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刀不僅在戰場上名聲顯赫,而且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製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準許逾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厘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工藝之精細,裝飾之華麗,令人歎為觀止。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那時有名的製刀匠有阮師,據說他造刀“受法於寶青之虛……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陶,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所製的阮家刀“截輕微無絲發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堪稱稀世寶刀。還有蜀國的蒲元,他運用當時的先進淬火技術造刀,具有獨到之處。曾受諸葛亮之命,在斜穀造鋼刀3000把,鋒利無比,被稱為“神刀”。在這些高師名匠手下確實出現過一批堪稱稀世珍品的寶刀,如曹操有五把百辟寶刀,刀身分別鐫刻龍、虎、熊、馬、雀型花紋圖案作為標誌,曹操自己留用兩把,其餘三把分別贈給曹丕、曹植和饒陽侯。曹植為此作《寶刀賦》,形容這寶刀,陸斬犀革,水斷龍舟,輕擊浮截,刃不纖三把,取名曰“百煉”、“青犢”、“漏景”,從這富有詩意韻味的名字中,足以看出曹植何等珍愛這三把寶刀。平時,他總是隨身佩帶寶刀,常常愛不釋手,並供朋友們觀賞。
隋唐時采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煉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代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製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製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代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抗倭英雄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代,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其中被廣泛應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長三尺二寸,柄長三寸,重一斤十兩(古時1斤=16兩),一般用於騎兵作戰。雙手帶刀,柄長一尺五寸,可容雙手把握,刀刃長且特別寬大厚重,上部呈平線形。步兵在近身交戰時,一刀砍去,可斷敵首級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據《清史演義》上記載,清朝皇太極登基後,第一次出師的陣容是,由滿、蒙、漢組成的六軍:馬隊步隊、長槍隊、短刀隊、強弩隊、藤牌隊……那時短刀隊所使用的戰刀接近於我們後來所見過的“馬刀”,這種刀還有那種稱作“大刀片”的軍刀,一直延用到抗日戰爭時期。
劍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種古代兵器。但今人與它相識,更多的是與武術有緣。在現代武術中,劍術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項目之一。每當觀看劍術表演者揮舞著帶長穗,著紅纓的雙劍、花劍、短劍時,那柔中帶剛,渾然一體的英姿,都會留下妙不可言的美的感受。然而回味之餘,誰人曾聯想到它那遙遠的由來和跌宕的經曆呢?
劍是一種可刺可砍的兩用短兵器。劍體修長,兩麵有刃,向前聚成銳利的鋒,後端有短柄,用以把握。刃和鋒是劍推、刺、揮、劈的有效部位。劍使用方便靈活且構造簡單。平時攜帶在身是自衛良器,戰場上又是近身格鬥搏殺的利器。所以劍問世以後,很快成為古代軍隊近戰的重要兵器。
劍沒有經過石器時代。它是青銅時代的產物,由矛頭直接演變而來。或許是因為劍身過於苗條俊俏,粗糙的石頭不足以承受貴體,由青銅當仁不讓地承接下來。據推測,青銅劍大約創製於殷末周初之際,距今約有3000多年的曆史。然而迄今為止,我們所發現的第一把銅劍是西周青銅短劍。這把劍全長27厘米,形狀像一條細長的柳葉,兩刃上端平直,下端稍寬,呈外凸的弧線。裝柄部分略瘦,上有兩個縱列的孔,用來固定木柄。類似這種柳葉形青銅劍,在北京琉璃河、陝西寶雞等地也出土過。由於這種劍的有效使用部分——鋒刃長度不過17~18厘米,和匕首的長短差不多,所以主要用於防身自衛。西周時期,車戰是主要的作戰形式,兩軍對陣,先發弓箭,待到戰車交錯時,使用長柄的戈、矛、戟格鬥,隻有當雙方近身搏鬥時這種短劍才能顯示威力。由此看來短劍在戰場上還處於輔助位置。
從春秋到戰國是諸侯爭霸、戰事連年不斷的歲月。隨著戰爭區域的變更,古老的作戰形式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南方是吳國和越國崛起,爭相稱霸;北部楚霸王企圖吞並江南,爭得霸主地位。於是,戰火自我國北部平原蔓延到江南水鄉。這裏河渠密布,水網縱橫。曾在北方平原奔馳揚威的戰車,頓顯笨拙龐大,無法施展身手。於是,步戰、水戰逐步取代了車戰,占據了沙場的中心位置。短兵相接的戰鬥日漸頻繁,劍作為近身作戰的得利兵器,越來越受器重。劍的形製有了新變化,由柳葉形變為脊柱形。這種劍,劍莖呈圓柱形,並一直向前延伸,到劍身部分形成劍脊,莖和脊之間沒有明顯分界線,渾然聚成一體。由於增加了脊柱,大大延長了劍身,劍的平均長度已增至50厘米左右,從而大大提高了劍的殺傷威力。這時的劍已成為軍隊近戰格鬥的一種常規武器。
說起造劍,不能不推崇吳、越兩國。在這堪稱為“寶劍之鄉”的江南邦國裏,圍繞著“劍”曾流傳著許多美妙的神話般的故事。吳、越兩國長期戰爭,幾經沉浮,總是把鑄劍作為重要的兵工產業,因此,許多能工巧匠雲集在吳越之地,發揮了他們的才智和技藝。所以吳越鑄的名劍技術遠遠超過了中原列國。那時候著名的鑄劍大師有:歐冶子、幹將、莫邪、風胡子等,他們鑄劍留傳於世,被後人視為瑰寶。
雖然劍具有刺和砍的兩種功能,但青銅時期,劍的主要作用是直刺而不是劈砍。因為青銅製成的劍,劍身薄,質地脆,易折斷,隻適於刺殺,不適於劈砍。因此當時人們又把劍稱為“直兵”。從商周到戰國,劍一直作為刺兵器使用。1966年在湖北江陵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把越王劍。這把劍出土時完好如初,製工精美,鋒刃銳利。劍身長55.7厘米,上麵刻著菱形的暗紋,襯托出八個錯金的鳥緣體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劍”。“鳩淺”就是那位臥薪嚐膽,最後達到滅吳複越的勾踐。這把劍集中體現了春秋晚期以來青銅劍的共同特點:劍的刃部不再平直,而是中段內收,前端較寬,由寬處再次向外凸並前聚成鋒,呈一種弧曲的形狀。這說明,那時劍的使用注重直刺功能,而不是砍斫。勾踐的劍之所以曆時2000多年,仍然鋒利無比,那是因為劍身是由錫、銅、鉛、鎳合金鑄成,並且那灰黑色的花紋和黑色劍柄、劍格中還含有硫元素。
戰國前期青銅劍仍是各國軍隊中必備的兵器之一,隻是這時的青銅劍已發展為含錫的複合銅劍。這種劍在脊部、刃部含有一定比例的錫,呈紅色,質堅且韌,經得起砍斫而不易折斷。有的劍刃口鋒利,可洞穿堅甲而不變屈。
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是兵器史上的一大轉折。劍已有了鋼鐵的身軀,劍體更加堅硬柔韌,長度也大大增加。從這一時期出土的鐵劍看來,其長度已接近1米,有的甚至達1.4米,是過去一般銅劍的3倍長。在古代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中,荊軻藏在地圖卷中的匕首長不盈尺,秦王贏政身佩的衛身寶劍長3尺。荊軻的殺機暴露時,秦王的寶劍因劍身長,一時拔不出鞘,隻好繞柱規避,最後殿下臣子暗拋囊袋擊中了荊軻,秦王才得手拔出長劍,擊傷對手。可見古時的短劍長劍各有各的用場。戰國時的鋼鐵劍的使用並不普遍,軍隊中仍大量使用青銅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秦朝末年。秦始皇陵的陶俑坑中曾發掘出的大量兵器幾乎都是青銅製品。鋼鐵劍與青銅劍相比,劍身加長,弧曲的刃部伸成平直,並且更加鋒利,由此劍的功能也由直行向前推刺轉為用刃部劈砍揮殺。當時楚國的鋼劍鋒是最有名的,由於冶鐵煉鋼的技藝高強,鑄出的鋼劍利無比,楚軍中最先裝備了這樣先進的鋼劍,致使他國不敢輕易進犯。
漢代是冷器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這種變革表現在一方麵是鋼鐵兵器取代了青銅兵器;另一方麵是主要兵器的種類發生了新舊更替。首先是由於鋼劍的質量明顯優於青銅劍,優勝劣汰,自然就淘汰了青銅兵器,鋼劍成為軍隊中普遍裝備的兵器。曾經在河北滿城出土了漢武帝時中山靖王劉勝的銅劍。這把劍用塊煉鐵反複在木炭中加熱滲碳,折疊鍛打而成,刃部經淬火而堅硬鋒快,脊部仍保持韌性。這樣的劍剛柔相濟,堅固鋒利。三國時,蜀主劉備很重視造劍,曾令工匠“采金牛山玄鐵”鑄成八口寶劍,自己留用一口,其餘分贈給身邊重臣。《三國演義》中描述劉玄德以劍砍石,預測吉凶。曹操有寶劍兩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紅劍令夏侯恩佩之。兩劍都削鐵如泥,犀利無比。曹操的兒子曹丕也酷愛寶劍,他曾請名師鍛造了三把“百辟寶劍”,分別稱“飛景”、“流采虹”、“華鋌”。劍首“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劍身用清漳河水淬火,淬後複煉,煉後複淬,或冷卻後重煉,汰盡雜質,如此反複百次,使劍鋼質純正,刀刃銳利柔韌。所以稱“百辟”。
漢朝有一時期劍也與刀並重,成為文武百官及天子無不佩帶的衛器,有的則是左佩劍,右佩刀。但作為戰場上的作戰兵器,劍已逐漸由刀代替。這是因為當時戰場上騎兵已成為作戰的主力。馬上作戰不適宜使用長劍直刺,更多地靠揮劈砍殺。這樣一來,尖長劍鋒的作用明顯減弱,雖然鋼鐵製作的劍已經具有較好的劈砍功能,但由於劍的劍脊太薄,吃重很小,在實戰中往往容易彎曲、折損。另外,在騎馬飛跑的同時劈砍敵人,劍身兩側的刃實際隻能使用一側,另一側發揮不了作用,況且製做這種兩側出刃的劍,工序技藝十分複雜,不宜於大量生產裝備軍隊。所以此後短刀逐漸代替長劍,成為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兵器。
西晉以後,重刀輕劍。劍成為朝儀上的飾兵器,並且不再用鋼鐵鑄造,而是用木頭刻製,再用玉石、金銀、玳瑁等物加以裝飾,式樣十分精致美觀,但僅僅是象形之劍。當然許多名貴的鋼劍依然流傳民間,有些文人士大夫,武將重臣仍把寶劍作為珍愛之物隨身佩帶,既防身自衛又標誌身份。另外劍在道教中,曾經是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水滸》第53回中描寫宋江按所謂“天書”作法時,“左手捏訣,右手提劍”。這時的劍訣不是用來作戰的,而是一種法器。
綜上所述,劍的曆史雖然久遠,但真正用於作戰的曆史較刀、矛相比,卻是短暫的,這是因為劍份量輕、形體薄、斬殺力弱,容易摧折,不適宜騎戰,特別是鐵製鎧甲問世以後,劍更顯得單薄纖弱。與大刀、長矛相比,劍更適合於佩帶、裝飾、武藝表演。因而東漢末年劍退出了戰爭舞台,結束了700多年麈戰沙場的輝煌曆史。
匕首是一種比劍更短小的刺砍兩用兵器。其外形與劍相似。由於它短小易藏,多是作為近身格鬥,貼身防衛或暗殺的適宜兵器。
據史記載,早在原始社會就有石匕首。商周以後出現青銅匕首,後來又有鋼鐵匕首。有的匕首為了增加刺殺效能,還在匕首尖端部用毒藥粹之,刺中人身即可致死。《史記》中記載的曹沫執匕首劫持齊桓公,《戰國策•燕策三》中記載的“圖窮匕首見”的故事,都說明了匕首的獨特優勢。
漢代匕首常常與長劍並用。軍隊中除裝備常規兵器外,有的也配有匕首以備急用。一般官吏除了佩劍還帶有匕首,防身自衛,以防不測。到晉代,由於受少數民族刀劍形製的影響,匕首的形製有所變化。其首為環形呈紗帽狀,臘向下分,刃的近臘處忽窄。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可見匕首與劍往往並提,匕首長久以來以其獨特的功能普遍為兵家武士、行者俠客所用,作為一種輔助兵器而流傳至今。
短柄鉤是一種用於近戰的鉤殺兵器。其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樣子很像草原牧民砍草用的彎鐮刀,刃部向內稍稍彎曲。
短柄鉤是由刀劍演化而來,頂部向內彎曲,便於鉤殺敵人。多用於城防戰和坑道戰,適於從城牆上勾殺攀城的敵人,或從地道口勾敵。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有許多雜形短兵器,如手斧、手戟、鐵蒺藜骨朵、九節鞭等。宋代以後,還出現了係兵器,即用鐵索或繩索在一端或兩端係上兵器,拋擲出去打擊或鉤取敵人。例如,宋代的飛鉤,形如鐵錨,鉤鋒長而尖利。明代的飛撾、飛錘。飛撾形如鷹爪,五指是活動的,係上長繩,拋到敵人身上,急收繩索,敵人被緊緊抓住,難以逃脫。飛錘又叫流星錘,用來甩打敵人。《三國演義》中說,曹真步將王雙除善使60斤(1斤=0.5千克,下同)大刀,還隨身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宋代還有鐵蒺藜骨朵,顧名思義這種兵器前端類似劍,花樣出在木柄上,安裝一個蒜頭骨或蒺藜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槌擊敵人。唐宋以後,各種雜形兵器日漸增多,據說宋代嶽家軍使用的兵器就五花八門。曆史上所說的“十八般兵器”或“十八般武藝”中這些雜牌兵器幾乎占據一半。可見,雖然它們不曾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但各有各的絕招,各顯各的武藝,在現代中國武術中仍能看到像三節棍、九節鞭一類的傳統器械。
在我國古代兵器中,短兵器堪稱為名手濟濟的“大家族”。在長期的古代戰爭中,它與長兵器各顯神通,相映生輝,以赫赫戰績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