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隻要你抓住對方的短處,再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取得成功就會變得簡單起來,就好像阿波羅的勝利一樣。在公關活動中,我們發現,正麵接觸往往徒勞無功,善於發現對方的“軟肋”,擊其要害,則必見奇效。而在權力鬥爭中更是如此。雙方爭得不可開交時,你若可以從側麵下手尋找突破點,必可出奇製勝。馬克·吐溫的著名短篇小說《競選州長》中,競爭者就是從對手的私生活著手,雖盡是誣蔑不實之詞,但從效果來看,卻實實在在地將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而現代競選亦脫離不了這種“軟肋”模式,可見其效果顯著,幾成真理。在蒲鬆齡的《聊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牧童在深山老林裏迷了路,他們恰巧走到一個狼窩前,見窩裏有兩隻小狼崽,這兩個機靈的小牧童連忙商量了對策,於是一人捉住一隻,分頭爬到相距幾十步遠的兩棵樹上。過了一會兒,老狼回來了,它一看小狼不見了,急得團團轉。一個牧童在樹上對小狼又是扭腳,又是揪耳朵,讓它嚎叫。老狼聽到小狼的叫聲,仰頭看見了,憤怒地衝到樹下,一邊嚎叫一邊連爬帶抓。這時,另一個牧童也在樹上整得另一隻小狼嚎叫起來。老狼聽到,慌忙四下張望,才看見另一棵樹上的小狼,於是老狼又往對麵奔跑過去。這樣,老狼口中叫個不停,腳下奔跑不止,來來往往跑了幾十趟,漸漸跑不動了,叫聲也漸漸弱了。不一會兒,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又過一會兒,便一動不動了。牧童爬下樹一看,老狼已經死了。
牧童正是抓住了老狼的“軟肋”——狼崽,然後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才能夠輕鬆地把窮凶極惡的老狼置於死地。“軟肋”往往能使人們不必從正麵入手、打草驚蛇,便能取得成功。任何人、任何事都有“軟肋”,如果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就必須抓住對方的“軟肋”,這樣才能在角逐中把握先機,取得最終的勝利。
揚己所長,避己所短
一個人要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在進行自我分析時通常會陷入自戀的境地,通常是優勢一大堆,而劣勢則模棱兩可;要麼就是極度自卑,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這樣不僅不利於了解自己,更不利於了解對手,更不用說揚長避短戰勝對手了。
在一些商務談判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你和對方差距太大,難免處於被動的狀態。這時候,你就要動用自己的智慧,盡可能地發揮你的優勢來吸引對方。
一家公司在資金的運作上出現了困難,急需向某銀行貸款。該銀行行長的一位朋友對該公司產生了收購的興趣,委托行長在和該公司接觸的時候,了解該公司財政的實際現狀。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獲知了這一信息後,在與行長會麵之前,作了一番精心的安排。他來到本城最好的一家飯店,找到該飯店的領班,告訴他自己將要在這裏招待一位最重要的客人,然後把自己的信用卡號碼告訴領班,表示可以在賬單上加20%作為小費給服務員,但他希望不要當場結賬。同時他要求預定該飯店最好的座位、最好的服務人員,在接待他們時對他直呼其名。在菜品的要求上,他又申明,服務員不用向他們提供菜單,直接端上三四道該飯店的特色菜肴。為了防止服務員認錯人,他又預先和他們見了麵。
談判的時間到了。行長因為掌握了主動權,因此態度十分倨傲。董事長詳細地講述了他們的要求之後,就再也沒有說什麼,而是請行長愉快地進餐。飯菜非常可口,而進餐的氣氛也很和諧。就餐完畢,董事長瀟灑地對行長說:“我們走吧。”行長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因為他看見主人沒有付賬,於是行長錯誤地認為,這家本城最為氣派的飯店居然成了董事長私人的俱樂部。
接下來的交談中,行長傲慢的態度改變了,董事長又不失時機地告訴他,自己的公司實力是雄厚的,隻是由於麵臨新產品的推出問題,資金遇到了暫時的周轉困難,所以希望銀行能夠給予援助。
毫無疑問,合作成功了。該公司按照預期的計劃得到了銀行的貸款,並且成為該銀行最大的客戶。
在談判中,如果你不可避免地處於劣勢,那麼你應該盡量縮短你和對手之間的差距,最起碼不能讓對手把你看得過低。在我們上述的談判實例中,那位急需銀行資助的董事長雖然處於金融的困難時期,時機對他非常不利,但他沒有表現出這種跡象,而是將自己的劣勢隱藏起來,精心導演了一場戲,讓行長鑽進了他所設的圈套,從而達到了自己的談判目的。
而戰國時期的燭之武之所以能夠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退十萬聯軍,也是因為他揣摩透了對手的心思,嫻熟地運用了“避己所短,揚己所長”的談判謀略。秦晉兩國勢均力敵,互為威脅,且兩國毗鄰,隨時都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所以晉國的強大一直是秦穆公的一塊心病,兩國間的聯合是暫時的,燭之武就抓住這一點,離間秦晉聯軍,同時又以假言迷惑對手,說鄭國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既然這樣那麼對一切都無所謂了,從而將挽救鄭國的真實目的隱藏起來,使秦穆公產生錯覺,以為燭之武真的是“為秦國的利益而來”,從而轉化了談判的氣氛,變敵對為友好,最終秦穆公班師回朝,燭之武也挽救了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