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溫馨的家庭——孩子的第一課堂(二)(3 / 3)

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定位有:犧牲者、列‘債者、追趕者、鞭扣‘者。

表現出的焦慮症狀有五怕:

一怕孩子閑著,把孩子時間占滿了心裏才踏實;二怕孩子玩耍,把孩子攥在手心裏,衝突隨著孩予的成長而不斷激烈;三怕孩子出錯,總盯著孩子的錯誤,放大孩子的錯誤,以反複提醒孩子的錯誤為教育手段;四怕孩子吃虧,教孩子一些錯誤的、大人的人際交往方法;五怕孩子失敗,學習成績、考試名次像戴在孩子頭上的緊箍咒一樣,讓孩子每天戰戰兢兢地麵對一切。

一個貴州的中學生告訴我:我現在特別1~白考試,每次考完,都提心吊膽地怕知道自已的名次。排到前麵,我媽就千叮嚀萬囑咐,下次還得繼續往前衝;排到後麵,我媽就換湯不換藥地說,完了,排得這麼靠後,能考上重點高中嗎?考不上好高中,能考上重點大學嗎?從小學到高中,12年下來,一個人一直聽這樣的嘮叨,不怕考試才怪呢。更可怕的是,這種推理和提醒已經徹底地灌進了我腦子裏,我現在不論做什麼事,出一點兒差錯都緊張得要命,會立刻聯想出一大串可怕的後果。

焦慮,已經成了家庭教育裏的一種自然氛圍。母親的焦慮,幾乎天天在家庭裏上演,而且,這種焦慮情緒不但在家庭裏相互傳染,也在社會上相互傳染著。

媽媽用情感的線緊緊地纏繞著孩子,畫地為牢,討債啊、報恩啊、恐嚇啊、誘惑啊,孩子始終不能獨立,建立不起真正的自我,總是被動和不自主,逃避問題,一輩子也不可能真正快樂。

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處在掙脫的痛苦之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殺母,要不就是自殺。

可以說,女人把男人對自己的態度轉嫁到了孩子身上,這就是社會鏈條。如果女人本身得不到愛和尊重,被當成附屬品看待,她也不會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去尊重。

父親如山,母親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家庭生態好,一定會培養出好孩子。父如山,遮擋風雨,涵養水源,立在那兒,把孩子托起來看世界;母如水,處處環繞滋潤著,是美的、動態的。假如山是荒蕪的,寸草不生;水是汙水,或幹涸了,窮山惡水,能培養出好孩子嗎?

聽說在北京一所中學裏搞過一個小調查:回家跟媽媽說一句“我愛你”,看她啥反應。

孩子一:“她在看雜誌,沒理我。我又說:媽媽,我真的愛你。媽媽才理我,說:你不愛我你愛誰?我整天給你吃、給你喝,大魚大肉伺候你,鞍前馬後照顧你,我容易嗎?看看你這次考試成績……”

孩子二:“我姆說:你從哪兒學得這麼壞?”

孩子三:“她正一邊看電視、一邊嗑瓜子,我說第一次她沒反應,聽完第二遍,她把瓜子盤一放道:說吧,你要多少錢?”

我認為現在的孩子開放,表達感情直接。孩子尤其是在遇到痛苦和挫折時,非常希望從父母那裏得到真心的愛。一個得不到愛滋潤的人,臉上是沒有光的,眼神也沒光,肌肉會變形,不正眼看人,臉陰沉沉的,內心是膽怯的。

讓媽媽成長的最好辦法是:媽媽要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喜歡的事情,能找到自己為人的快樂。一句話就是獨立。

人做事,需要腦力、體力、心力。哪個方麵出問題,人就不算是健康的;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就等於母親向社會這個龐大的肌體輸送了一個健康的細胞。孩子最需要愛的時期是3歲之前,再大到7歲,媽媽一定要給足了。孩子一天天長大長高,對媽媽的需要越來越少。等孩子17歲,每天都有自己的安排,想關心都沒機會了。

我曾經問過一個孩子:“你媽媽幾歲了?”他告訴我說:“媽媽7歲了。”我一聽奇怪了,媽媽怎麼會7歲?孩子卻更加奇怪地看著我說:“媽媽是生了我才做媽媽的,所以媽媽和我一樣大。”

作為父母,擔任爸爸媽媽這個角色的時間和孩子的年齡是相同的,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溝通的手段、技巧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