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充滿生機的校園——孩子群體生活的天堂(一)(3 / 3)

學校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黨的教育方針並不為每個教育工作者所理解、貫徹、落實,突出表現為“重智輕德”,有些地方對學生隻注重成績,對“雙差生”視為包袱,有的竟責令其退學或將其開除,將其推向社會。現在一些地方查獲的青少年犯罪團夥,當中絕大多數為“雙差生”。青少年求知欲強,精力旺盛,興趣廣泛,因此,學校除了要抓好課堂教育和智力培養外,還要重視、安排好學生的課外生活。但現在有好多學校卻放棄了對學生課餘教育的職能,既不組織課外活動小組,也不提供相應的條件,導致學生在課餘時間無所事事;有些學校雖有活動小組,卻徒有虛名;也有的雖然開展一些活動,但不考慮學生的情趣要求,缺乏時代特點和針對性,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因而學生剩餘精力沒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就很容易參與一些對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動。好多孩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都是從“星期五放學後”開始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表現出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作用,’學校長時期的正麵教育,有時被一次黃色錄像或被父母不負責任的言行而否定了。我們知道三方麵的教育各有各的特點和作用,也各有不足之處,隻有三方麵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整體教育的作用。

社會的影響:大量不健康文藝作品的出現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毒害十分嚴重,其中黃色、淫穢和反動的書刊、音像製品對青少年危害最大。隻要你留心,總能發現黃色的汙染,這些東西對社會尤其對青少年的毒害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在我們的現實社會生活中,在個別領域歪風邪氣還在不同程度地盛行,以權謀私、官僚主義、拉關係、走後門以及利用工作之便損公肥私的現象,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種不正常的現象衝淡了正麵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力量。社會教育呈現出無力的狀態,第一個表現是不重視社會教育,因為社會教育的作用有隱形性、長效性,不能立竿見影。第二個表現是有些社會教育管理機關沒把好關、通過宣傳媒體對青少年進行的影響是負麵的,如影視、書刊、黑網吧經常出現一些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和環境,腐蝕著青少年,正麵教育的作用被負麵影響衝擊了、削弱了。

根據目前教育中出現的教育分力影響教育質量問題,我們提出要促進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形成合力,發揮各自的作用,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棄任何一個方麵。否則,就會出現殘缺的、不成係統的教育,後患無窮。

對此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不管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對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學生努力的方向更明確,有動力,避免不知所措和猶豫徘徊。三方麵的教育都要從國家發展需求和孩子的未來成長為目標和要求,不過在內容、措施上可根據各自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內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家長要和教師溝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是;社會教育也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與學校攜起手來,使學生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走上社會以後,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標一致,才使他們更加堅定信心。

教育作用的互補性。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不管其作用大小,毋庸置疑,對學生都會有影響。那麼,要使家庭、社會、學校的教育形成合力,除了統一要求外,還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各有側重,形成互補。家庭教育應該側重於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創造和諧的家庭成員之問的關係,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使他們心情舒暢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健康成長;社會教育應該通過各種活動和宣傳,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競爭意識,提供各種追求和選擇的目標及達到目標的條件,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和奮鬥的樂趣;學校則應該按照教育目標,從德智體幾方麵來培養學生,為他們的全麵發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識基礎,根據個人的特點,還需做到因材施教,使他們各自的才能、特長都能得到培養和發揮,自我價值得到實現。

四、崇賢敬德

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家人,門前長了一棵樹,這棵樹樹齡很高、枝繁葉茂,非常喜愛這家人的一個小孩子。小孩餓了,它就讓他摘果實吃;小孩渴了,它就讓他嚼葉子。等到這個小孩子長大的時候,它又讓他把枝葉割下來,編成一個花冠,送給他心愛的姑娘。

這樣過了很多年,這個少年娶妻生子,變得很富有。有一天,他來到大樹旁,說:“我已厭倦了現在的生活,我要到遠方去,請讓我鋸下你的樹幹,打造一條船。”樹聽了很憂傷,它憂傷的不是這冷酷的要求,而是因為要有很長時間見不到這個少年了。就這樣,少年駕船走了。

過了好多年,一個老人步履蹣跚地來到樹跟前說:“我就是當年那個少年,我已疲憊不堪,需要休息。”樹說:“很好,這幾十年來我一直在苦苦地等你,幸虧我還有一個樹樁可以做你的座墊。”老人拿起斧頭砍倒樹樁,做了一把躺椅。

不知道大家讀過這個故事後是怎麼想的,我首先想到的是父實際上,遵守諾言、樂於助人、講求信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這些在古代也在我們平日裏要求常人做到的,都是“義”字的題中應有之義。把這些放在教師身上,同樣是一種美德。那些不講義氣,在學生困難時不能解囊相助,學生需要時不能設法幫助,學生遇到危險時不能挺身而出的教師,恐怕也談不上有師德。

熱愛學生。師德的核心內容是當教師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的前提,是必須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麵的健康發展,理解學生的難處,同情學生的不幸,同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是隻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愛護、關心、幫助家庭有困難、身患疾病、學習落後的學生。

尊重家長是師德的重要體現。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參與、了解、監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教育作用,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家長是一支蘊藏著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並不低於教師,教師必須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人格魅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人格魅力首先體現在對人的真誠和善良,以及辦事的誠實和守信上。教師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學生身上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對事的真實情感流露出來,使師生之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會感到他的榜樣就是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有句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每天與童心稚嫩的學生在一起,學生的心靈世界是美妙燦爛的,教師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心靈會得到淨化。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已經形成了優良的師德,如:“為人師表、教學相長”、“當師之務,在於勝理,在於行義”、“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等。身為教師,首先須有高尚的師德,愛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一代宗師金鐵林甘願寂寞,無怨無悔,退到幕後,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一心裝著孩子的冰心,教育楷模於漪……他們熱愛孩子、熱愛教育,把自己的畢生心血都獻給教育,甘為人梯,展現了教師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