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想幸福快樂地活著,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盡如人意。我們不能左右幸福,因為痛苦煩惱往往不期而至。麵對痛苦煩惱,我們也許無法逃避,但我們可以選擇善待自己。紅綠燈口
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也沒有人注定一生落魄。遭遇障礙時,不要忘了給自己打氣;高歌猛進時,也不要忘了給自己降降壓。從孩提時起,命運之神就好像特別跟邁克過不去。
4歲那年,邁克父母在一次車禍中喪生,他被寄養在一個遠房舅舅家。舅舅對他很刻薄,吆喝打罵是家常便飯。邁克懂事很早,學習非常用功,成績出類拔萃,並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但畢業那年,全國的經濟頹廢,他辛辛苦苦找了一年工作,卻絲毫沒有著落。
對邁克最好的是那位60多歲的房東老太太。她那滿頭白發下,仍然能看出安詳與高貴。每次邁克回來,她都會開門高興地招呼他,盡管邁克自己有鑰匙。看到邁克沮喪的樣子,老太太總是安慰他:“邁克,事情沒那麼糟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邁克心裏很感動,但他覺得,老太太根本體會不到自己的難處。他想,如果自己能像她那樣,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看著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也一定會這樣快樂。
有一天,邁克看到老太太出神的樣子,不由得納悶:在她的思想裏,到底裝著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那馬路上每天都如此單調,對邁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可看的。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每天都在看什麼?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老太太笑眯眯地望著邁克:“孩子,那馬路上的紅綠燈,寫下的是無數行人生命的征程,怎麼會沒有意思呢?”
“那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紅綠燈嗎。”邁克還是不解。
“孩子,你還不明白。這人生呀,就像那紅綠燈,一會兒紅,一會兒綠。紅的時候呀,就沒法動了,動了就會出交通事故;綠的時候呢,就一路通暢無阻。”老太太頓了頓,“有時你遠遠看著那燈是綠的,等車子加速到了跟前,卻可能突然就紅了;有時遠看是紅的,到了跟前就變綠了;有的車到每個路口,都可能是綠燈變紅燈;有的車到每個路口,都是紅燈變綠燈。可是呀,他們最終都同樣離開了這裏,朝著遙遠的地方去了。有了這紅綠的變換,人生的步伐才有快慢調整,人生的景色才五彩斑斕。為什麼要為一次紅燈而焦慮不安,或為一次綠燈而興奮不已呢。”
邁克終於醒悟,原來自己一直在人生的路口撞著紅燈,而綠燈總會閃起,遠方依然在召喚。帶著對老太太的感激,邁克開始了新的努力。
40歲那年,邁克成了美國最著名的電腦經銷商之一,擁有億萬家產。在哈佛大學演講那天,在如雷的掌聲中,他沒有忘記當年那位房東老太太的教誨。他平靜地說道:“我隻不過是遇上了人生的綠燈而已。”
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人生還有紅燈;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前邊可能就是綠燈。成敗體現不出一個人的價值,隻是一種規律作用下的必然結果。無論成敗,你都還有自己的價值,它比單純的成敗更值得重視。
命運有兩扇門
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有利因素。生活也真的很公平,它可以將一個人的誌氣磨盡,也能讓一個人出類拔萃,就看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意大利龐貝城中有位賣花女,名字叫作倪娣雅。她雖然自幼便雙目失明,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但卻從不自怨自艾,也沒有自我封閉起來,而是勇敢地選擇去麵對,她要像常人一樣自食其力。
那日,維蘇威大火山爆發了,龐貝城遭受著空前的災難,整座城市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之中,不斷遭受著地震的侵襲。當時,正值漆黑的午夜,驚慌失措的居民跌跌撞撞尋找出路,卻始終無法走出“迷宮”。
倪娣雅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這些年來又一直在走街串巷,一直在城裏賣花,她的不幸反而成了大幸。倪娣雅依靠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求生之路,與此同時,她還救出了許多市民。
上蒼真的很公平,命運在向倪娣雅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又為她開啟了另一扇門……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多麵的,我們所看到的往往隻是其中一個側麵,這個側麵讓人痛苦,但痛苦大多可以轉化。有一個成語叫作“蚌病成珠”,這是對生活最貼切的比喻。蚌因體內嵌入沙粒而痛苦,傷口的刺激使它不斷分泌物質療傷,待到傷口複合時,患處就會出現一粒晶瑩的珍珠。試想,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的呢?當你正經曆風雨之時,想想風雨過後那明媚的陽光,想想那絢麗的彩虹,你是不是應該偷著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