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儒字訣(1 / 2)

——蔣介石在啟蒙階段,接受了大量中國傳統舊學的熏陶,所以儒家思想已經深深銘刻在他身上。即使作為一個革命者,他也擺脫不了身上那種根深蒂固的封建氣質,並且終身如此。

◎講求孝道為先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一直是中國人最為重要的品質。一個人必須孝順父母、尊重長輩,才能得到大眾輿論的支持,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

1907年,清政府陸軍部的“通國陸軍速成學堂”(保定軍校前身)在各省招考,蔣介石參加報考。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在浙江招收14名,報考者千人,蔣介石因為有以前日本補習的基礎,就被錄取了。第二年,清政府陸軍部在保定軍校裏考選留日陸軍學生,蔣介石本來無報考資格,經過一番努力,獲準參加考試,結果入選,被破格保送去日本就讀“士官預備學堂”。所以,蔣介石又出洋留學了。其中寒、暑假他回家與妻子相聚的時日也為數不多,結果,他又恢複了以往對毛福梅若即若離的態度。蔣母為蔣介石娶年齡大一些的媳婦,原有早日抱孫之心,但多年不見毛氏生育,未免有些心焦。那次暑假蔣介石回來後,毛氏終於有孕了,王采玉喜形於色,對兒媳關懷備至。寒假,蔣介石又歸鄉探親,夫妻關係仍是不冷不熱。夫妻倆有次因小事爭吵起來,一時間蔣介石大發脾氣,毛氏頂撞幾句,他一時性起,竟抓住妻子拳打腳踢。毛氏懷胎已七八個月,被踢之後悲傷已極,倒在床上哭泣,開始不覺十分疼痛,片刻之後加劇了。王采玉聞聲趕來,大罵蔣介石,命他趕快請醫生診治。醫生趕來後,給毛福梅又是診脈又是服藥安胎,但是一切已無效,當夜就小產了。蔣母傷心至極,痛責蔣介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氣消了之後,她又對兒子循循講了一大通的道理。蔣介石素對母親敬重,怕母親動怒傷心,馬上跪下聽訓。

蔣介石所遵從的孝道,是用來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但是一個人隻有做到了真正發自內心的孝順和恭敬,才能達成基本的人格品質。

蔣介石深知,要想獲得良好的口碑,很簡單又很有效的做法便是遵循孝道。而他骨子裏深刻的儒家思想和傳統倫理,又讓他對孝道是心悅誠服。不論他在外是如何的呼風喚雨,隻要回到家中,他就是母親膝下一個聽話而恭敬的孝子。

◎謹遵中國古法倫理

中國的古法倫理有著自己民族和曆史的特色,其特點也就是研究中國法製史的學者們所謂的“禮法結合”、“法自君出”、“家族本位”、“倫理法治”。從內容上看,中國傳統的國家規範體係由三個層次構成:首先,以王道來整合國家思想,即所謂德治或刑治相結合,由上至下的社會控製。其次,國家權力由皇權與神權分享,在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統治秩序的平衡。最後,“法則公平、權利等差”。自皇權以下,不同社會等級的人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各不相同,特權等級擁有司法特權。

蔣介石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對於古法倫理有特殊的看法和運用手段。

1932年5月21日,蔣介石又親自兼任“豫鄂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重新糾集63萬兵力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軍事“圍剿”。6月7日上午9時,蔣介石由南京乘軍艦出發,18日,在江西九江、廬山召開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五省“剿共”會議。在會上,蔣介石宣布了“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第四次“剿共”方針。從前三次“圍剿”失敗的教訓中,蔣介石認識到,“僅憑軍事力量根絕共產黨武力,是頗為困難的”,此次要通過“講政治”,“爭取民心”。怎樣爭取民心呢?蔣介石最重要、最具體的措施,就是在豫、鄂、皖三省開始推行“保甲製度”。8月,蔣介石以鄂豫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的名義,頒布了《“剿”匪區內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開始在紅色革命根據地建立保甲製度。保甲製度是中國曆史上封建王朝曾使用過的統治人民的一種製度。據考證,在北宋時代施行過。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這個基層組織製度,把所有的人民,不分職業、地位、性別、年齡一律編組起來,使老百姓“共具聯保連坐切結,聲明結內各戶互相勸勉監視,絕無通暮匪或縱匪情事,如有違犯者,他戶應即密報懲辦。倘瞻私隱匿,各戶應負連坐之責”。蔣介石把他曾在軍隊中實行過的最殘酷的“連坐法”,又強加在全國人民身上,剝奪了人民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權利。由於當選保甲長的,多是豪紳地主及其爪牙,這樣,國民黨就把所有的土豪劣紳組織了起來,他們壓迫人民有了合法的權力。廣大人民憤怒地詛咒保甲製度說:“保甲、保甲,人人披鎖又帶枷:保長去拿鎖,縣長去拿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