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誰來接任專員(3)(3 / 3)

還要來一次出其不意。從縣委書記、縣長中產生人選已不可能,中央有規定,並且出台了文件,任用幹部必須嚴格按《幹部任用條例》辦事,一般不準越級提拔。專員必須從副職中產生,並且任副職必須滿兩年以上。符合條件的人選不多,掐去掐來就是那麼幾個。從副書記、副專員中產生專員不符合他出其不意的思想,並且這裏麵沒有一個是他喜歡的人。對了,宋尺傑。怎麼現在才想起這個人?怪不得誰,在他腦子裏,宋尺傑是奴才,而不是所謂的人才。現在想起也不晚,用人不分先後,隻要合意就是合適。宋尺傑在他身邊工作已有幾年,並且其嶽父與他私交不錯。用此種人絕對不會翻船。

他相信,宋尺傑不會成為第二個韋旺。

主意已定,立即開會。隻有開會,才能把個人的意誌轉化成集體的意誌。

突然想起一件事,他跟孟達山要過人,要過馬難生。現在報宋尺傑,孟達山怎麼想,不認為他是虛情假意?不錯!他根本就沒想到請馬難生來,隻是說說而已。但是,如果孟達山動真格怎麼辦?軍中無戲言,說出去的話收不回。得變通。

怎麼變?讓宋尺傑當常務副專員。這樣,不管誰當專員,宋尺傑就是一粒沙子。

打好腹稿後,他找來組織部長,告訴其想法,讓其在會上動議。

又討論幹部。韋旺知道王清江不會有什麼好事,借口有急事不能參加會議。他不參加,不比一般副書記不參加。他是專員,他不參加,會議就得延期。當然,也可以開會,超過半數就可以討論問題並能形成決議。隻不過這種決議形成後,在執行中要受到阻力,難以付諸行動。

這一次討論的問題不需要地區行動,隻是個程序,決定權在省委。於是,會議照開不誤。

沒有韋旺參加的會議,決定更容易形成。15分鍾後,會議就結束了。

韋旺馬上知道了會議的內容。為表示抗議,他向省委寫了辭職報告。

辭職並不是韋旺的本意,他已經無法與王清江搭台唱戲,他要用辭職這種行動向省委通報自己與王清江的不和。

孟達山幾乎是同時接到這兩份報告。

省委準備對聰江的班子進行適當的調整,隻不過一時沒有時間討論,暫時放一放,沒想到兩人鬧得這麼凶。

不換思想就換人,這是曆來的規矩,聰江班子問題需要馬上研究。

班子不團結,撤職、調動、吃虧的總是副職,對的總在正職這一邊。這一次也不例外。

誰去當專員?難道真的是馬難生。孟達山在辦公室來回踱步。腦海裏儲存的幹部全部翻了出來,沒有人比馬難生合適。說句心裏話,他不願馬難生離開。這麼多年,馬難生已把他的領導藝術、做人品德、處世風格學到了家,能夠全麵理解他的意圖,出了不少好主意、好點子,他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秘書或秘書長,而是一名稱職的助手。內心裏,他已為馬難生安排了一個好位置——就是常委秘書長。他相信這個安排能夠得到省委常委的認可並予以通過。現在聰江要幹部,他必須忍痛割愛,讓馬難生下去闖一闖,熟悉掌握地方工作方法,積累工作經驗,這對日後開展工作有好處。

主意已定,但隻能是他個人的意見,還要同其他幾位副書記商量,特別是要聽聽省長付林的意見。在任用幹部上,他是絕對講民主的。講民主沒有影響他的威信,也沒有影響決策的通過,他越講民主,班子成員越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