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心態決定行動 (2)(2 / 2)

沃爾特笑了笑回答:“有時我把自己當做一隻小蜜蜂,從片廠一角飛到另一角,搜集花粉,給每個人打打氣。我猜,這就是我的工作。”

一個元帥如果必須親自去衝鋒陷陣,一個教練如果必須親自到運動場上去拚搏,不能說明這支軍隊的強大和運動隊的水平很高,而隻能說明這樣的隊伍兵弱將寡。正像演戲一樣,如果管理者在台上又跳又唱,讓職員們在台下指手畫腳地挑毛病,這樣的情景就有點“本末倒置”了。成功的管理者應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要多當裁判少當運動員,多當導演甚至觀眾少當親自登台的演員,要懂得駕馭全局。

不要幫他作決定

一個人的主動性往往是從內心產生的。如果是被強迫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觀能動性,而如果是自己經過考慮後作出的決定,他就會堅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

不要幫他作決定

不要幫他作決定在生活中需要說服的對象有很多,他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顧客、你的朋友、你的孩子……假如不控製技巧,說服就難以達到預想的成效。大部分人一著急就會替別人作決定,這是錯誤的。

平庸的勸說者是開門見山提出要求,結果發生爭執,陷入僵局;優秀的勸說者說服別人時不玩“生硬”,他懂得贏得讚同的能力並不是神秘的天賦。

一個人的主動性往往是從內心產生的。如果是被強迫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觀能動性,而如果是自己經過考慮後作出的決定,他就會堅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所以,如果你想達成某種目的,不要強迫對方作出決定,而是要為他提一些建議,讓他自己作出你想要的決定。

那麼,究竟怎樣不替別人作決定,而最後的結果是他真正聽從了你的建議,完全按照你所提供的思路來考慮問題呢?

刺激他,讓他自己開口說“是”

我們都知道,安撫寵物時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順著毛輕輕撫摩,每當主人有這個動作的時候,寵物就會發出滿足的叫聲。其實,人也是這樣,總喜歡聽那些順耳的話。

如果你想要他人幫自己做事或者按著自己的意圖做事,你若能有意識地運用語言刺激對方的自尊心和榮譽心,就會使他興奮起來。尤其是對付性格倔強又好強的人,即使對方的想法從根本上跟你的心意是背道而馳的,隻要你巧妙地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就會讓對方不知不覺中按照你的意圖行事。

解放初期,西方國家對我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致使全靠進口的盤尼西林(青黴素)缺貨。這種特效藥缺貨,對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自己造出盤尼西林,陳毅市長決定請著名化學家齊仰之出山主持這項工作。但是,齊仰之由於在國民黨時期不受重視,對政治非常失望,躲進書齋進行科學研究。即使是上海市長陳毅請他參加會議也照樣不予理睬。

麵對清高的齊仰之,陳毅決定親自出馬請他出山。齊仰之本來不願意接待陳毅,但是,看到市長親自來了,隻好請他進屋,但重申他的規定:“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對於這個苛刻的要求,陳毅滿口答應。

陳毅:“我以為,齊先生雖然是海內外聞名的化學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好像一竅不通。”

齊仰之:(激動地)“什麼?我齊仰之研究化學四十餘年,雖然生性愚鈍,建樹不多,但是舉凡化學,不才總還略有所知……我倒要請教,敢問是哪門化學?”

陳毅:(故意看表)“三分鍾已到,改日再來奉告。”(欲走)

齊仰之:(攔住陳毅不讓走)“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你陳毅可以不受三分鍾之限。”

麵對“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的規定,陳毅處於兩難境地,三分鍾又能夠談出什麼呢?如何突破這個限定,就成了陳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與人談話,要知道對方的喜好,對知識分子來說,最看重的是學問。但對於齊仰之這樣一個清高的知識分子,靠讚美是行不通的,於是陳毅針對他“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的心態,因人製宜,采取激將法,說他“對有一門化學一竅不通”。齊仰之果然“上當”,追問自己的“化學”水平到底哪裏還有不足,主動破除了三分鍾的規定,陳毅一舉打開了深入交談的局麵。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巧言激將,讓他自己開口說“是”,能夠更好地激發起辦事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讓他更好地為你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