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柳宗元《漁翁》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一岸有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
另一岸有的還是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桃花。
而中間,岸夾桃花錦浪生……
春水覆著鱖魚鯉魚,鱗躍疑投水心劍,浮著白鵝黃鴨,禽浮似挹羽觴杯。而那春光明媚裏蕩漾著船家的青箬笠,綠蓑衣,偶爾欸乃一聲,跟山水打個招呼,於是山光水色青於藍。
——碧水之上紅塵不到,滾滾年光無驚蕙草。
這就是詩人們眼裏最澄淨的時候。
所以,那丟了南京城池的南唐李煜亦隻想要用江山換一曲欸乃:“浪花有意千裏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而這亦是世間最熱鬧之處。
紫陌紅塵裏,唯見人聲,未聽物鳴。
而此錦水湔雲浪裏,小鴨飛來稠鬧處,三三兩兩能言語,魚跳之時浪聲勻碎,鳥啼之地春草媚生,水雲天共色裏,人聲寂寥,唯有欸乃一聲間。
隻這一聲欸乃。
萬物的聲音,鳴響起來。
萬物的顏色,活潑開去。
而詩人亦需要這樣的一聲欸乃,才能看見山水綠開,也才能看見自己心靈詩意的居處。
所以聽到欸乃聲的柳宗元襞錦成書,為一路足繭荒山或舟踏靜水而見到的世間的景留下了一袋又一袋的錦囊佳句。
從此他的人生“半塢白雲耕不盡,一水明月釣無痕”。
——他第二次被貶柳州(今廣西柳州市)之後,就沒有再回長安,靜靜地死在了紅塵之外的雲水邊上。
而他,為人間留下一聲欸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漁翁夜傍西岩而宿,清晨汲清湘之水、燃楚地之竹而煮食,太陽出來煙霧散盡卻不見了人影,而遠遠聽見一聲欸乃,那世界如花朵般打開,山就清了水就綠了,回頭望去漁舟早已順流而下,唯有岩上無心之雲相繼追逐……
寫這詩的時候,柳宗元因為改革失敗,被貶為邵州(今湖南邵陽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
然而,在這裏,荒僻的地方,眾人眼裏的襤褸之處在他的眼裏卻是錦天繡地,他寫成了被後人稱為“遊記之祖”的《永州八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誌。”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