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結束後,軍政大員們被那些社會名流簇擁著,魚貫地出了碧雲寺,上了早已經停在寺院門口的車子,揚塵而去。

苗君儒並沒有隨那些人上車,而是叫了一輛黃包車,對車夫說道:“到閬風亭!”

“好咧!”車夫見他上了車,拉起車就走。

北伐軍進城後,釋放了一大批被關押的政治犯,其中就有苗君儒的幾個同學,他們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被當局抓進去,這一關就是10年。幾天前他們在城內的一個小酒館內喝酒慶祝重生,言談之間,有頗多感慨。聽說幾天後在碧雲寺有一場盛大的祭典,一個叫黃森勃的同學低聲在他耳邊約他那天在閬風亭見麵,說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他,言語間顯得很神秘。

從碧雲寺到閬風亭,路途並不遠,一路大多是下坡,車夫也很省力。

從閬風亭向西直上,可見一巨大的懸崖峭壁,那就是著名的景觀森玉笏,說是當年乾隆皇帝看它像朝臣手中的笏版,故賜此名。森玉笏三個大字刻在石壁上,字體遒勁有力。

離閬風亭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突然從路邊的樹林內衝出一個渾身是血的人來,那人衝到黃包車前,險些與車夫撞上。

苗君儒已經看清那個人,就是和他約好在閬風亭見麵的黃森勃,他跳下車,扶住黃森勃問“你怎麼啦?”

黃森勃的身上中了好幾刀,傷口在流血,他看清麵前的人是苗君儒,忙將手中的包袱塞到他的手裏,說道:“快走,他們要追來了,事關重大,三天後的中午在大鍾寺門口,去見一個穿紅色旗袍的小姐!”

苗君儒手裏拿著的是一個花布包袱,包袱裏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一看黃森勃的神色,顯然不是平常之物。

“快走,”黃森勃痛苦地說道:“不要讓東西落在他們的手裏!”

他說完往另一個方向跑去了。樹林內傳來紛雜的腳步聲,那些追來的人已經越來越近。

苗君儒上了車,對車夫說道:“快走!”

車夫疑惑地望了黃森勃的背影一眼,邁開大步,向山下跑去。

坐在車上,苗君儒掂著手裏的包袱,包袱並不重,好像裝的東西也不多,他想起黃森勃剛才的樣子,一個坐了10年牢剛出來的人,會有什麼珍貴的東西呢?那些追上來的人,到底是什麼人呢?

他打開包袱,看到一封信,一看那信封上的字,認出是老師潘家銘的筆跡。

他打開信,見信隻有一頁紙,上麵寫著:昌元兄,可否尋找黃帝玉璧的下落?切勿不可落入野心人之手。

落款時間是民國三年。

苗君儒驚呆了,他吃驚的不是潘老師給這個人寫信,而是信中提到的黃帝玉璧。還有就是民國三年的時候,袁世凱是大總統,正醞釀著當皇帝呢。

有關黃帝玉璧的傳說,民間有許許多多。但是毫無例外地,都說擁有這塊玉璧的人,將具有神奇的力量,獲得民心擁有天下。

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打敗蚩尤,是因為這塊玉璧給了他神奇的力量。自從那以後,這塊玉璧流落到民間,失去了蹤跡。後來又數次在曆史中出現,每一次都成就一代帝王。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趙匡胤等人,能夠打敗對手成就大業,據說都與這塊黃帝玉璧有關。就連一個乞丐,在要飯的途中,於一個破廟裏,從一個老和尚的手裏得到了這塊玉璧,結果開創了大明王朝。

這塊玉璧的神奇之處,舉不勝舉。自然成了野心家們爭奪的目標。

玉璧的每一次出現,都會給人類帶來空前的災難,在血雨腥風中完成一次曆史的變更。

作為考古學家,苗君儒以前也聽老師說起過,但是那些隻是流傳在民間的傳說,實在找不到有力的證據證明這樣東西的存在。

苗君儒的臉色已經變了,想不到傳說中的黃帝玉璧居然真有其物,看這信中的語氣,老師顯然已經得到了相關的線索,要那個叫昌元的人幫忙尋找。

黃包車轉過一道彎,看到前麵軍警林立,正嚴格地盤查每一個下山的人。

“先生,怎麼辦?”車夫扭過頭去問,卻見車上已經沒有人了人影,座位上放著兩塊大洋,車上的人是怎麼下車的,他居然半點都沒有覺察到。

這時,苗君儒已經走在了一條通往山下的小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