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品格方麵的問題(5)(3 / 3)

孤僻的人往往多疑。他們大多不願與人交談,看到別人交談又疑心,懷疑是在說自己的壞話,有疑心又不去問,總在自己心裏悶著,既影響情緒,又影響學習和生活。孤僻的人如果總孤獨下去就會影響自己的情感和精神,由於他對別人的冷漠,還將影響自己今後的生活,包括婚姻家庭生活。

造成孤僻性格隻有一小部分是與先天遺傳有關的,但往往大都是環境的影響,如受家庭環境影響,或受太大刺激、傷害,或教育方法不當,或身患疾病等心理原因而引起。孤僻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不願意與人接觸。因此要讓孤僻者主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他人,從小事上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主動去跟他人進行聊天,主動和小朋友玩遊戲、一起參加活動等。接觸多了,從他人那裏學到的知識和快樂就多了,就會逐漸愛與人交往了。

集體環境是矯正孤僻的良好環境,集體活動可以使人變得快樂,可以使人孤獨的情感得到補償。參加集體活動開始可能有些害羞、膽怯,甚至做出可笑的事來,但不要怕,時間長了就會進步,慢慢地大家就會喜歡、就會歡迎的。

父母要告訴孩子改變性格要自覺、要主動,而不能等著別人去為自己改變性格。以文藝作品中性格開朗、堅強的人物為榜樣,找同伴中活潑、開朗的人做榜樣,主動向他們學習,和他們接近,就能受到熏陶、受到影響,從而不知不覺地改變性格。

集體的關懷、信任,老師的啟發、教育,同學的鼓勵、幫助等,固然可以幫助孩子改變性格,但對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關鍵在於自我教育、改變自我、重塑自我。

方法246:教孩子學會解除心理壓力

在這個充滿競爭、快速發展的社會裏,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都會遇到壓力或排斥。從根本上講,壓力也可以激勵孩子取得好的學業成績,去創造輝煌的人生。但是,當壓力過重時,壓力就會變成苦惱,人的身體健康就會得不到保證,行為表現也會出現退縮、異常挑釁等問題。有的研究還表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緊張壓力與他成年以後患上高血壓、心髒病以及癌症等疾病有密切聯係。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經常解除壓力,讓孩子活得輕輕鬆鬆,絕不能讓孩子留下後遺症。

如果你的孩子以前話挺多,突然變得深沉起來,那他一定是遇到了問題,你應該設法去幫助他,多與孩子談話、交流、溝通,讓孩子說出產生壓力的原因,這有利於孩子緩解壓力,也有利於你去幫助孩子化解壓力。

有的人認為持續過強的壓力對孩子是一種沉重的精神打擊,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礙。有的則認為,就應該有些壓力,因為“人沒有壓力就會放鬆自己。”越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就越應該給他壓力,不給他加壓力他不知道學。學習成績差的壓力將迫使他們樹立遠大抱負,向高目標努力。可實際情況怎樣呢?根據測試表明,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壓力的大小在一定範圍內呈負相關,有些時候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效果會相反。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可能因為孩子與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同產生的效果就有所不同,壓力大,成績反而差,成績差又會導致壓力增加,結果形成惡性循環。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那些成績較差的同學幹脆會選擇逃避學習,反正是學不好就不如不學,他們以各種方法來消磨時間來逃避學習。而有一部分成績好的同學要是外來壓力過大,也會致使成績下滑,並可形成惡性循環。一位教育研究者也說過:“絕大多數的學習困難與壓力有關。解除那個壓力,你就能解決那些困難。”

做父母的不要給孩子製定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不要給孩子的行為太多的約束。如果不考慮孩子的自身實際,隻知道讓孩子拿第一,就會給孩子增加巨大的壓力。還有的父母隻讓孩子學習,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使孩子對生活失去興趣,這也會讓孩子感到壓力。

要讓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娛樂時間。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夠的睡眠,休息不好,就會感到身心疲勞,就會感到緊張,帶來壓力。娛樂是化解孩子壓力的較好辦法,與孩子一起做遊戲,使孩子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之中,壓力就會減輕。

如果帶上你的孩子走進大自然,讓孩子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在大自然寬廣的胸懷中,一切煩惱、緊張、壓力都將煙消雲散。

強大的心理壓力,有時是自己造成的,那就是不切實際的給孩子定的目標。如果期望值太低,不經努力就可達到,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也談不上什麼精神壓力。期望值太低,雖然沒有什麼精神壓力,但也沒有生活的樂趣。人生隻有在奮鬥中才有價值。期望值過低,就失去了生活的價值。但是過高也無價值,目標定得太高,拚命也達不到,隻能造成失敗。而且會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認為自己完了,沒希望了。因此把自己壓倒了,因此期望值要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