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在我國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期最久。從原始社會的石矛一直到大革命時期(1924~1927年)的梭鏢、紅纓槍,經曆了漫長的戰爭風雨,可謂功勳卓著,曆久不衰。矛是一種直刺、紮挑的長柄武器。由於矛頭鋒利,刺殺效果優於戈、戟,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一直是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之一。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隻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
在原始社會,人們把長木棒的尖端削磨成尖銳的“鋒”,用來紮刺魚、獸,這大概就是矛的前身。後來,人們開始用石頭打製成石矛頭,用獸骨磨製成骨矛頭,綁縛在長木柄上,這就大大提高了矛的刺殺效果。早在商代已出現了青銅矛頭,並且大量地用於戰爭。曾在殷墟侯家莊出土了一層成捆的青銅矛,每捆10支,共700餘支,可見那時青銅矛的製造量已經很大了。殷王的禁衛兵多裝備這種銅矛。商代的青銅矛不僅量多而且製作工藝已有相當水平,形體寬大,雙麵有刃,且雕鏤精致,式樣美觀,不僅是實戰的兵器,也堪稱藝術珍品。周代的矛,刃部加長,鋒部更為厚實,銎部減短,兩側的環取消,形式更加簡化,實戰性增強。那時兵車上使用的兵器最長的便是長矛,足有兩丈四尺(周尺),稱為夷矛。步兵使用的矛長兩丈,叫尊矛。若論長度,矛可列“五兵”(古代“五兵”泛指五種兵器,步卒“五兵”有:戈、殳、戟、酋矛、弓矢)之首。
戰國時期出現了鐵矛。鐵矛頭比銅矛頭體長,而且十分鋒利。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那時南陽一帶出產的鐵矛,質地優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黃蜂一樣凶,蠍子一般狠。此後鐵矛頭竟長達84厘米。西漢時騎兵是軍隊的主要兵種之一,專供騎兵使用的長矛,全長一丈八尺,稱為“矟”。這種長矛矟一直到唐代仍被看作重要兵器,不許民間持有。
長矛是人們所熟悉的一種古代冷兵器。隨著古代戰爭方式由車戰到騎戰再到步戰的演變推進,矛可說是三代元老。前漢時,秦國大將章邯挺刀攔截楚軍,迎麵碰上楚將項羽,那項羽威風凜凜,橫槊(同“矟”)躍馬應戰。霎時間,刀槊相交,寒光凜凜,不到數合,殺得章邯渾身是汗,隻得拋刀敗走。項羽所持的矟就是一種長矛。三國時張飛用的“丈八蛇矛”,曹操步將程普持的“鐵脊蛇矛”正說明在冷兵器時代,矛堪稱為武將們得心應手的一種利兵器,自然也是軍隊長期裝備的主要兵器。但是長矛也有短處,它的刃部較長,刺殺不夠靈便,所以唐代以後逐漸被槍所取代。此後,矛雖然不再是軍隊的常規兵器,但仍用於作戰,後來的曆次農民暴動,及大革命時期的工農武裝,仍主要以大刀長矛為武器。
槍與我們現代所指的步槍、手槍、衝鋒槍、機關槍截然不同。古代兵器中的槍,是一種類似於矛的刺殺兵器。二者的區別在於,槍頭比矛頭的刃部短而銳尖,所以刺殺時槍比矛更為輕便鋒利,由此槍取代了矛成為後來的主要兵器。
據說槍最早出現於黃帝時代,直到漢代前期槍仍是竹竿或木杆削製成的。後漢時,諸葛亮遣人製造的槍加了鐵槍頭,長兩丈到兩丈五,樣子還未脫離矛的形式。到晉代,槍的形製趨於短而尖,其性能及刺殺效果均優於矛,因此更加廣泛地應用於作戰。自唐代以後槍取代了矛。據《太白陰經》記載“唐製,每軍12500人,槍占‘十分’”。就是說,兵士們人手一支槍,共12500支。兩軍對陣時,用槍刺殺敵手;安營紮寨時,立起槍杆可築營牆;渡河涉江時,紮縛槍杆作木筏。可見那時槍在實戰中用途極廣。唐代的槍分為漆槍、木槍、白幹槍、撲槍四種,其形製目前尚無圖可考。《武經總要》中記載18種形製各異的宋代槍:雙鉤槍、單鉤槍、搗馬突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等。宋朝軍隊作戰以槍為主,平時操練以槍法為基本項目。著名的“楊家將”家傳的練槍法稱“楊家槍”,楊業父子都善使槍,為保大宋江山,楊家諸將曾馳騁疆場,立下了不朽功勳。
到明清時代,雖以火器為主,槍仍是近戰的常規武器之一。這時的槍主要有四角槍、箭形槍、龍刀槍、鏃(zú音族)形槍、筆形槍、鉤形槍等。清末以後,槍逐漸退役,其形製漸趨單一。一直延用到大革命時期的槍,便是我們所知曉的紅纓槍,或叫梭鏢。
除了“戈”之外,戟也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戟在古代不僅是軍隊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為武器的泛稱,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們今天所指的“戰士”一樣,包括所有拿槍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還以它的裝備數量來象征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比如《戰國策•趙策》中記載,毛遂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勸楚懷王聯趙抗秦,他說:“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所謂“持戟百萬”說明楚國當時有強大的軍隊,足以聯合他國與秦國抗衡。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礎上演進而成的。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在河北槁城台西的商代遺址出土的銅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長兵器,這便是戟的雛型。由於戟比戈和矛更為先進,它很快成為將士們作戰的格殺利器。西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戟。一種是以矛為主,旁生橫刃,柲裝插在矛體的銎部。這種戟突出了矛的優勢,刺殺有力,但勾啄易掉頭。另一種以戈為主,前有援,尾有內,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這種戟形體單薄,易脆易折,不適於實戰,多屬儀仗用的飾兵器。春秋戰國時,戰鬥中使用的戟,仍將分製的戈和矛聯裝在木柄或積竹柄上。這種青銅戟直刺有力,橫鉤不易脫落,有的戟還在長柄上端自上而下聯裝兩件或三件戈頭。例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的長柄三戈戟。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殺傷能力。
戰國末年,冶鐵技術的發展摧生了鋼鐵鑄造的戟。那時,鋼鐵質地較堅韌,鑄成的戟刺尖銳修長。戟的形體也有所改進,戟下側垂直伸出的援,由寬鈍變為窄尖;與援對應的內取消,隻造較長的胡來縛柲。由此,戟由“十”字形進化為“卜”字形,故稱“卜字鐵戟”。西漢以後,戟的“援”由平直變為弧曲上翹,進一步增強了前刺的殺傷力。戟在當時是軍隊中的常備兵器。據《三國演義》描述,袁術派兵攻打劉備,劉備當時據守小小沛縣,身單力孤,自知不是袁術的對手,便向呂布求救。呂布不想得罪雙方,便在營中設宴請來雙方,酒過幾巡後,命令軍侯把戟立在營門外,呂布說:“大家看我呂布用弓箭射戟的小枝,如果射中,兩家休兵,如不中,雙方各自回營安排明日的廝殺吧!”隻見呂布在距戟150步處,張弓搭箭,一箭射去,飛中小枝,眾人齊聲喝彩。這種帶小枝的戟,大概就是當時盛行的新式戟。此後,戟的演進主要在小枝的改進上。
三國時期,戟的種類增多,有長戟、手戟、雙戟等。手戟柄短體輕,可刺可擲,是性能優良的防身自衛兵器。長戟、雙戟則柄長體重,殺傷威力大。據說曹操手下有一員猛將名叫典韋,手挺大號雙戟足有80斤,他還善使手戟。三國時,以戟為兵器的武將很多,有太史慈、甘寧,還有魏將張遼等。戟在古代戰場上可謂名聲顯赫、戰功卓著。
戟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幾經變遷,幾番征塵,作為軍隊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敵寇的戰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名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後來,“折戟沉沙”一詞被用來比喻失敗慘重。還有“劍戟森森”一詞,原來是形容劍戟遍布,戒備嚴密,後引申為人的內心險惡且深藏不露。戟,在古人眼裏深受器重,因而鑄造上頗為講究,不亞於戰國時名劍的製作。兩晉以後,由於盔甲的製作日趨精良堅固,鉤啄兵器的效用降低。在銀盔鐵甲麵前,戟的殺傷力大為減弱,而槍、矛等刺兵器仍能大顯身手,於是槍漸漸取代了戟。到唐代,戟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矟戟”。那時,矟戟是朝廷文武官員表示身份的儀仗物,門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視或統兵出征,賜“矟戟以代斧铖”,表示授於權柄。唐代典章對樹戟有詳細的條文規定,是封建等級製度的一種實物標誌。
斧、鉞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製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征。
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石斧的曆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柲。鉞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致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麵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征。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曆史上稱為“假黃鉞”。
此外,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曆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三國時,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說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製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與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軍隊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衝擊,以臨敵製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術的戰鬥中,兀術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說,賊兵右麵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麵,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衝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鬥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
長刀是我國古代一種安有長柄的砍殺兵器。它是由漢代的佩刀發展而來的。(佩刀又叫橫刀,是古代軍隊中常備的一種短柄戰刀。)長刀由於直背直刃,柄長刃鋒,砍殺有力,很適合用於各種戰鬥場合,因而曆來為兵家武將所推崇。三國時大將關羽使用特製的“青龍偃月刀”,又叫“冷豔鋸”,重82斤;曹直步將王雙使60斤大刀;孫堅橫古錠刀,騎花鬃馬;還有典韋、韓當等猛將都曾橫刀縱馬,血戰沙場。長刀的砍殺威力相當大。在漢代,冶鐵技術已有相當的發展,製刀技藝日漸精湛。那時曾先後煉製出三十煉,五十煉乃至一百煉的鋼刀。所謂“煉”即指將刀坯反複折疊鍛打的次數,反複次數越多,鋼刀的堅韌性越好。這或許就是“百煉成鋼”一詞的由來。山東蒼山縣曾出土一把東漢年間製的三十煉環首鋼刀,全長111.5厘米,刀身寬3厘米,刀脊厚1厘米,刀身還有錯金隸書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三十煉大刀吉祥宜子孫。”“永初”是東漢安帝劉祜的年號。
魏晉南北朝時,長刀已成為騎兵的重要裝備之一。這時的刀不單製作工藝精細而且裝飾非常考究,刀上飾有各種鳥獸形象,並分別因意取名。唐代長刀又叫“阿刀”,這種刀兩麵有刃,通長一丈,重15斤,是騎兵、步兵的主要兵器,並有專門的陌刀將統領專門組織的陌刀隊作戰,據說大將李嗣業善使陌刀,他與田珍同被任命為左右陌刀將。每戰必為先鋒,所向披靡。隋唐以後,新的冶鐵技術——“灌鋼法”代替了百煉法,刀刃更加鋒利。宋代長刀的形製進一步改進,由狹直的長條方刀頭,變為前銳後斜的形狀。這時步兵使用的長刀叫“樸刀”。《水滸》中的三員步兵頭領,劉唐、朱全、雷橫,使的就是樸刀。到了明代,在抗倭鬥爭的同時,一些兵器家吸收了日本刀的優點,改曆代長杆短刃為短杆長刃。這種新式長刀,刃部長5尺,柄長1尺5寸,重2斤8兩。刀的殺傷效能大為提高。雙手握柄,猛力劈砍,可砍斷敵長兵器的木柄,甚至攔腰截斷敵人身軀。另外,明代還保留了大量舊式長刀。有一種鐮刀,刀脊背上突出一個大鉤,是一種可勾可砍的兩用兵器。清代稱長柄短刃的刀為“大刀”,稱短柄長刃的刀為“長刀”。最通用的長柄大刀有三種:一是刀背呈大波折形,凸起三個波峰,刀體重三四十斤,這種刀多用於武生練習;二是刀背有四五個小波折,大鉤形,刀體輕,刀上端向外曲屈,呈三角式,並有一鉤向前伸出,此為軍隊裝備的實戰用刀,應用最為普遍;三是平刃大刀,刀體平直,刀背無波折,刀體較輕,是清軍裝備的製式大刀,適用於山地作戰。
明清雖處在火器時代,但長刀仍是近戰的有利武器。隨著戰爭形式的演進,長刀形製日趨實用、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