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飲食宜忌:麵包不宜趁熱吃(1)(1 / 3)

不得虛, 邪不能獨傷人。

——《黃帝內經·靈樞》

凡欲餌藥, 但須精審, 不可輕服。

——《顏氏家訓》

少不勤行, 壯不竟時, 長而安貧, 老而寡欲, 閑心勞形, 養生之方也。

——《養性延命錄》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 平易法, 隻將食粥致神仙。

——陸遊《食粥》

大麥穀芽保胃宜常食

中醫認為,大麥性溫,味甘鹹、微寒,有調中益氣、止渴除寒之功效,可寬腸胃、化穀食、補虛壯血脈。對食穀不化、腹部脹滿,或胸悶煩躁、嘔吐瀉痢者,服用大麥有補胃消化、寬胸破積、舒氣止瀉之效。大麥芽有和胃健脾、助消化、疏理肝氣的作用,可防消化不良、胃部脹滿和防止食欲不振的功效。

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來說,大麥和小麥成分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和澱粉酶、麥芽糖、轉化糖酶、卵磷脂、蛋白質分解酶、脂肪和礦物質以及穀芽中含有的澱粉、澱粉分解酶、蛋白質、維生素B等成分,可以健脾開胃、益氣生津,刺激胃腸蠕動,加速腸的吸收與運動,預防便秘,並且對胃潰瘍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豆製食品忌過量

有人以為吃豆製品可以預防冠心病,便大量食用。豈料豆製品中豐富的蛋氨酸,很易轉化為同型半胱氨酸,這樣就更便於膽固醇沉積於動脈壁,成為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溫床”,所以吃豆製品要適量。

美國一營養學家通過嚴格的實驗分析指出,過多吃豆製品,對人體有害。因為大豆的蛋白破壞人體對鐵質的吸收。他的實驗表明,當人體內的大豆蛋白超過了“界線”,就會降低正常鐵質吸收量九成,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程度不等的困乏、嗜睡等貧血症狀。

當然,一般正常的吃豆製品是隻有利而無害的。

益多吃蔥、蒜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常吃蔥、蒜能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並且具有補腦作用。

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活動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所提供,而葡萄糖轉變為大腦所需的能量,離不開維生素Bl的作用。科學家已查明,隻要把蔥、蒜和少許的維生素Bl放在一起,便會產生一種叫做“蒜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增強維生素Bl的作用。而且蔥、蒜中含有的一種叫做“前列腺A”的成分,可以起到舒展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因而能防止血壓升高所引起的頭暈,對大腦有改善作用。

因此,人們應該多吃些蔥和蒜,以使大腦保持靈活,知識分子尤應如此。

麵包不宜趁熱吃

剛出爐的麵包含有許多二氧化碳,這是在發酵與烘培過程中產生的,如果立即食用,可能會吃進太多二氧化碳,不僅容易漲氣,再者胃的消化功能較差的人食用後也容易產生胃酸。

麵包剛出爐時,因為仍在高溫狀態,麵包的酵素作用持續進行著,約15分鍾後,當麵包的中心溫度降至40度左右,酵素作用才停止,此時麵包中的二氧化碳已充分排出,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豆腐忌與蔥同吃

小蔥拌豆腐、蔥燒豆腐等菜肴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一般人認為蔥與豆腐同吃,味道清香,誘人食欲。有些人燒豆腐時,也往往放些蔥花來調味,但是蔥中的草酸和豆腐中的鈣生成草酸鈣,破壞了人體對鈣的吸收,使得其營養價值不高,還會引發某些疾病。

蔥中含有大量草酸,而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當豆腐與蔥相拌時,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結合使豆腐中的鈣質遭到破壞,形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草酸鈣是人體難以吸收的,如果長期食用小蔥拌豆腐之類的食品,就會造成人體缺鈣,易發生抽筋、軟骨症等,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