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名醫蒂索曾說:“運動就其作用來說,幾乎可以替代任何藥物,但是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藥品都代替不了運動的作用。”
事實也是如此。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代謝,有助於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穩定的情緒;心肺及胃功能增強,能使心肌發達,提高肌體免疫力及內分泌功能,同時使骨骼、肌肉、關節等運動器官發達,使人體充滿活力。由此可見,時常運動可以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即我們通常說的“動則不衰,用則不退”。
陶行知先生把人的健康始終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學問、道德應當有一個活潑穩固的基礎,這基礎就是康健”,“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點”。他在《每天四問》
中,首先要求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因為“健康第一,沒有了身體,一切都完了”,他要求“努力建立科學的健康堡壘,以保證我們大家的健康和生命”。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健康的體魄是學習和工作的保障。我們的孩子將麵向未來,承擔起祖國未來建設的重任,孩子的健康即是他們健康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
家長們除了讓孩子學習外,還要多給孩子些時間,讓他們有自己的體育活動時間,可以適時地安排一些健身的項目讓他們參加。不是已經有許多孩子參加了市內的“跆拳道”訓練嗎?這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多多加強孩子的體能鍛煉和自身的武德修養,讓他們更加全麵、健康地發展!
有一年冬天,走在日本街頭,在孩子來往學校的路上可以經常看到他們穿著短衣短褲。看慣了中國孩子的嬌生慣養,乍看到寒風中這些“赤臂露腿”的日本孩子時,我大吃一驚。
一位曾經居住在日本的中國媽媽回國後,感慨地說,她初次送孩子去幼兒園時,老師就要求孩子換上短衣短褲,當時她是很不情願的,但是還是照辦了,結果當天晚上孩子就感冒發燒了。
等孩子好了再送孩子上幼兒園時,盡管她一再重申孩子體弱多病,能否與其他孩子有所區別,但最終未獲“破例”。但是,說來也怪,幾經折騰,孩子竟然小病沒有,大病不犯,就連感冒、發燒之類的病也沒了。有過類似經曆的家長還真不少,其中一位家長找到了其中的奧秘:日本提倡讓小孩子冬天穿短裝,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耐寒能力。孩子身體正處在發育階段,貪玩好動,始終處於運動狀態,對寒冷有一定的抵禦力,年複一年地經曆冬季的抗寒磨煉,其禦寒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體質也會不斷增強。要求孩子統一著裝,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團隊精神。
說到耐寒能力,我們的確應該佩服日本人。日本是火山、地震頻發的國家,地下蘊藏著巨大熱能,溫泉到處可見。日本人特別喜歡泡溫泉,尤其是露天溫泉。泡溫泉之前,先在室內衝洗好,然後才到室外露天溫泉去泡。從室內到室外,如果是夏天還可以,趕上冬天就需要點勇氣了。剛到日本時我去泡溫泉,室內到室外這點距離,我幾乎是衝刺跑出去的,而日本人個個從容不迫,看不出絲毫寒意。更讓人吃驚的是,日本溫泉裏一般都設有冷水浴池,水溫不過十幾度,日本人經常是在溫泉裏泡得熱乎乎的,然後立即跳人冷水裏。這種耐寒能力,正是日本人從孩提時期就開始慢慢培養的。
做規律的運動,可以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①能夠有效地增加心肺功能,從長遠的眼光看,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②同時可以控製熱量的攝取量,是控製體重最有效的方式;③運動課程的參與也是一種社交;④有助於體形改善,因為運動可以調節鬆弛的肌膚,減低脂肪含量,讓你擁有健康的感覺;⑤可以消除精神的緊張與壓力。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到了老年,他們的神經細胞也並不顯得衰老。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認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使他們的大腦神經延緩衰老。人體的大腦是由14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的。神經細胞問的信息傳遞靠樹枝般的突觸來完成。突觸好比集成電路上的接觸點,靠它形成億萬個複雜的信息傳遞網絡。經常參加運動,就會促進傳遞網絡的建立,使它更加完備。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應變能力都比較強,腦子靈活,遇事反應敏捷。實驗證明,運動以後會使人的情緒興奮,促使腦內釋放內啡呔一類的化學物質,讓人精神振奮,接受信息快,記憶力強。運動可以非常好地協調大腦的興奮與抑製,有利於提高大腦的功能。
人的腦細胞的增長在16~20歲達到最大值,如果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可使腦子得到良好發育,這將使人終生受益。
有些同學把學習和體育運動對立起來。其實,學習與體育運動並不是對立的,適當的運動可以使大腦功能得到提高,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這已被無數事實所證明。當然,運動要適當,要講究一定的科學。劇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應稍事休息,否則會因為血液集中於四肢,造成大腦相對缺血,此時如果立即進行學習,就會降低學習效果。
隻要積極參與,運動的時間一定會有的,甚至在課間的休息時間也可進行。在課間宜進行散步、廣播操、慢跑、單杠引體向上、雙杠等相對不太劇烈的運動,即使踢踢腿、彎彎腰、甩甩臂,對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也大有益處。
我們知道,人從小到大要經過複雜的生長發育過程。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生長的速度並不均衡,時而快,時而慢,呈波浪式的增長,是一個階段性變化的過程。如果家長不了解該時期孩子的生理特點,盲目地在家庭中指導孩子鍛煉,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就是必然的。
張軍是某市一所小學三年級學生,他的父親是一位長跑愛好者。張軍的父親對該年齡段的孩子生理特點不了解,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縮影來要求。一個星期過後,張軍感到身體不適,食欲下降,全身無力,睡眠也不好,但他的父親認為可能是孩子剛剛參加鍛煉,身體不適也屬正常,因而仍要求孩子和他一同繼續鍛煉。有一天,張軍對父親說:“爸爸,這幾天我總感到頭暈,胸口發悶,呼吸不暢。”此時才引起父親的重視,後經醫生檢查,診斷是運動量過大,鍛煉時間太長,超過了孩子身體的負擔能力,產生了一種特殊的病理現象——過度疲勞。所以,我們家長在和孩子一同鍛煉的時候,應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和結構機能的一般規律有所了解。
兒童的骨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韌性大,硬度小,具有不易骨折,而易於發生彎曲和變形的特點。而他們的關節麵軟骨相對較厚,關節囊、韌帶伸展性大,關節活動範圍大,牢固性較差,較容易脫位。肌肉中水分多,收縮力軟弱,易疲勞,耐力差。另外,身體各部肌肉發育不平衡,軀幹肌先於四肢肌,上肢肌先於下肢肌,大塊肌先於小塊肌。心肌纖維較細,彈性纖維小,血管彈性好,心縮力量較弱,心率快,血壓比成人低。心血管調節機能發展不完善,交感神經調節占優勢,運動時靠加快心率來增加心髒自由血液輸出量以適應需要。
我們都懂得這個道理:經常鍛煉身體,可以使體格健壯。如果能從兒童時期就開始鍛煉,一直堅持下去,不但能使人的體格健壯,而且能使人長得比較魁梧。要使孩子增強體質,鍛煉獲得效果,就要堅持經常鍛煉。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意思是告訴我們鍛煉身體要有決心,有恒心,不管是嚴寒的三九還是酷熱的三伏,體育鍛煉都要堅持。身體每經過一次鍛煉,機能就會提高一點,長期不間斷地鍛煉身體,天長日久,身體自然會健壯起來,體質自然會增強。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曾經獲得的鍛煉效果就會消退,健康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鍛煉身體必須持之以恒。
一個人的身體是否高大健壯,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骨骼係統的生長發育決定的。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不斷地吸收蛋白質和無機鹽,在兒童時期,每一塊骨中,都有個骨化中心(就是骨的生長點)叫骨骺。在這裏有許多造骨細胞,不斷把吸收進來的養料綜合起來,製造出骨組織。在所有的骨骼中,長骨和身體骨骼的成長,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高和寬度。在運動鍛煉過程中,跑、跳式動作對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到一種機械刺激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的生長發育。據調查,同一學校的學生,經常鍛煉的學生要比一般學生身高高出4厘米以上,胸圍大2~3厘米,因而,從小堅持鍛煉的人容易長得高大而魁梧。
四、與人交往不孤單紅紅上中班了,有一天回到家,對媽媽說:“媽媽,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我不想上幼兒園了。”媽媽說:“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啊。”“商量了,他們還是不願意,說我打他了,就不和我玩。”
“那你有沒有打人呢?”媽媽又問。紅紅說:“沒有,他不和我玩,我隻是拉了他一下。”媽媽和老師取得了聯係,經過溝通才發現,紅紅在幼兒園想和小朋友玩時,就去拉人家,如果人家不想和她玩,她就使勁拉扯,弄得別的孩子都不願意跟她玩。老師告訴媽媽,紅紅的問題是不知道怎樣和小朋友交往。
後來我們了解到,紅紅從小是姥姥帶大的,姥姥對她的要求總是予以滿足,而且通常是不用紅紅說,姥姥就會問:“紅紅,你是不是想玩秋千?我去跟那個小朋友說。”或者姥姥帶紅紅去人少的地方玩。紅紅上幼兒園後,姥姥回老家了,媽媽照顧她時,就沒有了這些包辦,紅紅感覺很失落,經常自言自語,“他們怎麼都不理我呢?”“他們怎麼不跟我玩呢?”她自己也很想不通,原來她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怎麼一下子就變了,為什麼大家都不順著她了。她的挫折感增加了,脾氣也開始變得暴躁起來,常常用打人的方式(其實她自己認為是輕輕推別人一下)來解決問題。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積極地學習與人交往,但主動交往的發展會稍晚一些。在孩子兩歲左右自我意識發展的同時,與小朋友交往的機會也在逐漸增加。這時的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自己的想法與周圍的要求、規則不協調的情況,孩子的想法經常以自己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在與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常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別人的想法。同時,經常出現不會用合適的方式與別人交往的情況,比如說,他們不知道用“說”的方法,隻會用“大喊大叫”的方法,可能還會有一些暴力行為,推人一下,打人一下。家長、教師如果沒有發現這些不合適的交往方法,沒有重視並給予正確的指導,孩子就會誤認為這些方法可以用來解決問題,也會導致孩子以後攻擊性行為的發生。紅紅正是在她人際交往發展初期,沒有學到人際交往的方法,姥姥的一味滿足和包辦代替,使紅紅喪失了學習與小朋友交往的機會,使紅紅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小朋友的關係。她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則因為她愛“動手”不想跟她玩,紅紅內心的矛盾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才出現了“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這其實是孩子在逃避與小朋友交往中遇到的困難。
針對孩子與同伴交往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家長可以注意從下麵幾個角度考慮怎麼幫助孩子學到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
與同齡的小朋友交往是孩子一個不可缺少的交往環節。現在的孩子有許多是由老人帶大的,在家庭中受成人的保護和照顧過多,與同齡孩子的交往太少,會使孩子喪失許多學習交往方法的機會。這很容易造成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時,不能也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與同齡的小朋友相處。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到孩子多的地方去玩,鼓勵孩子獨自與小朋友玩。給孩子創造一些與同齡小朋友共處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往,孩子會模仿學習和了解怎樣與小朋友相處,怎樣與小朋友分享,同時也給了孩子許多實踐自己交往方法的機會。
“以自我為中心”是學前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特點,了解孩子的這一發展特點,才能解決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孩子思考的方式都是從自己出發,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認為別人也想做,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認為別人也想要,別人表現出不願意,孩子就會覺得莫名奇妙,可能就會采取強迫別人的方法滿足自己的需要。幫助孩子多區分一下,哪些是別人的想法,哪些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別人的想法不一樣,自己想幹的事,別人可能不想幹,等等。幫助孩子分清自己和別人,幫助孩子了解每個人的想法都會不一樣,不能強迫別人和自己玩。孩子隻有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克服“以自我為中心”這一“缺點”,才能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少一些矛盾,多一分和諧。
有許多孩子在與小朋友玩時,會突然發生尖叫、大哭甚至大打出手,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於孩子不懂得與小朋友相處的方法造成的。成人應該把正確的交往方法通過示範的方式教給孩子,如告訴孩子“你有問題可以說,但不能尖叫”、“與小朋友有矛盾時,要用說的方法與他商量,哭不能解決問題”、“你不想做的事情,要是別人硬讓你做,你願意嗎”、“不能用推人、打人的方法,要是人家推你、打你,你願意嗎”,等等。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對,還要告訴孩子怎樣做才對。要反複強調,才能讓孩子在心裏將這種方法固化下來,最終成為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一個7歲的孩子,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凡是和她接觸過的老師對她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活潑開朗,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可能有家長認為這是天生性格,事實上這個孩子出生時體重不到2.5千克,先天不足,在上幼兒園之前還是個害羞的孩子,她現在的社交能力主要是後天培養的結果,是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很多正確的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她在各種外出活動中,總能抓住機會,放手鼓勵孩子和周圍不認識的小朋友玩耍,讓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提醒孩子要和左鄰右舍打個招呼,問個好;讓她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遊戲;再後來慢慢過渡到走親訪友,去公園和陌生的小朋友嬉戲玩耍,利用散步、乘車、外出就餐的機會和“陌生人”接觸等。
作為孩子的母親,她經常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裏來玩,這樣孩子們就有更多在一起玩的機會,一起學習、處理遊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糾紛。孩子有幾個固定的玩伴,盡管他們每次玩耍時都會發生不少爭執,“付諸武力”也常發生,但家長並不多加幹涉,而是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同樣,她也帶孩子去朋友家玩,不定期在一起吃飯,有時去小朋友家也讓孩子帶些糖果,這樣既周到、禮貌,還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父母完全可以引導已經上中班、大班的孩子到超市購物。例如經常讓孩子買自己喜歡的小玩具、文具、小卡片、零食等。在與營業員交流的過程中,會學習到與人溝通的技巧。一開始當然是有困難的,就在一旁鼓勵,而且把要說的話事先教給孩子,比如說“請阿姨拿一下那個小熊”、“請問要付多少錢”、“謝謝”
等,漸漸地孩子自己就能開口說了。
給孩子選擇朋友的自由,讓孩子從小接觸各種層次的人,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又可以讓孩子了解社會的複雜和多樣性。因而,充分尊重孩子選擇玩伴的自由,隻需在必要的情況下做些指導。
旅遊可以擴展孩子的交往範圍,增加他的交往對象。同時,多走多看也會增加孩子對於異域文化或風俗的了解。因而,從孩子兩三歲開始,每年寒暑假我們要常帶孩子到外地旅遊。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當行為,比如欺負小朋友或者過分吝嗇等。這些不當行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歡迎。這時,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幫助他規範行為,重新讓小朋友接納。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培養孩子的任務的。交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的過程,家長和教師隻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家長老師要經常溝通,老師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從而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行為。
孩子們很多時候比大人還孤獨,比大人還渴望交朋友。我們身為父母對這個問題往往重視得不夠。我們似乎更在意讓孩子學這學那,事實上,孩子認識了社會和他人,懂得了與人交往和相處,學會了合作、寬容和諒解,學起東西來就會更快,創新能力的發揮也會更出色。所以說,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其實是教孩子如何做人,這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五、獨立是為了更好地融入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獨立生活,獨立思考,可是往往事態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為什麼孩子有那麼大的依賴性,為什麼人家說歐美的孩子獨立性比中國孩子強?
講一個生活中很有趣的故事:美國人有一對夫婦,是專門研究東西方兒童心理差異的專家,來到我國南京,從兒童福利院領養了一個中國嬰兒。這個小娃娃的眾多玩具中,有一個盒子,房門鑰匙放在裏麵,這孩子對這個盒子有極大的好奇心,他首先看見“爸爸媽媽”從盒子拿出鑰匙開門,隨後又發現當鑰匙在盒子裏的時候,他隻要用力地搖動盒子,盒子就會發出“丁冬丁冬”
的響聲,所以他也嚐試著從盒子裏拿出鑰匙來開門。他往門上的鎖孔插鑰匙,搖搖擺擺就是找不準鎖孔,有時擺弄了好一會兒,沒能將鑰匙插進去,便索性將鑰匙放回盒子裏,使勁地搖盒子,把這個放鑰匙的盒子當成撥浪鼓來玩。住在這棟樓上的一對夫婦鄰居注意到這個孩子的行為,立即下樓來,幫助孩子將鑰匙插進鎖孔,同時還告誡這一家的家長,鑰匙是不能給孩子玩的,孩子不會開門,你們應該先教會他開門。這一對美國夫婦對鄰居的行為不僅不領情,反而十分不滿,他們非常認真地對樓上的中國鄰居說,請你以後不要幹預孩子的遊戲,請你尊重孩子的遊戲。這是日常生活中幾乎常見的小事情,這對美國夫婦和我們的態度絕然不同。他們認為,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從孩子一出生便開始的。孩子認為鑰匙能搖出響聲,而且對這個響聲發生了興趣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去阻止?為什麼非讓孩子按照大人規定的辦法去做?這已經妨礙了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