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網絡這個黑洞(1 / 3)

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曾經對公眾說過,我們今天所麵臨的最大戰爭之一,是說服我們的孩子遠離電腦遊戲,去接近那些值得一讀的書籍。正是上述原因,我認為網絡遊戲存在著對社會文化的危害性,但我不認為它有海洛因那樣可怕,它確實如香煙一樣會對上癮者產生危害,對於生產煙草我們不能禁止,但我們可以立法要求生產廠商在提供香煙的時候告訴他吸煙有害健康。

一、可憐可悲的網癮孩子自小在孤兒院長大的18歲的小軍,自10多年前從孤兒院逃出後,便一直到處流浪。小軍明明不識字偏喜歡去網吧,之後不久他在南京火車站附近的網吧認識了17歲的流浪兒小雨、15歲的小風以及其他幾個差不多大的流浪兒,幾個小孩開始結伴上網。

一天淩晨1點多,小軍在網吧碰到了小雨、小風,還有其他兩個流浪兒,便在一起商議“找”錢的事。小軍讓小雨他們幾個在原地待命,他帶了小風跑上南京站二樓候車室,轉了一大圈,注意到在二樓平台拐彎處有個大學生模樣的人,正坐在那兒玩手機。小軍帶了小風回到了小雨他們那兒,小軍給他們分工:由小風負責搶手機,其他人掩護。

隨後,四人一起上了二樓平台,看四周沒人,小風走到那人麵前,突然伸出手搶了其手機,那人本能地站了起來,剛要準備反抗,小軍、小雨和其他人一窩蜂衝了上來,抓著他的頭發,卡住他的脖子,打他的頭,將他打倒在地,眼鏡被打掉了,嘴角也被打出了血。

一夥流浪小孩搶到手機後趕緊逃跑,被害人自己從地上爬起來後,馬上到車站公安派出所報了案。派出所民警當天即將小軍、小風,小雨抓獲歸案。日前,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已將小軍等三人以涉嫌搶劫罪批準逮捕。

在濰坊一條大街上,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被綁在樹上,好好的孩子怎麼被人用一條鐵鏈反綁在樹上呢?圍觀的群眾都感覺非常奇怪。過了一會兒,派出所民警也趕了過來,孩子就對民警說他姓武,是自己的爸爸把他綁起來的。民警們就想找他爸爸問問究竟怎麼回事,但他卻不肯露麵,民警們就先借來鐵錘鋼釺將鐵鏈砸開,但綁住小武手的鐵鏈被兩把鎖緊緊地鎖著,民警們隻好把孩子帶回派出所,沒想到他爸爸也隨著來到了派出所。

小武的爸爸說把孩子綁起來是有原因的,正上初一的孩子最近迷上了上網,經常逃學去上網,忙著做生意的爸爸媽媽勸說,但是沒有任何作用,學校因為小武經常逃學把他開除了,恨鐵不成鋼的爸爸索性就把他鎖在家裏,沒想到他又從窗戶跳出來繼續上網,這不又剛從網吧裏把小武揪出來,回家拿了繩索就把他綁在大街的樹上了。

在派出所民警的耐心勸導下,小武一直低頭不說話,當問他還想不想上學的時候,他卻搖了搖頭。孩子迷戀上網荒廢學業肯定是不對,但這位父親把孩子綁起來當街示眾就更不可取了。開除學籍、當街示眾非但不能幫助孩子,還會給他們造成更為嚴重的逆反心理。

20歲的小麗沒有正式職業,但很喜歡上網。今年2月末,她在網上認識了初三女生小花,二人在一起瀟灑了幾天後,就身無分文了。這時,小花將自己的同學小磊、小宇、馬強、林林介紹給小麗認識,為了整點錢花,小麗決定聯合小花的4個同學一起搶劫,這4名男生都隻有16歲。

五人最後決定從位於朝陽橋附近的一家女子公寓下手。3月1日晚6點左右,五人分工後打車來到公寓附近守候,見一名女子下班回到公寓,五人就尾隨進入了房間。“把錢和手機都拿出來!”林林大喊一聲,五人隨後拎著磚頭、啤酒瓶就衝了上去,房間裏七八個女子全都蒙了,將手機和現金交了出來,五人共搶得約5000元人民幣、100元外幣以及3部手機。

3月4日下午4點多,將搶來的錢財揮霍一空的小麗再次發短信聯係大宇等人,商量再幹一次,馬強、小宇當場響應。隨後三人買了3個頭套、3個甩棍,在小麗家樓下吃完飯後,打車來到了平陽街附近的一家汽車裝飾店。這個時候,店裏隻有一名女服務員,三人手持甩棍、頭戴頭套衝進店內,搶走筆記本電腦、手機、液晶顯示屏及600多元錢。

9日下午4點多,警方在網吧內將小麗抓獲,當晚,另外4名同案的初三學生也落網。

“孩子,隻要你回家什麼都好。”一位母親拿著兒子的照片,坐在門口不停地念叨。8日下午,這位母親被兒子支出家後,發現兒子帶著家裏1萬多元錢不見了。情急之下,夫妻倆四處尋找,但始終沒有找到。他們一家是邵陽武岡人。兩年前,夫妻倆來到長沙,丈夫做小生意,她在家操持家務。去年,15歲的劉某讀完初一後,怎麼都不肯再上學,便跟隨其舅舅到廣州做裝修工作。

他從那時就迷上了上網。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網吧過癮,經常被他舅舅從網吧裏揪出來。為了上網,他經常拿家裏的錢,舅舅發現後,一頓打罵。有一次,舅舅發現他4天沒有回家,便去尋找。

來到出租屋附近的一家新開網吧,看見他紅腫著眼睛坐在電腦前玩遊戲,旁邊桌上堆滿零食。“我管不了你,你回去吧!”就這樣,他來到了長沙的父母身邊。來到長沙後,一家三口擠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裏。“準備將他送去汽車修理班去學技術,便將銀行裏僅有的1.1萬多元全部取出來,放在房間的衣櫃裏。”

母親說,可沒有想到兒子和錢一起消失了。“我本以為兒子是去了廣州,他父親馬上坐火車前往,可在親戚家沒有找到他。”“我侄女回來說,上網時看到過他,他說自己還在長沙,租了一套一窒兩廳的房子。”他夫婦倆便開始在長沙市的出租屋尋找。

“他隻有16歲,萬一遇到壞人怎麼辦?”尋找兩天未果後,這位母親更加擔心兒子的安全。無奈之下,她撥通了某報的熱線電話求助,“兒子,如果你看見報紙後,一定要先回家,我不怪你,隻要你回家就好!”

在綏化市北林區西部的一個村子裏,80歲的張青老漢膝下有1個兒子和3個女兒,老人雖說年事已高,但身子骨還非常硬朗,自己單獨居住在村後的一個二間房內。

3月3日,村委會為符合條件的村民辦低保,張青老漢的兒子張富國也想為父親報個名,早上8點多,他去父親家取戶口本,發現房門上鎖。張富國多處尋找沒看見父親的身影,他又給各親屬家打電話,用村裏大隊的喇叭反複喊話,也沒有找到父親。

4日早8點多,還是沒有張老漢的消息。張老漢的兒子張富國決定破壞房門鎖進屋把父親的戶口本取出來,為父親報名後繼續尋找父親。

當張富國破門而人後,室內的情景令他目瞪口呆:父親上身穿一件小棉襖,下身穿一條線褲,血肉模糊地橫躺在炕上,炕上散落十幾塊帶血的磚頭,屋內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張富國隨即撥打“110”及派出所電話報警。綏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的偵察員們根據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綜合分析認為:應是圖財搶劫殺人或盜竊殺人。經了解,被害人平時口袋內總是揣有幾百元錢,現在口袋內的錢沒有了,作案人應是熟悉老人的本村人。老人住房比較破舊,不在道邊,犯罪嫌疑人應該是有前科劣跡或經常上網吧、遊戲廳、打台球的未成年人。李強等3個少年被確定為重點對象。偵察員們將3個少年傳喚到派出所,分別對三人進行詢問,同時又派人去村、鎮網吧等場所和3個少年家進行走訪,核查有關情況。經過對三人的情況審查分析,李強的疑點逐步上升。

李強經常去張老漢家玩,知道張老漢口袋裏總有幾百元錢,3月1日,李強還背著母親向張老漢借了100元錢,用來上網。

偵察員發現李強乘人不備,偷偷將300元錢塞到辦公桌下。

偵查員一方麵抓住破綻對其進行訊問,一方麵加大對他的相關情況的核查工作力度。李強流下了悔恨的眼淚,開始交代犯罪過程。原來,李強與另兩個少年連續幾天幾夜在村裏的一個網吧玩遊戲,向張老漢借的100元錢又花光了。李強想起向張老漢借錢時,老漢的口袋內還有幾百元錢,他知道再借錢張老漢不會借給他了,於是就萌生了去盜竊張老漢的念頭。

3月2日6點多,李強從網吧溜出來,潛入張老漢家中,張老漢還在睡覺。李強在張老漢脫掉的外衣口袋內沒有找到錢,又去張老漢身穿的棉襖口袋裏摸錢。張老漢被驚醒,對李強進行訓斥。李強又連續向張老漢拋磚擊打,直到張老漢停止呼吸。李強搜翻了張老漢身穿衣褲的所有口袋,搜出300多元錢裝入自己衣袋。後拿起房門鎖將房門反鎖,溜回網吧。

二、網癮危害了孩子什麼美國的一個博士曾經最先提出了互聯網成癮症,我國的300多所醫院近年來成立了一個治療網癮的診所。美國調查表明,在上網過程中,網癮的比例是6%,北京的學生比例是14.8%,據天津的調查大概是16%,因而可以說我國青少年網癮的比例大概在13%~15%,按照這個比例來算,網癮的數量在600萬人左右。可以將網癮分為三類,一個是網絡遊戲成癮,一個是網絡交際成癮,還有一個是網絡強迫收集信息成癮,其中網絡遊戲成癮居第一位,主要是以男孩子為主,其次是網絡交際成癮,這當是以女孩子為主。

北京中學生網絡成癮者高達13.65萬人。日本一位科學家曾對1000名玩“任天堂”遊戲的學生腦部掃描圖進行分析,結果驚訝地發現,電腦遊戲隻刺激了視覺和運動有關的那部分腦活動,而阻礙了少年兒童的大腦正常發育。另外,天津一家醫院對部分7~18歲的學生進行腦圖像檢查也發現,其中6個腦圖像雜亂無章的孩子均有網絡遊戲成癮傾向。

據說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去年開展了一個《電子遊戲與未成年人教育問題》課題調研,參與這一課題調研的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應當承認,現在一些電子遊戲確實很誘人,不但可以從中感受到其他娛樂形式無法感受的美妙、驚險與刺激,遊戲人還可以通過操作、幹預改變遊戲進程及結果,從中體驗到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感受到的自身力量,得到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自我肯定,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但是因為未成年人是非觀念不強,自我控製能力差,有的孩子一接觸這類遊戲,往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有人說“網絡成癮症”是一種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導致的心理疾病,剛開始隻是精神上的渴望、依賴,而後發展成為軀體上的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專家認為,網絡成癮與煙癮、酒癮、毒癮有著相似症狀。一旦癮發便難以忍受,就會不擇手段、不顧一切地去達到目的。調查數據顯示,因玩電子遊戲性情變暴躁的約占27%,玩遊戲與校園暴力有關的約占29%。

專家研究顯示,網癮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血壓升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疼等病症。西南某大學三年級學生嚴某整日沉溺於網上遊戲,把網絡視為天堂。某年9月6日通宵上網,9月8日網絡真的把他送上了“天堂”。他的病曆記載:重症胰腺炎、暴發性菌痢、血糖增高、急性肺水腫、多髒器功能衰竭。醫生說,他的死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通宵上網。

網絡成癮和吸毒、賭博一樣,是一種精神依賴病症,一旦陷入,就無法自拔,隻有及早發現,及早引導,才能防患未然。但切不可操之過急,搞一刀切。最好的辦法是多與孩子進行溝通,讓他們感到家庭的溫馨。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所相關人士在“為了孩子”國際論壇時稱,該中心對中國內地10個城市的5000多位中小學生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網絡傷害、睡眠不足已成為影響中國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

調查還顯示,有10%左右的少年兒童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小時,約1%的孩子上網成癮,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許多中國兒童專家認為,這將對少年兒童帶來包括視力下降、肌肉勞損等身體傷害,同時精神傷害在所難免,但是中國的家長顯然對此還缺乏關注。

提供的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超過1/10的小學生和1/3的中學生正在遭受睡眠不足的隱性傷害。在10個城市的被調查者當中,10.4%的孩子直接報告稱自己在8歲之前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內地初中生的睡眠狀況隨年齡增長每況愈下,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的15歲兒童竟然占4.6%。

有人形象地稱網絡遊戲是“精神鴉片”,這個比喻相當貼切。

網癮成為社會問題,已向兩頭發展,尤其是低齡化趨勢明顯。不健康的網絡遊戲與毒品相比,更便捷、更便宜、影Ⅱ向麵更廣,所以危害更大。

如果沉迷於網絡遊戲,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產生自閉傾向。青年人長時間沉迷於網絡和遊戲,左前腦發育受到傷害後,進一步就是影響右腦發育,處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

網絡遊戲大多以“戰鬥、攻擊、競爭”為主要成分,長期玩飆車、砍殺、爆破、槍戰等遊戲,火爆刺激的內容容易使遊戲者模糊道德認知,淡化遊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一旦形成了這種錯誤觀點,便會不擇手段,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近年來,因為玩電子遊戲而引發的行為越軌、道德失範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暴力、色情遊戲甚至被一些人稱為電子海洛因。

網絡成癮者在心理和行為上被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漸加大,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以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馬上就會轉好。上網在其生活中占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絡,工作、學習動機減弱,生活質量驟然下降。

網絡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與之相比對有血肉聯係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絡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反而在網上傾吐和宣泄。另外,網絡成癮者因其家人對其上網的限製而與家人時常發生衝突。

網絡成癮者常常尋求較高的社會讚同性,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卻遇到了相對較多的困難,從而產生嚴重的社交焦慮。網上社交的遊刃有餘同現實生活的不斷遭受挫折,兩者的反差勢必將導致更多的重複上網行為。網絡成癮者將自己的人際交往轉入虛擬的網絡空間,現實的人際關係逐漸疏遠和惡化,對周圍的人和環境采取逃避或對抗的態度。另一方麵,網絡成癮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出現人際交往障礙。

網絡的發展也是客觀的現實,關鍵是在加強正確管理和疏導,力求趨利而避害。

一個12歲的北京男孩,酷愛電腦遊戲,覺得技術不夠硬,玩得不過癮,就報名參加了一個課餘計算機學校。由於有興趣推動,半年就拿到了一個全國計算機考試證書。事實上,很多青少年正是由於喜歡電腦遊戲,慢慢過渡到“計算機應用與實踐”階段。還有由玩電腦遊戲激發出對電腦的興趣和迷戀,有些年輕人嚐試創辦自己的企業,從事電子遊戲軟件的開發。

南京一個曾獲得過全國奧林匹克英語金牌的中學生,高一的時候,他對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後來他玩了0Fu的遊戲,遊戲中都是英文,他就查閱字典,遊戲之後這些生詞怎麼也忘不掉了,這就把學習和玩遊戲結合起來,激起了他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到今年4月底,我國的網民已經突破了1億人,目前在運營的網絡遊戲數量為200款,2007年網絡遊戲的產值達到67億元,預計2009年將達到209億元。青少年天生並不屬於網絡,但網絡天生是屬於青少年的,網‘絡同青少年之間的關係既有正麵的一麵,同時也有負麵的一麵,美國學者認為,經常玩網絡遊戲的學生,在大學考試中,要比不玩網絡遊戲的總分高16分左右,智商也要高6~7個點。

三、別輕易給孩子貼上“網癮”標簽一個剛上初二的孩子,每天一定要上網玩兩個小時的網絡遊戲,比做作業的積極性還高。於是家長就認定他染上了網癮,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希望兒子能走上正軌。但心理谘詢師從孩子的種種表現來看,他的上網時間並未呈上升趨勢,而且並沒有迷戀網絡的症狀,因此委婉地拒絕了家長的看病要求。沒想到家長一再堅持,並表示若醫生拒診,他們還會繼續去其他地方尋求幫助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