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怎麼辦呢?
在“愛之旅工作坊”裏,專門有個環節就是探討作為媳婦,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境況,很多人都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辦法,但不管用什麼方法,歸根結底都是一句話:做個智慧的媳婦。
要做個智慧的媳婦,第一原則是盡量避免與婆婆發生正麵衝突。
婆婆和媳婦發生正麵的衝突,無論媳婦是否有理,都是無理,這是中國人的倫常觀,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忤逆”、“犯上”是很大的罪。
在這樣的“罪名”之下,周圍人的輿論會讓你的丈夫內心承受很多壓力,他需要被迫做出某種姿態,以證明自己雖然結了婚但依然沒有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這樣他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維護你他就變成不孝,而維護母親又會傷害你們的夫妻關係。但大部分丈夫不會這麼清晰地體驗到這個境地之所以兩難的原因,他隻是會升起一種複雜的慍怒情緒,在這樣無法言明的情緒之下,他做出任何反應都是有可能的。
要做個智慧的媳婦,就要明白自己必須要調動那係鈴的人。
俗話說,“解鈴還須係鈴人”。
通過前麵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婆媳關係的實質其實是母子關係。兒子是否能夠在心理上、經濟上和身體上脫離母親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母親是否願意接受兒子已經成年的事實,放棄對兒子的控製和依賴,這都會直接影響到婆媳關係的發展。
有著獨立人格和成熟心理的兒子,會成為母親與妻子的關係紐帶,能很好地平衡兒子與丈夫這兩個角色。
但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丈夫卻少之又少,有些受到母親過度保護的兒子,可能也不太願意接受這個觀念。那麼此時,如果是一般的媳婦,可能就會直接對丈夫抱怨婆婆的種種不是,因而引發夫妻之間的大戰--因為對於丈夫來說,否定婆婆就是否定他。
那麼如果是智慧的媳婦呢?她會巧妙地調動丈夫,幫助丈夫學會處理婆媳關係,而不是自己出麵去與婆婆周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調動係鈴人的智慧秘訣還需要不斷練習。
明白了不能當麵與婆婆起衝突,明白了不能直接跟丈夫抱怨婆婆的不是,也明白了婆媳關係的實質是母子關係,所以調動丈夫去處理婆媳關係會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可是,該怎麼才能調動丈夫呢?
這裏有三個關鍵詞:“預熱”、“理解”和“鼓勵”。
以上文中提到的王雲為例,她得知婆婆希望搬來與他們同住,而她卻希望能夠過二人世界,就可以嚐試用這三個關鍵詞來處理。
預熱,即不要直接說你想說的話,而是先跟丈夫說說感受和想法。
比如王雲可以在公公婆婆離開以後,先鑽進丈夫懷裏撒嬌,然後再說自己心情不太好。深愛她的丈夫勢必要問一句:“怎麼心情不好了?”
王雲開始預熱:“說不好。我們終於結婚了,我很高興,因為你很好,我很愛你。我也很喜歡你的家人,尤其你的爸爸媽媽一直對我很好,很關心我們。還給我們買了房子,幫我們張羅這麼多,費心費力,有時候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丈夫會很不解:“既然這樣,你怎麼還心情不好呢?”
王雲繼續預熱:“唉,我很矛盾啊。我很想做個孝順媳婦,但我更想做個好妻子。我擔心如果跟爸媽一起住,會讓我們伸手伸腳都不方便,空間這麼小,住我們兩代人,觀念想法都不一樣,以後容易有矛盾。還有啊,以後大清早的想跟你親熱親熱都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