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善於發現“給力”點 (2)(1 /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要麵臨各種各樣的對局。很多時候,與其絞盡腦汁地思考對局的策略,不如把自己從對局中抽出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時你會發現曾經的煩惱變得簡單起來。

當旁觀者,做局外人

當旁觀者,做局外人美國的一個攝製組,想拍一部中國農民生活的紀錄片,於是他們來到中國某地農村。他們並沒有按照常規的拍攝手法,找場地、找演員、找題材,而是找到了一位柿農,說要買他1000個柿子,請他把這些柿子從樹上摘下來,談好的價錢是1000個柿子給20美元。

柿農很高興地同意了。他找來一個幫手,一人爬到柿子樹上,用綁有彎鉤的長竿,看準長得好的柿子用勁一擰,柿子就掉了下來。下麵的一個人就從草叢裏把柿子找了出來,撿到一個竹筐裏。柿子不斷地掉下來,滾得到處都是。下麵的人則手腳飛快地把它們不斷地撿到竹筐裏,同時還不忘高聲大嗓地和樹上的人拉著家常。美國人在旁邊把這生動有趣的一幕幕拍了下來。

美國人付了錢就準備離開,那位收了錢的柿農卻一把拉住他們說:“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好帶,也不需要帶,這些柿子還是請他自己留著。看著美國人遠去的背影,柿農搖搖頭感歎道:“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傻瓜!”

柿農不知道,他的1000個柿子雖然原地沒動就賣了20美元,但那幾位美國人拍的他們采摘和貯存柿子的紀錄片,拿到美國去卻可以賣更多更多的錢。美國人的做法無疑是很高明的,他們沒有糾結於“拍攝”這個局,而是跳了出來,把自己放到了“旁觀者”的位置上,結果以最少的付出拍攝到了最生動鮮活的畫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要麵臨各種各樣的對局。很多時候,與其絞盡腦汁地思考對局的策略,不如把自己從對局中抽出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時你會發現曾經的煩惱變得簡單起來。

不予理睬,讓對方自己蔫下去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愛故意找碴兒、尋釁滋事,想讓我們下不來台。麵對這樣的人,該如何是好呢?

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有經驗的媽媽,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就是不管孩子如何撒潑,媽媽就是不答理他,隻顧忙著自己手頭的活兒。這一招往往很管用。

心理學家指出,讓人住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不理睬。不理睬、忽視對方,比之謾罵和毆打來說,傷害力度更大。很多婚姻專家說:“夫妻生活中最大的危險在於不溝通,作為丈夫整天忽視自己的妻子,這比訴諸武力更暴力。”

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

接著,又狂飆謾罵他達幾分鍾之久。洛克菲勒的員工們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拾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

隻見,洛克菲勒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視著這位不速之客,對方越暴躁,洛克菲勒就顯得越和善。

對峙不到10分鍾,無理之徒被洛克菲勒弄得莫名其妙,漸漸平息下來。最後,他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幾下,仍然得不到回響,隻得索然無味地離去。洛克菲勒,就像根本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重新拿起筆,繼續他的工作。

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他是堅持不了多久的。不速之客顯然是準備好了來與洛克菲勒作對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一副旁觀者的架勢,反倒讓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老子說:“不爭就是最大的競爭。”從爭執中抽身出來,從當事者角色轉為旁觀者角色,不理睬對方對自己的無禮攻擊,便是給對方的最嚴厲的迎頭痛擊。智者對付粗鄙之人的慣用方式,正是靜觀其變,任對手急不可耐,他們依然故我,顯得相當冷靜與沉著。

有位政治人物在一次會議中對一項決議投了反對票。政黨的領袖當下來到他的辦公室,當眾指責他是“叛徒”,企圖破壞該黨組織。

此時,這位政治人物正在寫稿,政黨領袖滔滔不絕時他仍沒抬頭。政黨領袖見他如此冷淡,更是火上加油,越發生氣,於是對他辱罵起來。可是,這位政治人物就是不予理睬,依舊默默地寫著他的東西。

門外觀望的人很多,政黨領袖覺得自己好沒有麵子,幹脆繞著這位政治人物的桌子兜了一圈,回到原位,又滔滔不絕地重說了一遍。雖然政黨領袖幾番重複這套盛氣淩人的指責,但這位政治人物始終沒有停下手中的活。直到政黨領袖詞窮怒息準備離去時,他才慢慢地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輕輕地一笑說:“幹嗎這麼著急走啊?”氣得對方差點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