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2000名狂熱的利比亞穆斯林一把火將美駐利大使館化為灰燼。1982年,美利兩國斷絕了外交關係。自此,卡紮菲更是把美國人當成頭號敵人,在各個方麵與美國對抗。使美國極為惱火的恐怖活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這些恐怖活動使美國人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威脅。據統計,僅1984年美國在海外的設施就有77處遭襲擊。205名美國人非死即傷,物資損失達2320萬美元。當美國總統裏根得知4月2日和4月5日的爆炸事件後,他暴跳如雷,立即決定報複利比亞。
1986年4月14日晚。精心策劃的“黃金峽穀”行動開始了。在凱爾索中將的指揮下,一場以萬裏奔襲為先導,海空密切協同的高技術空襲戰拉開了幃幕。由於法國、西班牙等北約國家不同意美機從他們的領空經過,使美機必須繞行1200海裏。整個單程飛行將達4630公裏,戰鬥機飛行需要經過4次空中加油往返至少需要16小時。這次行動,美國調動了自越南戰爭以來當時最大的空中和海上兵力。除了攻擊的黎波裏3個目標的11架F─111戰鬥轟炸機外,還動用了33架噴氣式飛機對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實施攻擊。其中有15架A─6型和A─7型艦載攻擊轟炸機來自停泊在地中海的2艘航空母艦上。這種飛機裝備了夜間攻擊裝置,能在夜間和複雜條件下進行低空轟炸。
美國還動用了大批輔助飛機,從英國黑福德機場起飛的5架裝備有使敵方雷達致盲裝置的EF─111型電子幹擾機;從費爾福空軍基地和米爾登空軍基地起飛的28架KC─10A大型空中加油機和C─135加油機,加入F─111戰鬥轟炸機的行列,保證它們往返有足夠的燃料;接近利比亞沿海的航空母艦上還有14架EA─6B電子幹擾機;4架負責協調兩個空戰群體行動的E─2C型空中指揮預警飛機;另有6架裝備有“百舌鳥”式導彈的F/A─18戰鬥攻擊機和一定數量的F─14戰鬥機護航。
除了這100多架飛機以外,地中海利比亞海岸還停泊著17艘艦艇和2艘航空母艦。“珊瑚海”號和“美國”號航空母艦,在接到第6艦隊司令凱爾索中將的命令後,迅速從附近海域趕來,組成了一支艦隊,準備參加對利比亞的空襲。4月14日7時整,“黃金峽穀”行動開始。美國各海空軍基地、海上艦群和駐英國的戰鬥機部隊同時接到了凱爾索中將的命令。
裝著激光製導炸彈的F─111戰鬥機起飛了。
電子戰王國的“驕子”——E─2C“鷹眼”預警飛機起飛了。
擔任空中指揮與警戒任務的”空中堡壘“起飛了。大型空中加油機KC─10A的輪胎也吻別了跑道,飛向了茫茫的夜空。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英國上空集合的最大規模的空襲機群。分駐英國4個機場的上的所有參戰飛機,1個小時內全部升空完畢,並準時飛抵英吉利海峽遠離陸地的第一個集合點。
與此同時,實行無線電靜默和燈火管製的“美國”號與“珊瑚海”號航空母艦戰鬥群也開始悄悄地向南麵移動,像一群移動著的巨大冰山。它們將在襲擊行動開始前分別從海上控製利比亞的兩個城市——的黎波裏與班加西。
航母甲板上已整齊地排滿了即將起飛的飛機,這些A─7和F/A─18戰鬥機,將在格林威治時間24時,利比亞當地時間淩晨2時與遠道而來的F─111戰鬥機彙合,並主要擔負電子幹擾及攻擊民眾國兵營與貝尼納軍用機場的任務。飛式攻擊開始了!隨著EA─6B飛機上的幹擾吊艙發出強大的無線電幹擾電波,F─111戰鬥機上的雷達與紅外線搜索瞄準器也開始工作。
美軍的15架F─111飛機和18架艦載攻擊機全部采用低空高速衝向的黎波裏和班加西的預定目標。武器吊艙的激光束根據紅外線與雷達瞄準器顯示的圖像,把目標鎖定在十字光環的正中。
利比亞的防空導彈已發現了目標,但一開機立刻成了循電波而來的反輻射導彈的絕好靶子。預先選定的5處目標,同時被航空炸彈所覆蓋。
盡管失去了雷達的引導,利比亞防空部隊還是頑強地向美機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噴著火焰的“薩姆”導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明亮的弧線,但卻沒有一顆能命中目標。美國已完全掌握了利比亞所使用的蘇製雷達性能,其大功率幹擾機能將它完全壓製。
高射炮的曳光彈像羅馬焰火一般密集地飛向空中,半個天成了一片紅色。忽然,暗紅的天空翻滾著一個耀眼的火球。這是一架被地麵目視瞄準的炮火命中的一架美軍飛機,也是此次戰鬥利比亞軍取得的唯一戰果。
2時12分,突襲的飛機踏上返航的旅途。
這場令世界為之震驚的萬裏大奔襲行動也隨之結束。
美軍擊中利比亞米格─23飛機庫,摧毀5─12架戰鬥機和3─5架伊爾─79運輸機;5個選定目標全部被摧毀。利比亞死亡37人,傷93人。死亡者中有卡紮菲一歲半的養女漢娜;傷者中有他的兩個兒子。
與長達8小時的萬裏大奔襲相比,這短短的12分鍾的確是太短了。可它卻充分展現了現代海空高技術武器卓越的戰鬥效能,是高技術條件下海空協同的又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