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微利贏家的啟示(中)(1 / 3)

四、沃爾瑪是如何起家的

現在,沃爾瑪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業,在全球14個國家開設了6000多家商場,員工總數達到180多萬,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達1.75億人次,多次雄踞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的榜首。

很多人把沃爾瑪當做世界零售業的一個王朝,隻是再強大的王朝也是一塊磚一片瓦壘起來的,沃爾瑪起家的背後也有著它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艱辛。

薩姆·沃爾頓是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1918年出生於阿肯色州一個偏僻的小鎮。父親是個工作極為勤奮的人,母親是一個很優秀的鼓勵者,正是她一直告訴薩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把它做好。薩姆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因此家人總是很努力地工作,並設法存下每一分錢。

在對待金錢上,沃爾頓家族有著相同的態度態度:認真看待每一分錢的價值,絕不亂花一分一厘。良好的家庭教育讓薩姆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

1936年,薩姆進入密蘇裏大學攻讀經濟學學士學位。除了用功讀書外,他還一直堅持送報紙的工作,並且增加了幾條送報紙的線路,雇傭了幫手,即便當時處於經濟蕭條時期,薩姆一年也能賺4000—5000美元,這足以讓他支付自己的學費、飯費、社交等日常費用。除此之外,薩姆還非常有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受到了很多同學的擁護。這為他以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實薩姆最初的理想是做保險推銷員,他覺得保險是個很賺錢的行業,而自己也很擅長推銷。但大學畢業後,恰逢兩家大公司西爾斯公司和彭尼公司到密蘇裏大學招募新員工。薩姆又急需工作,就應征到彭尼公司在艾奧瓦州達摩因的分店上班,月薪75美元。這成為了薩姆從事零售業的開端。

薩姆喜歡賣東西,也懂得買東西的技巧,這使得他很快成了彭尼公司業績出色的員工,受到店裏主管的信任和幫助。而薩姆也從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中看到了零售業的光輝前景。在彭尼公司呆了18個月後,薩姆應征入伍。在軍隊裏,他決定了影響人生的兩件大事:一是與心愛的女孩兒梅倫結婚;二是決定自己創業,並選擇零售業作為自己的職業。

退伍後,薩姆帶著家人來到阿肯色州僅7000多人的新港小城,用借來的和自己積蓄的共2.5萬美元租下了一個店麵,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商店。雖然營業麵積不足500平方米,經營的也多是5—10美分的小商品,但薩姆卻下決心在5年內把它做成阿肯色州最賺錢的雜貨店。

在經營過程中,山姆對顧客的服務非常體貼周到,擺放的商品非常利於客戶挑選,而且對每一位顧客都麵帶微笑,甚至還能叫出大多數客人的名字,這給人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很多人都喜歡來他這裏買東西。

知道沃爾瑪公司為什麼總是打出“低價,低價,再低價”的商業原則嗎?這與沃爾頓在經營這間雜貨店時悟出的“女褲理論”不無關係。何謂女褲理論呢?這要從薩姆的一筆生意說起:薩姆一直按照每打2.5美元的價格向班?富蘭克林公司購買一種腰部有彈性的斜紋緞緊身女褲,然後按照1美元3條的價格出售。後來,他發現哈裏是按每打2美元的價格批發這種相同的女褲的,薩姆就改變策略,開始從哈裏處批發,再以1美元4條的價格出售,結果發現來購買這種女褲的人數比原來大大增加。薩姆由此發現,如果是80美分批發一件東西,按1美元價格出售,則銷售量是按1.2美元出售的三倍以上。雖然單件商品的利潤少了,但由於銷售量增加了三倍,總利潤也就隨之大大增加了。

想通了這個道理後,薩姆對自己的行業更加有信心了,開始四處尋找能夠提供較低價格的供貨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在田納西州找到了願意低價供貨給他的供貨商。於是,薩姆就白天在店中忙碌,關了店門就開著自己破舊的小貨車去田納西州進貨。雖然辛苦,但是和賺到的利潤相比,薩姆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薩姆的苦心經營下,雜貨店的生意蒸蒸日上。第一年,該店銷售額就達到了10.5萬美元;第二年,達到14萬美元;第三年,有17.5萬美元。

原店主看到薩姆小店的良好業績,決定收回店麵自己經營,薩姆隻好無奈地關掉了自己的第一家雜貨店而另尋出路。

薩姆不是個輕言放棄的人,更何況這是他非常熱愛的職業。於是,他帶著5萬美元現金和家人搬到了本頓維爾這個僅有3000人口的偏遠小鎮,買下了一家名為哈裏遜的雜貨店,又租下了隔壁的房子擴大店麵。運用自己獨創的經營法則和低價策略,薩姆新開張的小店營業額直線上升。為了擴大經營,他又去其他的城鎮尋找開店機會。1952年10月,他的又一家“沃爾頓5美分—10美分商店”在阿肯色大學所在地的費特威爾開業。第一年的營業額就達到了9萬美元。

薩姆一直認為小城鎮的商品價格應該比大城市便宜,可由於批貨困難,又無法像大型連鎖店那樣壓價,如何改變定價較高的局麵就成了薩姆的難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了一種低價大批進貨、便宜賣出的折扣商店,這恰恰符合薩姆的經營理念。他認為折扣商店的出現,將會導致傳統小雜貨店的滅亡。於是,他馬上采取行動,把房子、不動產全部拿到銀行作抵押,借到了巨額貸款,其弟弟和一位分店經理又分別投資了一部分錢。

1962年7月2日,薩姆的第一家沃爾瑪(WAL—MART)折扣百貨店終於在離本頓維爾不遠的羅傑斯城開業。薩姆打出了“天天低價”和“保證滿意”的承諾,店內經營的商品多達22類,各種服飾、書籍、藥品、家具等日常用品十分齊備。同時,同種商品的售價也比競爭對手低20%左右。譬如:陽光牌自動咖啡壺,其他一般的商店售價為19.95美元,而在沃爾瑪隻賣13.47美元;威爾森牌手套,別的店賣10.8美元,沃爾瑪隻賣5.97美元。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盡管店麵簡陋,沃爾瑪還是受到了顧客的歡迎,開業第一年營業額就達到70萬美元。

隨後的幾年裏,薩姆不斷擴大沃爾瑪的營業麵積,沃爾瑪的營業額也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著,到1974年沃爾瑪的銷售額已達到540萬美元。

在經營沃爾瑪期間,薩姆除了堅持“天天低價”策略外,還對員工提出了兩條要求:“太陽下山”即員工必須在太陽下山前完成自己的任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十英尺態度”則要求員工在客戶走進10英尺以內時,開口詢問客戶的要求。

這種良好的服務和低價策略一起構成了沃爾瑪的核心營銷方式,遵循著這套理念,沃爾瑪的連鎖店越開越多,一直到跨出了國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企業。在沃爾瑪遍布全球的時候,薩姆?沃爾頓也成了美國富豪榜的常客。

如今,沃爾瑪已經成了世界零售行業的翹楚,它的經營哲學、管理技能也成了美國甚至世界管理學界的熱門話題。沃爾瑪的成功背後,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其中幾十年來一直恪守的薄利多銷經營戰略,對於處於微利時代的企業而言,尤其值得學習和探討。

除了亨利?福特之外,山姆?沃頓可說是本世紀最了不起的創業家。

——《追求卓越》作者湯姆?彼德森

五、賣“曆史”的小木匠

商機在哪裏?需求在哪裏?這是兩個困擾著很多企業的問題。而山東一個名叫曲寶營的木匠,卻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出了一個解釋。

2003年麥收時節,曲寶營請假回村收莊稼。由於住在沂蒙山區,他使用的運輸工具還是早已被淘汰的手推車。這時,一位曾經向他購買過根雕的上海人呂長有偶然看到了他的手推車,很感興趣。為了滿足這位上海朋友的收藏願望,曲寶營給他做了一輛長20厘米的小手推車。呂長有高興地拿走這輛微型手推車後,不久便從上海打來電話,說那輛手推車很受城裏人喜愛,很多人看後都想托他買幾輛。曲寶營忽然蹦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小推車深受孩子們喜愛,還能起到教育作用,我為何不專門生產呢……想到這,曲寶營毅然辭職回到家裏開始鼓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