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充滿生機的校園——孩子群體生活的天堂(一)(2 / 3)

3.讓孩子把握各種人際交往的機會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要鼓勵孩子問路。帶孩子上車,讓孩子自己去買車票。孩子的同伴來家裏玩時,要讓孩子當小主人,家長不要事事包辦處處代替。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家長要積極予以支持,並且及時鼓勵。

4.為孩子創造人際交往的條件家裏來了客人,爸爸媽媽要讓孩子相識相伴、倒茶接待。孩子耳濡目染,就會逐漸學會待人接物之道。爸爸媽媽也要適時地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聚會、晚會,讓孩子見見各種場麵,學習和各種人打交道的禮貌。讓孩子增長見識,在人際交往時就會變得落落大方。

5.留意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爸爸媽媽要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做孩子的朋友。對於孩子的要求,隻要是合理的而且能給予滿足的,家長應該盡量予以滿足;不合理和不能給予滿足的,則要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給予滿足的道理,既不能不關心孩子的痛癢,也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動輒訓斥、打罵,壓抑孩子的情感流露。與之相反,家長應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並要了解它的原因,需要解決的,應及時加以解決。

6.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讓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們會互相教會怎樣玩耍、怎樣相處、怎樣生活。家長要歡迎別的小朋友到自己家裏來玩,也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到別的小朋友家裏玩。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互相信任。

對於那些智商“超高的”,我們通常把他們叫做“神童”。

美國的諸多兒童教育專家曾對“神童”作過長期、深入的專題研究。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赫爾貝還根據她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對全國各地500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作的長達5年的統計,確定“神童”指的是那些約占兒童總數5%的智商偏高的聰明孩子,其中男童約占六成。

說美國人“善待”神童,首先是指他們能以平常心態對待神童。當班上出現了幾個不費吹灰之力學習成績便名列前茅的神童學生時,教師並不會大張旗鼓地將其大名張貼在“光榮榜”上,或將其視作“樣板”要求大家仿效,而通常隻是輕描淡寫地聲稱:他們隻是腦筋“好使”些,而其他孩子隻要稍微多用些功,完全可以取得和他們一樣驕人的成績。

在美國,不論教師還是家長,都認定給“吃不飽”的神童適度開開“小灶”不僅合理,而且也是必需的。但這類加添的“小灶”,並不是書本知識或需要背誦的資料,而是動腦、動手、寫作、分析等實踐和研究能力的超前培養。一名當工程師的家長,就要求自己年僅6歲的“神童”兒子自行設計工藝難度很大的太陽能熱水器,而他提供的幫助隻是一些資料外加100美元的“科研經費”。兒子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努力,並且請教了包括教師在內的行家,終於大功告成。而通過這番艱難的實踐及所經曆的多次挫折,這名“神童”再也不會在同學麵前因自己的聰明過人而洋洋自得了,反而由於多餘的精力得到了發揮,再也不會感到無所事事,甚至在課堂上無事生非了。

美國兒童心理和行為矯治專家們的一係列最新研究已證明,正是神童的超常智力,有可能成為他們社交生活中的意想不到的一大障礙,雖然他們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卻未必高(在許多情況下甚至還可能低於一般同齡孩子),心理上也遠未發展到成熟階段。也許正是由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廣泛的興趣以及與眾不同的處世方式而往往遭到包括教師在內的成人的曲解,他們比一般孩子更有可能變得“咄咄逼人”或“不講道理”,因而在同齡人中更容易成為不受歡迎的“另類”。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和教師都應對神童們可能出現的“社交障礙”多加關心和引導。

三、“家”、“校”、“社會”三分立

2007年1月23日《南方都市報》載,深圳羅湖外語學校一名14歲初二學生因其同學丟失手機,而成為眾人的懷疑對象,老師向他詢問未果,他突然從校內五樓跳下。後據《南方都市報》

報道,所幸隻是受傷,撿回了一條命。

正如校方有關人士所說,這本來隻是件小事,卻引發出這麼一場悲劇。可是,這件事情背後的東西卻是令人深思的,在某種程度上,這種事情的發生在當代中國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不管什麼類型的自殺,都可以看成一種針對自我的暴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殺意味著某種“能力缺失”,就如這位跳樓少年一樣,至少可以說他缺乏用平和的手段化解人際衝突的能力,所以才轉向了指向自我的暴力——另一些人也可能采取指向他人的暴力來化解衝突——它暗示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或人與自然之間的溝通障礙和關係失調,是人無力解決同環境或與自我的衝突而采取的一種消極的應對策略。這個少年跳樓事件,同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各種青少年自殺事件一樣,都說明了當代社會眾多的青少年處於可怕的壓抑和危機中,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影響了他們同他人的關係,並且由於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支持係統的缺乏,導致了他們用非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喪失。

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為什麼會脆弱得像玻璃娃娃,受不得一點點的挫折呢?首先在於我國教育同社會生活實踐嚴重脫節。繁重的學業壓力與大部分學校“填鴨式”教育的枯燥乏味都是導致青少年心理異常的重要原因。一方麵是青少年厭倦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育,可在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各種壓力下卻又不得不被動地忍受或接受這種反人性的教育;從另一方麵說,這種教育剝奪了他們與社會實踐生活交流與接觸的機會——這種教育在青少年周圍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使他們異化成了受特殊保護的“囚徒”。

人接受教育的過程其實也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即教育是為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甚至可以說教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因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比如同學之問的小摩擦,或其他類型的人際衝突,本來是人類生活的正常組成部分,恐怕任何人都避免不了麵對這種衝突。因此,健全的社會與健全的教育應該使人通過日常的途徑很容易就能獲得這種能力,並創造或提供獲得這種能力的社會支持係統。可在很大一部分中國人看來,教育即是讀書,讀書即是教育,而讀書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這種社會文化心理的支配下,同時又是為了再生產主流意識形態的需要,我國的傳統教育將教育與生活硬生生地割裂開了。幾千年來,這種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隻知讀書而不知用書的“廢物”和多多少少有著各種心理障礙和行為障礙的精神不健康的“怪物”,有幸得以逃脫此厄運者,往往是一些反抗這種教育的離經叛道而被社會視為“異端”

或被社會“邊緣化”的人。而中國現代教育卻正是傳承著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著大部分不覺悟的自私民眾的社會心理的支持——大部分學生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懷有極強的功利心理,他們對子女教育的一切決策通常都圍繞著考上一所好大學“打轉”,從而忽視了子女生活技能的培養和健康心理的養成等其他方麵的教育。人的心理是一個“耗散結構”,必須不斷地同外界進行信息的交換才能維持自身的正常運作。否則,必然走向混亂和無序。中國當前的這種社會與教育環境卻切斷了人的心靈與外界的社會生活實踐交流的通路,從而使大部分的青少年發生心理障礙。

從對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產生的社會機理的分析可以看到,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產生的原因不單單在於學校教育,而是整個社會都要為之負責。因此,嗬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全社會持久的努力。當務之急,是加強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懂得珍愛生命,並提高他們合理應對各種心理衝突的能力。不過,治本之策還是要發起一場社會思想與教育思想的革命,使民眾從傳統的過分功利的教育觀念和人才觀念中覺醒過來,改革現行的教育體製和教學方式,將青少年從繁重的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並重建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係。除了這個方法之外,別無他途。

近些年來,由於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在一些青少年中存在著愛慕虛榮、貪圖享樂、追求感官刺激、唯我獨尊等不良現象,由此引起的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

從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很容易看到,青少年教育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足。

家庭的影響:社會的細胞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一言一行對孩子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環境較壞、父母教育不當往往是青少年產生不良行為甚至失足犯罪的原因。有些家長不了解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也不觀察思考社會對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影響,更不用說教育規律,因而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往往“嬌寵溺愛”。這種傾向往往表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家長對他們的要求包括無理要求百依百順,從而使孩子染上好吃懶做、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惡習,一旦私欲得不到滿足,就不擇手段地做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正是違法犯罪的潛在因素。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學校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家長的教育缺乏科學性,隨意性非常強,有的溺愛、嬌慣,有的簡單粗暴、棍棒教育,尤其是當前這種獨生子女占比例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家庭教育表現的特點是重智輕德,不能全麵培養子女,也不乏有的家長教育與學校教育背道而馳,使學生在這種相互矛盾的教育中無所適從,削弱了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