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幹淨的大米應放置一段時間再烹煮烹煮大米發生的變化,主要是澱粉糊化。澱粉糊化需要足夠的水和熱量,水分滲入到大米粒內部,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將大米預先漂洗幹淨,停放一段時間,可以使大米中澱粉顆粒在加熱前先吸收一部分水分而膨脹。這樣不僅縮短糊化時間,同時也促進大米中澱粉糊化完全,煮出的米飯膨鬆清香,不易夾生,並可縮短烹煮時間。如果大米漂洗幹淨後,預先用水浸泡,效果更佳;但浸泡時間不宜太長,否則煮出的米飯發槽;同時必須將浸泡大米的水和米一同下鍋煮製,這樣可以避免可溶性營養素的損失。蒸饅頭宜冷水入鍋蒸製蒸饅頭的正確方法是在鍋內加入冷水,放入饅頭後再加熱逐漸升溫。這樣可使饅頭均勻受熱,鬆軟可口。因為當水溫逐漸升高時,饅頭中氣體開始膨脹;而繼續升溫時,麵筋網絡失去彈性,再繼續加熱,麵筋網絡中澱粉充分吸水膨脹而糊化,饅頭即蒸熟。如果用熱水或開水鍋放入饅頭蒸製,則因生冷的饅頭外麵突然遇到熱氣,表麵澱粉糊化,出現黏結,阻礙水蒸氣滲透到內部,熱量也無法向裏傳導,容易造成饅頭內部澱粉糊化不徹底而夾生,或延長蒸煮時間,影響成品質量。
煮掛麵、幹切麵不宜用旺火掛麵、幹切麵本身水分少,煮麵條時水量要大。否則麵條外表粉質受熱糊化,會使水變稠發黏,影響水的對流傳熱能力,麵條不易糊化。開水下麵條後,應立即改用小火煮。由於麵條是不良傳熱體,內部不易達到澱粉糊化所需的溫度,所以煮麵條要用慢火,以保持水麵沸而不騰為度。以將麵條煮透、煮熟、不糊湯為宜。如果用旺火,水始終處於劇烈沸騰狀態,由於水溫較高,使麵條表麵澱粉開始糊化,因而麵條表麵出現黏膜,水分不容易向裏滲透,熱量也較難向裏傳導,使表麵已糊化的澱粉溶於水中,這樣煮出的麵條發黏、硬心、糊湯。
煮餃子要“開鍋煮皮,蓋鍋煮餡”當餃子下鍋後,應馬上蓋上鍋蓋。煮至餃子上浮後,應馬上敞開鍋蓋,讓蒸氣散發出來。沸水逐漸向餃子傳遞熱量,並使之隨著滾水不停翻動,傳熱均勻,因而使餃子外皮受熱均勻,不易煮破皮。當餃子皮內澱粉完全糊化後(即煮熟了),再蓋鍋煮餡,蒸氣和沸水很快將熱量傳遞到餃子餡內,使餡熟透。這樣煮出的餃子風味好,不粘牙。餃子下鍋後,如果一直蓋鍋煮,由於鍋內蒸氣排不出。溫度過高,水沸騰較劇烈,使餃子上下翻滾,這樣容易把餃子煮破,影響成品質量。
煮餃子不粘連的技巧煮餃子時,在沸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待鹽完全溶解後,再下餃子,可以避免餃子稍涼後相互粘連在—起,咬起來也有勁。因為鹽可使澱粉糊化的熱黏度降低,並促使麵筋的形成。
煮元宵的要領北方的元宵,是用餡心反複滾粘糯米粉而製得的。這樣製作的元宵比較硬。要把元宵煮得均勻熟透,又不開裂漏餡,需要掌握一定方法,否則會把元宵煮破。煮元宵的關鍵是“開水下鍋,小火煮”。當水沸騰後,先用勺攪水,使水變成漩渦狀,再將元宵下入,這樣,元宵會隨水旋轉,就不會粘鍋糊底,保持元宵完整;當水再沸騰時,元宵浮起,就需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慢慢地煮,否則元宵易破。要注意隨時點些冷水,以防止水沸騰劇烈,衝壞元宵;另一方麵使元宵受熱均勻,熟而不爛。
製作玉米食品宜添加少量堿人體所需的維生素B5,又稱抗癩皮病維生素。在人體內可由蛋白質中色氨酸轉化成維生素B5,平均60毫克色氨酸可以轉變成1毫克維生素B5。但玉米蛋白質中的色氨酸含量較少,同時玉米中維生素B5與糖或蛋白質結合以結合態存在,而人體內,不能吸收利用結合型的維生素B5。因此,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容易發生維生素B5缺乏症。如果在烹製玉米食品時,加些堿(堿用量約為06%),可使維生素B5從結合型轉變成遊離型,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加堿玉米食品一般維生素B5釋放率可達37%~43%。因此,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製作玉米食品時,應添加適量堿,才可避免發生維生素B5缺乏症(臨床主要表現為皮炎、癡呆等)。
用玉米麵和大豆粉混合烹製可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玉米中脂肪、粗纖維、磷、鐵、鉀、硒及維生素B2含量均高於大米和麵粉,尤其是新鮮玉米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給人體提供維生素A。但玉米中蛋白質含量不高,質量也不高,主要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不能滿足人體需要。而大豆中蛋白質含量高,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合適,而且富含玉米蛋白質中所缺乏的賴氨酸和色氨酸。如果將玉米和大豆混合食用,氨基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玉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因此,當玉米和大豆粉在不影響口感的情況下混合食用,其營養價值優於單獨食用玉米粉。
烹製大米食品時切忌用堿烹製大米稀飯時,添加少量堿,可促使澱粉糊化,即熟得快,同時,糊化澱粉的黏度在堿性溶液中穩定。因此,人們習慣用堿烹製大米稀飯。但是大米中含有維生素Bl,它在中性或酸性環境中對熱較穩定,而在堿性溶液中,對熱極不穩定。如在pH值大於7時(即堿性環境中)加熱,能使大部分或全部維生素Bl受到破壞。同時,堿性會影響人體對無機鹽的吸收和利用。因此,用堿烹調大米稀飯時,會降低大米營養價值,應改變這種不科學的烹製方式。
烹製豆類食品的技巧豆類,有含蛋白質、脂肪多的大豆(包括黑豆),含澱粉多的小江豆、豇豆及菜豆等等。一般來說,這些豆類外皮堅韌,內部組織比較致密,因而不易煮爛。采用下列幾種方法烹製,能在短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1)用水浸泡。無論用什麼方法烹製豆類,均宜先用冷水或熱水浸泡一段時間(3小時~12小時),以便於烹煮。由於在幹豆中的澱粉顆粒和蛋白質初步吸收水分而膨脹,因而可縮短糊化時間。(2)膨脹的豆類,加足水煮沸,當水快沸騰時,再對以冷水,使鍋內溫度下降至50℃以下。目的是利用溫差,使外皮收縮,在突脹驟縮的過程中,豆類內部澱粉、蛋白質的特定結構被破壞(如澱粉膠束瓦解,蛋白質空間結構鬆弛),因而有利於水分滲透到細胞內,增加蛋白質持水性和澱粉吸水膨脹,促使細胞軟化,然後再用文火直煮到豆軟化為止。(3)把經水浸泡膨脹的黃豆,放在冰箱冷凍室內,凍結4小時~6小時,取出放入鍋中,加足水煮沸後,改用小火熬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將黃豆煮得酥爛。黃豆經過浸泡後,吸水膨脹。當凍結時,首先是細胞間自由水結成冰,由於冰晶擠壓,使細胞破裂,使蛋白質空間結構鬆弛,澱粉膠束瓦解,因而增加蛋白質的持水性,澱粉顆粒吸水而膨脹,便於將黃豆煮至酥爛。(4)將黃豆洗淨,瀝幹水分,倒入鍋中幹炒,炒出香味時,立即倒入冷水中浸泡5分鍾,見黃豆膨脹,豆皮起皺紋時,撈出放入鍋中,加調味料和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煮爛即可。
熬製綠豆湯的技巧綠豆湯應是清而發綠,香而爽口。但是在熬製綠豆湯時,往往發紅發渾,失去特色風味。為改變這種狀況,下麵介紹幾種熬製綠豆湯的方法。(1)綠豆洗淨入鍋,一次加足清水(稀稠可根據個人愛好),添加少量明礬,調勻,用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製,至豆肉沙爛發麵,色綠而清,香而爽口。(2)將綠豆洗淨,控幹入鍋,倒入沸水(以浸過綠豆一指為好)煮沸後,改用中火,當水分要蒸發幹時(注意防止粘鍋),加入大量的沸水,繼續煮20分鍾,豆即酥爛,湯色碧綠。(3)將綠豆洗淨,用沸水浸泡20分鍾,撈出放入鍋中,再加足涼水,旺火煮半個多小時即可。(4)將綠豆洗淨後,用沸水煮10分鍾。待冷卻後,將綠豆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4小時,取出再煮,豆即酥爛。
12製湯要點
“湯”在烹飪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曆代的廚師都非常重視湯的製作,正如烹飪界常說的:“無湯不成席”,“要想味道好,定用鮮湯保。”前者是說,在宴席上湯是不可缺少的一道湯菜;後者是說,烹製菜肴也要用湯來調味。由此可見湯的重要。這樣說也確實符合一定的科學道理。要想使菜肴呈本身的鮮味,就要善於用湯,即利用湯的鮮味來調味,做到一菜一味,突出每種原料的本味,防止菜異而味同。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那就是廚師的敗筆。製湯選用的原料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動物性的,也有植物性的,這些原料的共同特點是都有含氮浸出物,即鮮味物質。當原料加熱時,其蛋白質受熱發生變性,溶解度增加,隨加熱時間的延長,溶解於水中的蛋白質逐漸增加,其中的含氮浸出物便會滲透出來,使湯帶有鮮味。呈鮮味物質十分複雜,有穀氨酸、鳥苷酸、肌苷酸、酰胺等40餘種,其中最主要的有穀氨酸、鳥苷酸和肌苷酸。湯的鮮味並非單一的,而是複合的。原料特有的醇厚濃鬱的鮮味,是不能被味精、雞精等所替代的。因味精中的鮮味成分單一,很難做到一菜一味。而熬製的鮮湯就不同了,製湯原料所含的呈鮮味物質有它的主體成分,如母雞含穀氨酸多;鴨含有賴氨酸;魚、豬肉和火腿含大量肌苷酸;章魚、魷魚、墨鬥魚多含丁二酸;冬筍、蘑菇、香蕈、黃豆芽等植物性原料含鳥苷酸和天門冬氨酸。由於呈鮮味的主體成分不同,因此不同原料熬出的湯,其味型也不同,可以做到一菜一味,保留每種原料本味。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因此,當代的烹飪工作者要重視鮮湯在烹飪中的作用。家庭日常生活中也應掌握製湯技藝,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溫馨。
烹飪中常用鮮湯的種類由於使用的原料不同,做湯方法和湯的特點不同,鮮湯可分為清湯和白湯兩大類。清湯,又分為一般清湯和高湯(又稱上湯、頂湯)。它的特點是湯清見底,味鮮醇厚,其製作技術複雜。白湯,又分為一般白湯和濃白湯。一般白湯(又稱毛湯),呈乳白色,濃度較差,鮮味不足;濃白湯(又稱奶湯),其特點是色白,味鮮,濃度高,湯似乳。清湯和白湯特點不同,因而用途也不一樣。奶湯主要用於白色菜肴湯汁製作;清湯適用範圍廣,用於中高檔菜肴製作。一般中餐做湯方法,有滾、煮、燉。滾湯多用於蔬菜及鮮嫩肉類;煮湯是把配料和水一起燒開,使味道溶入湯內;燉湯是把配料放入燉盅,然後將燉盅放入半盛水的鍋中,加熱後鍋中滾水會將配料燉熟,這種做法可保持配料和原料的精華不流失。
做湯前應將原料用冷水鍋焯製做湯時所選的原料,一般都是動物性的,如雞、鴨、豬肉等。這些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股腥、臊味,主要是血汙所致。做湯時,先用冷水鍋將原料放入加熱,燙煮一下立即撈出、洗淨。可除去大部分異味,原料也清爽利落。然後,再用淨鍋加清水放入原料熬製。鮮湯的湯汁澄清潔白,浮沫少,無異味。
做湯時原料要與冷水一起下鍋不論做清湯或白湯,經過燙漂後的原料要與冷水一起下鍋,以控製蛋白質熱變性和凝固的過程。通過緩慢地加熱,使細胞內脂肪、氨基酸、呈味物質等,在蛋白質凝固和原料收縮的緩慢過程中充分浸出。這樣做出的湯,味道鮮美濃鬱。如果原料在水沸後再下鍋,則原料外層驟然受到高溫,表麵蛋白質迅速變性凝固,原料表麵細胞孔隙閉合,因而阻礙原料內部呈味物質浸出,從而減弱湯汁鮮醇程度,降低湯的質量。
做湯時中途不宜加水做湯時要注意水一次加足,不能中途添加冷水,否則會使湯的鮮味減弱。當原料與水共煮時,受熱較均勻,在水分子對流作用下,熱量不斷地向原料內部滲透,水分子也有規律地向原料內部滲透,可溶性呈味物質從原料內部擴散到表麵,表麵再擴散到湯汁中。若中途添加冷水,湯汁的溫度驟然下降、破壞了原來的均衡狀態。由於溫度下降,可溶性呈味物質從原料內部擴散到表麵速度減慢;原料表麵因降溫,突然收縮,造成表層緊密,蛋白質凝固變性,細胞孔隙閉合,影響了呈味物質溶出,使湯的鮮味減弱。若湯料用的是帶骨的原料,如排骨、棒子骨等,在冷水中逐步加熱時,骨組織疏鬆,骨中蛋白質、油脂及呈味物質逐漸溶於湯中。如突然遇冷,骨表麵孔隙收縮,造成骨組織緊密,骨髓中的蛋白質、脂肪不易溶出,減少了湯中鮮味物質,味感下降。
做湯時要及時撇沫原料經過焯水後,放入冷水鍋中,旺火燒開,及時轉用小火,使原料保持在95℃的水溫中,原料中血汙、異味物質逐漸從原料內部浸出。血中的血紅蛋白遇熱變性凝固,體積增大,孔隙多,因而吸附各種異味物質和油脂。由於比重輕,在熱力推動下,上浮至湯麵上,形成浮沫,必須及時清除。否則,對湯的滋味、清亮度影響較大。所謂浮沫要及時清除,就是要在湯沸騰前,即95℃左右時清除。如果不及時,水沸騰一段時間後,因水分的衝撞作用,會將浮沫衝散,混雜在湯汁中,浮沫就不易除淨,導致湯汁不純;過遲清除浮沫,還會帶走部分從原料中溢出的脂肪和可溶性物質,影響湯的清亮度、鮮味和營養價值。
做湯時不宜撇除浮油原料經過一段時間加熱後,原料中的油脂不斷浸出。由於油脂不溶於水,比重輕,因而漂浮在湯的表麵,稱為浮油。如果過早把浮油撇去,湯中的營養成分、香味、鮮味物質就容易隨著水蒸氣揮發而損失,使湯水分減少,不夠肥濃。浮油在湯表麵上形成一層薄膜,可防止營養成分、香味和鮮味物質隨著水的蒸發而揮發掉。並且浮油本身是許多呈味物質的很好溶劑。所以,做湯時不宜撇除浮油。尤其是製奶湯,可利用油脂乳化而使湯乳白而富有膠性。但是,過夜的鮮湯要將浮油撇淨。因為油脂含熱量高,散熱較慢,鮮湯本身又有一定的溫度,如果湯麵上留有一層浮油,湯汁的熱量一時散發不出去,鮮湯就會變質變味,嚴重時無法食用。特別在夏季,更應注意防止鮮湯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