女人不相互吃醋,不破壞自己的革命者的形象,維護一個穩定的家庭範圍,蔣介石動起了腦筋。他采用的辦法就是把幾任妻妾安頓在不同的地方,賦予不同的任務。通過這種分工的方式,保存了自己一夫多妻的婚姻實質。
早先為了迎娶陳潔如,蔣介石休掉了毛福梅和姚冶誠。但是實際上,他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依然占據大太太的位置,數十年如一日在蔣家的豐鎬房中當家。蔣介石與陳潔如婚後第三天,就帶她回溪口老家拜見原配毛福梅。毛陳相見,即以姐妹相稱,陳潔如對毛福梅也是十分尊敬和恭謙,自覺以秘書的身份隨侍蔣介石左右。毛福梅以不變應萬變,對陳潔如也十分禮讓。穩重的妻子坐鎮家鄉,幫助他傳宗接代,穩定宗族;聰明美麗的妾隨他在外創業,助他事業有成。蔣介石不讓她們在一起,這樣避免了很多矛盾,並且讓她們知道妻妾名分有別,不逾規越矩維持家族的秩序。
另一方麵,蔣介石讓每個妻妾對自己的孩子都視如己出。毛福梅親生的兒子蔣經國10多歲和蔣緯國一起到上海,拜見了陳潔如,將她稱作“上海媽媽”。他在上海先後就讀於萬竹小學和浦東中學,常由陳潔如照顧。陳潔如是個知書識禮的人,對孩子很愛護,不時買些衣物玩具饋送。尤其對懂事沉穩的蔣經國,更是疼愛有加。於是孩子們非常喜歡這位陳家姆媽。而蔣介石的養子蔣緯國4歲半那年,則隨蔣介石回到奉化溪口,交由姚冶誠撫養。他稱姚氏為“養母”,稱毛氏為“娘”,稱王太夫人為“祖母”。姚氏沒有文化,心地卻善良,視緯國為親生兒子。蔣緯國成人以後,也視姚氏為生母一般。陳潔如和姚冶誠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她們把這份母愛都給了不是自己親生的蔣介石的孩子,彼此也就很輕易地維持了親密的關係。
後來,蔣介石在宋氏家族的壓力下,口頭上和毛、姚、陳都斷絕了關係,重娶了宋美齡。但是暗中,他對這幾個夫人仍然是加以照顧。毛福梅一直在老家奉化,宋美齡跟蔣介石回鄉,也隻能裝作不知情,避而不見。陳潔如被蔣介石送往國外求學,但是卻私下暗通款曲,陳潔如回國後也暗中聯係。宋美齡雖然知情,但是卻沒有因此和蔣介石撕破臉,依然維持著家族的倫理。
可見蔣介石的原則是:讓妻妾各司其職,不在家庭內部製造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