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品格方麵的問題(10)(3 / 3)

對於一個有正常健康心態的孩子,我們不必過多介入他(她)與其他孩子的交往之中,但像上麵所提到的那個孩子,需要父母在心理上的支持,需要樹立她的自我意識,培養她維護自己利益的勇氣。

我們常常在閑談時講某人有大將風度,臨危不亂,指的是有一種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寬廣胸懷和把握全局的自我意識。也隻有這樣才能在人生遇到真正的急流時,懂得如何把握判別方向。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得上謙讓。

方法279:培養孩子的堅強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孩子具有堅強的意誌,活潑開朗的性格,家長、老師需要從小磨煉孩子的意誌,重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堅強毅力,這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礎。

受到不同教育的孩子,他們的意誌力、自信心也會有不同的表現。譬如,有的孩子有一股韌勁,不怕困難,做什麼事都能集中精力,敢於並願意親身去嚐試,這樣的心理發展是健康的,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和勇敢毅力。

但是,也有的孩子膽小怕事,什麼事都不敢嚐試,遇見一點小事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很強,往往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必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的能力,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智力、能力的發展程度,激勵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引導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改掉孩子過度依賴大人的壞習慣。

父母可以從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給孩子獨自鍛煉的機會,逐步養成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表現出獨立行為時,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家長也應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成績喜悅,樹立起“我也能行”,“以後我自己的事我要自己做”的信念。

鼓勵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或口頭表揚誇獎,或給孩子某種權利等,讓孩子體驗到獲取成功的喜悅,從而逐步增強自信心。對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過度依賴家長的行為也要及時予以必要的糾正。

當孩子出現依賴情緒時,家長要以某種方式表示不滿,和藹地講道理。但是批評要講究方式、方法,特別要防止拿自己的孩子去跟他人的孩子去比較,更不要當著許多人的麵羞辱他,嚴厲斥責,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或引起逆反心理。

要期望孩子在今後事業上的成功,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性格。有一個堅強的性格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

首先應該讓孩子學會生活獨立,凡自己能做的事絕不依賴家長。依賴本身就助長了懶惰的滋生,使人感到精神懶散,懶於獨立思考,容易被他人利用。

所以說,事事對孩子包辦代替,這並不是在疼愛孩子、幫助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其次還一定要給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家長應該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在孩子未哭以前及時給予鼓勵。如孩子摔了跟頭不哭,打針不哭等。

如果孩子真的沒哭,應進行強化效果,及時給予表揚。又如有的孩子不願去幼兒園,常在去幼兒園的途中大哭不止,那麼父母鼓勵孩子去幼兒園不哭才是勇敢的孩子,一旦孩子不哭了,馬上給予及時適當的鼓勵和獎勵。以後要設法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不適應心理。這樣,不斷地有針對性地進行適當的培養,那麼孩子就會逐步形成堅強的性格。

強調堅強的性格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並非小題大做。許多具體事實都說明,當一個複雜問題出現的時候,需要人們果斷地作出決定。對性格堅強者來說,碰到問題能沉住氣,冷靜分析,他們常常也是生活中的強者。而性格軟弱者就不同了,他們往往思前想後,優柔寡斷,以至於機會在身邊悄悄溜走。

培養堅強的性格對於孩子的將來是至關重要的。多數父母為培養孩子成才不惜花費許多精力和財力,進行各種才藝培養,但千萬不能忽視了這一重要方麵。

孩子太頑皮怎麼辦?

頑皮的孩子多數生活活潑、求知欲強,也即所謂“精力過剩”。他們好動的性格、強烈的求知欲往往得不到滿足。枯燥乏味的教學,平淡無奇的家庭生活使他們“過剩的精力”無處施展,於是他們就開始“頑皮”起來了。這是對教學不得法的學校的抗議,也是對無暇顧及孩子的父母的懲罰。另一方麵,孩子的智力也並不一致,而一般的學校教育卻是千篇一律。硬性要求兔子與烏龜齊頭並進,那麼兔子就會難以忍受,就會不遵守紀律。孩子也是這樣,旺盛的精力得不到應有發揮,那麼就不免要隨便“發泄”了。

孩子頑皮,家長該怎麼辦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方法280:父母要取得孩子的信任

父母要使孩子聽話,不過分頑皮,必須取得孩子的信任。父母要關心孩子、了解孩子,盡可能多與孩子接觸,甚至與孩子一起“頑皮”一番。父母與孩子一塊玩,可以加深雙方的感情,增加共同語言。孩子對父母也會更加信任、親近,從而樂意接受父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