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人生經曆的一部分
喬布斯如是說:“有些時候,生活會拿起一塊磚頭向你的腦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仰。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無比鍾愛。”
精彩解讀
有句經典的電影台詞——人生就像巧克力。是呀,有苦才有甜的人生才有樂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麵對困難與挫折時勇往直前,將困難與挫折擊敗,他們重視失敗的經曆,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最終獲得了成功。因為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挫折總是橫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把失敗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勝利的前奏曲,就能在跌倒之後爬起來滿懷信心地繼續前進。當我們戰勝挫折,克服困難,最後獲得成功時就會領略到最大的喜悅,試問哪個成功的偉人的經曆中沒有失敗存在。
挫折是確實存在,誰也不能避免的。挫折過後,想要重新獲得成功,關鍵看你怎麼看待它,是逃避還是勇敢麵對,是做懦夫還是做英雄。不同的人對待挫折的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很快就能從挫折中站起來,積極地生活;有的人會自怨自艾,怨自己怎麼老是這麼倒黴,為已經潑翻的牛奶哭泣卻不曾想到要盡快做出調整才對;而有些人挫折之後則會一蹶不振,一下子就把自己定位在失敗之列,缺乏進取心。
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由於自身、環境、機遇、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原因,難免會遭受諸如朋友反目、家庭變故、病魔纏身、蒙冤受屈等種種打擊。壞者不能避,好者不能取,恨者不能除,愛者不能得等各種精神壓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遭遇到了挫折。泰戈爾說:“隻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如果說事業的發展和人生的機運是一個百寶箱,挫折則是一把鎖,而堅韌則是打開這把鎖的鑰匙。
喬布斯的生母是一名年輕的未婚媽媽,所以還未出生的喬布斯注定要被棄養。後來的養父母,他們隻是工薪階層,也沒有念過大學,養父甚至連高中都沒有上過,起初喬布斯的生母也一直猶豫是否同意這對夫婦收養喬布斯,由於這對夫婦非常喜歡喬布斯,很想將他領養回家,在多次溝通之後,這對夫妻向喬布斯的生母保證一定會供喬布斯上大學。他的生母才在領養書上簽字。就這樣,剛剛出生的喬布斯成了這個普通的美國家庭中的一員。可能正是這種沒出生就注定被領養的烙印深深地留在了喬布斯的靈魂深處,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追問:“我是誰?我有什麼價值?我來這個世界幹什麼?”有些人一輩子過去了,也沒想去弄清楚的基本哲學命題,喬布斯在少年時就已經開始觸及了,這注定會影響喬布斯的一生。當父母傾其所有供喬布斯上了大學後他卻發現這種大學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無法從中獲得人生的意義。隻讀了半年,他就從裏德大學退學,隻能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睡覺,去撿可以換5美分的可樂罐。
他要做改變世界的大事,幸運的是喬布斯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且發現他鍾愛的事業能夠實現他的理想。他與朋友成立了蘋果公司並成功地推出了Apple I和Apple II,蘋果公司成功上市,他在25歲時就已經有了2億財產。有人說年少輕狂不是什麼好事,擁有巨額財富的喬布斯依然很難與人相處,而且爭強好勝。他隻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他先後開發的“麗莎”和“麥金塔”雖然優秀但是卻沒有獲得很好的市場,由於經營出現問題、市場不理想、公司嚴重赤字,再加上喬布斯固執而無法控製的脾氣,他被擠出了蘋果公司。這對他的打擊我們可想而知。他回憶當時的感受時說道:“你似乎覺得有人在你肚子裏用拳頭打你,它簡直要把你打得不省人事了,你無法呼吸。這就是我當時的感覺。現在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但事實證明喬布斯沒有那麼容易被打倒,他很快成立了NeXT——研發了許多優秀的軟件至今還被蘋果沿用,然後成立皮克斯——後來成為世界上最數一數二的電影公司,出品了無數叫好叫座的動畫電影。此時他已身價10億,蘋果公司見識到了喬布斯的能力,他們極力召回喬布斯挽救快要倒閉的蘋果。喬布斯鍾愛蘋果,他沒有做太多鬥爭就重新回到蘋果。他說:“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就喜歡追求權力的人,我隻在乎蘋果公司的發展。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發電腦上,還創建了一家公司。為了蘋果公司更好地發展,我寧願奉獻出我的一切。可以這麼說,如果蘋果公司需要我掃地,我可以去掃地;需要我去清理廁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廁所。”
挫折後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目標是否合適非常重要。如果大方向沒錯,那就考慮你的方法或階段性的目標是否合適。目標的確立,需要分析、思考,這是一個將消極心理轉向理智思索的過程。重新回來後的喬布斯顯然成熟多了,他在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在被采訪時他說:“我們得了財富500強依賴症,試圖將這些產品出售給大型企業,但是我們的根基在於向個人出售產品。還有另外兩個問題:發貨太晚;軟件的融合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而我們也喪失了很多士氣。IBM卻來勢凶猛,加上我們發貨晚了6個月,價格又太高。而且還有大概150家經銷商,這在我們看來絕對非常愚蠢,意味著我們犯了一個成本非常高的錯誤。”1998年,喬布斯發布了iMac,這台電腦不但被稱為是時代的代表者,而且僅售1299美元。
喬布斯回到蘋果後在一係列改革之下,“蘋果”終於實現盈利。喬布斯剛上任時,蘋果公司的虧損高達10億美元,一年後卻奇跡般地盈利3.09億美元。 1999年1月,當喬布斯宣布第四財政季度盈利1.52億美元,超出華爾街的預測38%時,蘋果公司的股價立即攀升,最後以每股4.65美元收盤,輿論嘩然。蘋果電腦在PC市場的占有率已由原來的5%增加到10%。1997年,喬布斯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來越多的業界同仁認同了此觀點。甚至連當初將喬布斯擠出蘋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讚歎:“蘋果的逆轉不是騙局,喬布斯幹得絕對出色。蘋果又開始回到原來的軌道。”
可是在喬布斯風光的時候,倒黴的事發生了,2004年喬布斯被確診患上了胰腺癌,醫生宣布他隻有3至6個月的生命。醫生叫他回家,對最終結果有思想上的準備,然後整理好一切。喬布斯幽默地說:那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這預示著喬布斯可能即將死去,在蘋果能呼風喚雨的喬布斯此刻非常無助,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事實,生命就是那麼的脆弱 ,那麼的不堪一擊。他說:“沒有人願意死, 即使人們想上天堂, 也不會為了去那裏而死。”喬布斯在抱著診斷書思考了一晚上後重新調整好了心態,他決定樂觀麵對,積極配合治療,命運還是眷顧著喬布斯,在經過一個活切片檢查時,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細胞後激動不已, 因為這些細胞最後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以用手術治愈的胰腺癌症細胞,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半年後喬布斯奇跡般痊愈了。
其實喬布斯這麼多年來一直頑強地在和病魔做鬥爭,人們也可以看見他越來越瘦,但是活力卻從未減少。他每次回來給人們的感受不是一個病人,而是一位激情洋溢的大師。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能改造一項產業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正如《財富》雜誌所指出的,改造四項產業是前無古人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堅忍不拔的意誌更重要。人的一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無論在多麼平靜的海域,也總會有起起伏伏,總會遇到風浪的打擊。麵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選擇迎難而上,還是選擇退縮?退一步,消極地沉浸在挫折帶來的苦難中,你也許會被風浪淹沒,而勇敢一些,積極地迎難而上,與困難鬥爭,也許風浪過後是無限美好的天空。巴爾紮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寫著:“我能戰勝一切挫折。”
世界上沒有攀登不了的高峰,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隻要我們明確目標,堅持不懈,不達目標不停止,我們就是成功的主人。《財富》雜誌認為喬布斯對於全球文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每一天,總會有學生、創業者、工業設計師或首席執行官們在麵對各種難題時反複思量:‘如果是喬布斯會怎樣做?’”
智慧小語
人,從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注定要經曆各種磨難與坎坷,注定有順境也有逆境,順境中,你可能會奮發向上,但如果此時的你正處於逆境中,你是否會一如既往地前進?生活的勇者是要經受得住考驗的。
被蘋果開除,於我是最好的事
喬布斯如是說:“被蘋果開除是我這輩子遇見的最好的事。”
精彩解讀
創業者是永遠不會失敗的,除非他放棄或消失。否則,你可以奮鬥、失敗、再奮鬥、再失敗直至成功。一次性成功當然最好,但即使是喬布斯,也曾經被他自己創建的蘋果開除過。 像許許多多成功的人一樣,喬布斯和他的夥伴們的創業故事中,有從大學退學、有車庫工場、有技術創新、有商業模式的創新、有天使投資、有上市、有少年得誌。沒有的是,他居然被自己創立的企業開除了!
喬布斯年輕有為,沒有失敗過,在公司裏唯我獨尊。一個依靠技術發家的公司若想在美國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實現長期的成功,必須遵循企業的成長規則。由於喬布斯熱衷於技術、不懂管理,再加上他叛逆的性格,他在公司語出驚人是常有的事,蘋果的員工都很怕他,據蘋果公司前雇員透露,喬布斯更可怕的一麵還在於其冷漠的態度。即使是從他嘴裏冒出的幾個詞,也足以讓下屬們渾身顫抖。他回憶道:“沒人會主動和喬布斯打招呼。基層員工都害怕他。我記得有一次喬布斯走入辦公區,迎麵走來的一組員工立刻向兩邊散開,喬布斯則從中間穿過。”這位員工還描述了他上司在同喬布斯交流時遭遇的尷尬,他說:“我的上司1979年加入蘋果,但是她隻見過喬布斯兩麵。有一次她要向喬布斯彙報工作,這位CEO遲到了一個半小時才出現,而且沒穿鞋。這年喬布斯24歲。我的上司需要資金啟動一個項目組。喬布斯在聽了一小時彙報之後,隻說了一句話‘不行’便起身離開。”喬布斯對產品的研發成本和價格會估計失誤,他還會為了贏得個人榮譽,提出不切實際的研發計劃,而當計劃不能完成時,他又會責怪研發人員。
1984年,蘋果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電腦公司,有4000名雇員、資產超過20億。喬布斯自知對管理不在行,所以在蘋果公司蓬勃發展的時候,喬布斯覺得有必要邀請一位優秀的商業高手來和自己一同管理公司,他發現了一位能夠代替他管理公司的人——約翰?史考利,可口可樂的當家人。起初約翰?史考利根本沒把蘋果公司放在眼裏,但是喬布斯不遠萬裏請了他好幾次,最後他終於被喬布斯的一句話打動:“難道你想一輩子都賣汽水,不想有機會改變世界嗎?”就這樣約翰?史考利開始與喬布斯一同打造蘋果,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生了矛盾。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史考利認為喬布斯已成為公司問題的來源,史考利在其自傳《蘋果戰爭》中指出喬布斯並不算有技術研發能力的人,並把喬布斯趕出了蘋果公司。他認為,喬布斯對新推向市場的麥金塔機作出了過高的估計。喬布斯還認為在麥金塔機推向市場的第一年裏,銷售量一定會達到50萬台,因為根據開始時的銷售報告,這一數量完全能達到。蘋果公司的兩位主管都對這一銷售計劃提出了質疑,並希望喬布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麵對著喬布斯咄咄逼人的氣勢,他們又無能為力。不幸的是,他們隨後被獨斷專行的喬布斯免職了。“我們雇用了一個很有天分的家夥和我一起管理這個公司, 在最初的幾年,公司運轉得很好。但是後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發生了分歧, 最終我們吵了起來。當爭吵不可開交的時候, 董事會站在了他的那一邊。”於是不幸的事發生了,“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們剛剛發布了最好的產品,那就是麥金塔機。我也快要到三十歲了。在那一年, 我被炒了魷魚。”喬布斯說。
由於管理、決策及讓人忍受不了的性格,喬布斯被排擠出了蘋果。對於喬布斯來說,被蘋果開除是一個重大打擊。他曾對《新聞周刊》稱:“你會感到有人猛擊了你腹部一拳,把你體內的空氣都打走了,你無法呼吸。這就是我的感受。”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喬布斯也這麼認為,這比死亡更讓他難以接受,他被自己如此熱愛的公司開除,他的心情我們可想而知。喬布斯盡力爭取希望能繼續留在蘋果公司,他覺得自己無法在沒有蘋果的情況下活下去,他這樣說:“蘋果公司就像是我的初戀一樣。就像所有的男人都會想念他們第一個深愛過的女人一樣,我也會一直想念‘我’的蘋果公司的。”可是沒有人給他機會,喬布斯不再控製蘋果,對那裏的人來說是“鬆了一口氣”。喬布斯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他說:“在這麼多人的目光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離自己遠去, 這真是毀滅性的打擊。”
那天晚上喬布斯回到家裏沒有開燈,他一個人躺在地板的墊子上,他的老朋友默裏害怕喬布斯會想不開做出什麼傻事來,開車來到喬布斯家,發現喬布斯一個人在漆黑的屋子裏。默裏不聲不響地緊靠他坐了過去,然後緊緊地抱住了喬布斯,兩個人放聲大哭。兩人一起待到第二天淩晨,默裏在確信喬布斯不會出什麼意外了才返回家中。當命運把一個人打倒在地的時候,隻要他不屈服,他就可以繼續與命運爭鬥,直到戰勝命運。命運隻會青睞戰勝它的人,然後把豐厚的寶物贈給這些人,這些人永不屈服,不屈服的人有必勝的信念,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海明威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次打擊讓喬布斯完全清醒了,後來他這樣形容這個打擊:“這個良藥的味道實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這個藥。”在蘋果占據世界之巔的光環下,喬布斯確實病了。這次經曆讓年少輕狂的喬布斯成熟了許多,他不再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思想,那麼他隻能成為過去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