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食品不宜再冷凍凍肉、凍魚、凍蝦等冷凍食品,解凍後,應馬上烹製。但現實生活中常有這種情況,解凍後的食品一時用不完,又重新放入電冰箱冷凍貯藏。這種做法,對食品營養價值和新鮮度影響較大。因食品經過反複冷凍和解凍,細胞膜受到較多的損壞,細胞汁液大量流失,造成營養成分和可溶性呈味成分損失較多,影響了食品原有的鮮味和風味,營養價值也隨之降低。由於冷凍食品經過解凍,溫度回升,就可能為細菌和黴茵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條件,食品就容易腐敗變質。據有關醫學科學研究資料表明,食品再次冷凍、解凍,特別是反複多次的冷凍、解凍,還容易產生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為了保持冷凍食品質量,以小包裝形式包裝冷凍食品為好,這樣就可以避免解凍後用不完再次冷凍貯藏的情況。
冷凍過久的禽、畜肉鮮味降低禽、畜肉呈鮮味的主要成分是5′-肌苷酸,它是三磷酸腺苷(ATP)在各種酶的作用下分解而成的。但5′-肌苷酸在一定條件下(如分解酶,溫度)還可進一步分解成無味肌苷,最後還可分解成苦味物質。因此,禽、畜肉不能冷凍過久,否則,不僅使蛋白質變性,肉質發柴,並且鮮味消失,出現苦味,失去食用價值。但這個過程比較慢,尤其是在低溫下。據實驗測試,冷凍食品保存時間,在-18℃以下可保存一年以上。家用電冰箱的冷凍溫度多在-6℃~-11℃,冷凍食品自冷凍庫轉移到零售商店的冷凍櫃,再由消費者購買回家,溫度上升是無法避免的,其品質和貯藏期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一般而言,冷凍食品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在這個時限內能保持其食用品質。
漂洗冷凍海蝦仁的技巧海蝦仁經過冷凍貯藏後,表麵筋膜內的蝦黃素被氧化而成紅色蝦紅素,因而使筋膜呈現紅色,同時海蝦體內氧化三甲胺含量較多(比河蝦多),在貯存過程中易被還原成有腥味的三甲胺。因此冷凍後海蝦仁表皮筋膜呈紅色,海腥味較大,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菜肴質量。漂洗冷凍海蝦仁,首先將其解凍,然後浸泡在飽和濃度的食鹽水溶液中(加鹽於水中,一直加到不溶解為止,為飽和溶液),再用手順著一個方向不斷地攪拌,至海蝦仁筋膜脫落為止,蝦仁即呈現玉白色,這段過程約20分鍾。然後,用清水將蝦仁衝洗幹淨,除去筋膜,加幹澱粉(每500克蝦仁加入100克澱粉)和少量清水攪和,放置30分鍾,再用清水反複漂洗幹淨之後,放入少量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蝦仁即可恢複到原有的形態。飽和食鹽水具有很高的滲透壓,可使蝦仁細胞內水分向外滲透,組織收縮,使筋膜在蝦仁收縮過程中脫離蝦體,使蝦仁變成玉白色。由於澱粉具有吸附作用,加入澱粉可以迅速地吸去蝦仁中的鹽分和腥味,經過反複用清水漂洗後,還可以使蝦仁因吸收水分而膨脹,恢複到原有的形態。
12醃製品食前預處理
鹹肉退鹽法鹹肉是用大量鹽醃製而成的,在烹調時,應把肉質中所含的過量鹽分清除掉。首先用清水漂掉鹹肉表麵附著的鹽分;然後用稀鹽水溶液漂洗鹹肉組織細胞內的鹽分(所用鹽水的濃度必須低於鹹肉中所含的鹽水濃度),漂洗幾次後,鹹肉中所含的鹽分就會逐漸溶於淡鹽水中,最後再用清水漂洗,就可以烹製了。
火腿預處理方法我國的火腿可分為南腿(金華火腿)、北腿(蘇北如皋火腿)、雲腿(雲南騰越和榕峰火腿)三種類型,其中以金華火腿最有名。火腿是豬肉醃臘製品。它的原料是精肉多肥肉少的豬後腿。經過精工製作後,皮色黃亮,腿肉酥軟,芳香味美。其貯存時間一般是一年,最多不能超過18個月。如果貯存時間過久,火腿中的油脂容易被空氣氧化而產生哈喇味(即油脂氧化酸敗),或因水分損失,外皮變得緊縮幹結,精肉纖維收縮發硬,口感如嚼幹柴,毫無鮮味。火腿預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先用刀將火腿表層的發酵保護層仔細地削去,並用衛生紙擦拭;然後用淘米水浸泡l小時~2小時,使皮漲肉軟;再用溫水將火腿洗淨。按火腿部位(中方、上方、火熏和火瓜)切成塊,各放入—定容器內.加料酒及少量白糖上籠蒸製。冷卻後,蓋上保鮮膜存放在冰箱內冷藏。配菜時,從冰箱取出用高溫湯略煮一下。然後再根據菜形要求切片、切丁或切絲。火腿肉纖維緊實,皮幹硬,水分少,所以一般多作為配料。不宜幹炒、煎炸、幹炸和滑炒等。如果采用不適宜的烹製方法,可促使蛋白質脫水,口感發柴。火腿肉用來燒湯時,應用冷湯下鍋,才能使火腿鮮味發散出來。
13清除肉類腥臊味的方法
用冷水鍋焯水可清除肉內的腥味異味焯水是烹飪中常用的一道工序。所謂焯水,就是把生原料放在水鍋中加熱,使其達到符合要求的質量和成熟度。對動物性富含蛋白質的肉類,經過焯水後可以排除血汙,去掉腥味。但原料焯水去腥味時,必須采用冷水鍋,即將原料與冷水同時下鍋,讓原料裏外溫度緩慢上升,可使肉內異味物質最大限度地擴散到水中,使原料中血汙等異味物質遇到熱水而凝固,體積增大,比重減小。在熱力的推動下,上浮至液麵,而且凝固的血液表麵積大,孔隙多,能吸附其他的異物,一並清除掉。如果采用沸水下鍋,原料的表麵驟然受熱,蛋白質立即變性;凝固而收縮,使細胞孔隙閉合,原料內部的血汙和異味物質很難向外擴散,因而異味就不易除淨,影響菜肴的質量。冷水鍋處理原料時,原料形體不宜過大(15千克~25千克為宜)。加水量不宜過多,以淹沒原料為宜。加熱過程中必須勤翻動,水沸後應及時撈出。
清除河魚土腥味的方法河魚大都生長在腐殖質較多、土質肥沃的池塘或河流湖泊裏。當腐殖質(有機物)分解時,適合某些微生物,如放線菌的生長繁殖。放線菌通過魚鰓進入魚體血液中,在魚體內分泌一種惡臭(即土腥味)的褐色物質。若不加以清除,會影響河魚的鮮美。清除河魚土腥味的方法:(1)用250克食鹽溶於2500克清水中,把活魚放在鹽水中養一養,1小時~2小時後,即可減少土腥味。(2)在宰魚時,要盡量將魚的血液衝洗幹淨,把魚內腹中的一層黑膜洗去,可以減少土腥味。把洗淨的魚再放入鹽水浸泡約10分鍾,也可以除去土腥味。(3)鯉魚脊背兩側各有一條白筋,它是造成鯉魚特殊腥味的物質。剖肚除淨內髒後,將靠鰓處割一小口,將魚體用刀拍一下,使肉鬆弛,用鑷子夾住顯露出來的白筋,輕輕拉出,再烹製就可以減少腥味。(4)烹調時,加入黃酒、蔥、薑、蒜等調味料,可以除去或減少土腥味。
加工黃花魚時要用筷子巧除內髒由於黃花魚體內有充滿氣體的鰾,所以黃花魚腹腔較大,腹肉很薄。又由於黃花魚為食肉性魚類,內髒很少,肉質呈蒜瓣狀,一旦開膛取內髒,腹腔容易翻卷、破碎,從而影響烹調效果。因此,為了保持魚體的完整性,加工黃花魚時,不要開膛取內髒,而用一雙筷子,從口中插入腹腔一絞,即可把內髒全部取出,用同樣方法再將鰓取出。刮鱗後,用水衝洗幹淨即可烹調。
清除羊肉膻味的方法在牲畜肉中,以羊肉(尤其是山羊)的膻味最重。據有關資料顯示,呈膻味的主要成分是某些羰基化合物和具有側鏈的脂肪酸,它是羊皮脂腺的分泌物。這些膻味成分是脂溶性的,因此羊肉脂肪的膻味特別衝,如皮下脂肪、羊尾脂肪和肌肉間隙的脂肪中都含有這種膻味的成分,而肌肉部分膻味成分少些。清除羊肉膻味的方法:(1)因羊肉中膻味成分主要分布在脂肪部分,所以要把羊肉肥瘦分開,並剔去肌肉間隙帶脂肪的筋膜,將肥瘦肉分別漂洗幹淨,可以除去一部分膻味。(2)由於呈膻味成分對熱不穩定,易被分解破壞,因此可以在羊肉下鍋時,用少許食油焙透,待水分焙幹後,再加米醋焙幹(醋的用量約為肉的1%),然後再加各種調味料烹製,膻味即可消失。(3)燒羊肉時,放少許橘子皮,不但能去膻味,還能使味道更鮮美。(4)將適量的花椒用沸水浸泡,冷卻後將花椒濾去,把切好的羊肉拌入花椒水中,十幾分鍾後加適量澱粉即可烹炒。此法能減少一部分膻味,適用於生炒或做餡。(5)烹調時,加入黃酒(或白酒),可除去膻味,增加菜肴風味。因為酒中含有醇類,醇類具有特殊香味,可以除去或減弱膻味。並且,羊肉中呈膻味的物質成分為脂肪酸,在烹調中,它與酒中的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酯類,可以起到除膻、增香作用。
用花椒水可清除豬腰子的臊味把豬腰子表麵的薄膜除去,從中剖成兩半,除去腰臊,切成腰花等所需形狀,洗淨。將花椒少許放入鍋內,衝入沸水(夠浸泡腰花即可),10分鍾後撈出花椒。等花椒水晾涼後,將腰花放入花椒水內浸泡3分鍾~5分鍾,撈出腰花,再用清水漂淨。腰花經過花椒水浸泡處理,成菜無異味,也不會溢出血水,可以保持其鮮嫩特色。
剔掉豬腦血筋的技巧豬腦表麵血筋密布似網,加工前必須將此血筋除掉。最省時的方法是將豬腦浸入冷水中,浸泡20分鍾~30分鍾(可根據季節不同、水溫不同而定),觀察血筋網絡是否脫離豬腦表麵,再用手指抓幾下,即可將血筋全部清除,最後用清水漂洗幹淨,即可烹製。
用麵粉清洗豬肚、豬腸效果好豬肚、豬腸具有汙穢臊味,一般常用明礬、食鹽等清洗,以除掉其異味。但是,清洗時明礬、食鹽等容易滲透到腸、肚內,不易漂洗幹淨,影響成菜後的口感。麵粉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用它清洗豬肚和豬腸,不僅可以除異味,還容易漂洗幹淨,操作也方便。具體洗法是:先將肚、腸放在清水中洗去汙穢黏液;再在肚、腸裏外撒上一層麵粉(一個豬肚、一掛豬腸需要麵粉50克),用手反複揉搓幾遍,再用清水衝洗;然後將豬肚、豬腸放在沸水鍋中用大火燒沸,撈出放入冷水中,用刀刮去汙物,用冷水漂洗到有滑膩感時,異味即可除淨。
兔肉在烹調前要用清水浸泡兔(包括家兔與野兔)的肌肉細而鬆,蛋白質含量較高;肌間脂肪少,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膽固醇含量也較低,因而是比較理想的肉類食品。兔肉(尤其是野兔肉)帶有土腥氣味,因此在烹製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反複浸泡,徹底除去血水,才可除淨異味,突出兔肉特殊的芳香滋味。
小蘇打和黃酒可以除去苦膽的苦味動物苦膽中的膽汁味極苦,有的還有毒性。在禽、畜、魚類加工中稍不注意,就會將膽囊弄破,膽汁汙染到肝或肌肉上,若不及時除去,肌肉、肝就不能食用。如果碰破了苦膽,可用黃酒、小蘇打塗抹在被汙染的肉表麵或豬肝上,使膽液溶解,再用清水反複漂洗,苦味便可消失。膽汁的主要成分是膽酸、鵝膽酸及脫氧膽酸,它們都不能直接溶於水,但能稍溶於酒精水溶液中。由於膽汁具有酸性,小蘇打(碳酸氫鈉)呈堿性,將小蘇打和酒塗抹在被汙染處,與膽酸等反應生成鹽而溶於水,經水清洗,即可消除苦味。
14切肉技巧
橫切牛肉,斜切豬肉,順切雞肉牛、豬、雞(魚也在內),雖然都是肉類,但它們的纖維組織和老嫩程度不同,加工方法也不同。牛肉質老(即纖維組織粗),筋多(即結締組織多)。必須橫著纖維紋路切,即頂著肌肉的紋路切(又稱為頂刀切),才能把筋切斷,以便於烹製適口菜肴。如果順著紋路切,筋腱會保留下來,燒熟後肉質柴艮,咀嚼不爛。豬肉的肉質比較嫩,肉中筋少。橫切易碎,順切又易老。要斜著纖維紋路切,這樣才能達到既不易碎,又不易老的目的。雞肉和兔肉最細嫩,肉中幾乎沒有筋絡。必須順著纖維紋路切,加熱後,才能保持菜肴的形態整齊美觀,符合質量要求。否則,加熱後,菜肴會變成粒屑狀。
順著肉紋切絲,橫著肉紋切片切絲時,先把整塊肉切成大薄片,再順著肉紋切成長短一致、粗細均勻的肉絲。這種切法,實際上是將整塊肌肉按原來肌束排列的方式,順向分離成一縷縷的細絲,肌肉原有組織形式並未被破壞。這樣,在烹調時,順向排列的肌絲就不會因加熱發生收縮而改變原來的排列方向,也不至於破碎,依然保持絲條挺直,整齊美觀。在切肉片時,卻要橫著肉紋切。這樣,原來順向排列的肌纖維均被切斷。烹調時,肌絲遇熱收縮,使肉片向著一個方向卷曲。由於肌肉的纖維被切成小段,易於咀嚼,口感好,也利於消化吸收。如果順著肌肉纖維切片,加熱後,雖然肉片不散不碎,視之整齊美觀,但因纖維組織過長,使成菜質地發柴,口感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