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誰能先敵發現,誰就能先機製敵,就可能因贏得時間而贏得戰鬥,甚至戰爭的勝利。
由於地球表麵的曲率關係,雷達對海上目標的探測距離隨其距海麵的弧度而變化,一般水麵艦艇雷達隻能探測20海裏以內的水麵目標,因而遠遠不能滿足作戰要求。為此,發展空中探測手段,利用空中情報網進行超視距探測,就成了現代海戰中多種戰術的基礎。
目前,現代海戰超視距探測係統的空中情報網,主要由空間偵察衛星、航空偵察係統、空中預警與控製係統等組成。
空間衛星監視係統
由海洋監視衛星為主組成衛星監視係統是現代海戰空中情報網的主體和核心。外層空間的偵察衛星係統具有運行速度快,繞地球一圈隻需90分鍾左右;覆蓋範圍廣,一顆在300公裏高度運行的衛星,可覆蓋全球的各個海域;工作時間長,無論平時還是戰時,均可遨遊太空,獲取所需的戰略情報;偵察效能高,可全天時、全天候進行;獲取的目標信息量大,且時效性強等優點。
海灣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使用了15顆偵察衛星,其中包括4顆以上的海洋監視衛星,它們獲取的情報占美軍所獲戰略情報的70%以上。這些衛星在迅速查明轟炸目標、核查空襲效果、確定雷達方位、截獲通信情報、監視兵力部署、提供空襲導彈預警、跟蹤機動目標等重大軍事行動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海洋監視衛星外,海上偵察、監視常用的衛星還有照相偵察衛星、雷達偵察衛星等。
目前,除美俄之外,英、法、日、印和以色列等國也都競相發展航天技術,研製海上監視衛星等空間衛星監視係統。今後,美國海軍將集中精力抓三件事:一是研製新一代海洋監視衛星,提高對艦艇的探測和識別能力;二是發展艦載垂直發射的反衛星武器,摧毀在100公裏軌道上運行的敵方衛星,以保衛己方衛星;三是改進海軍艦船、飛機和巡航導彈,使之能夠充分利用衛星獲取的情報。
航空偵察係統
以艦載偵察機為主的航空偵察係統具有高時效、遠距離、多功能、自動化、全天候等突出優點,由其組成遠中近程、高中低空、綜合性、立體化的偵察體係,是現代海上空中情報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美國海軍已經裝備和即將發展的航空偵察係統的典型裝備的三種:一是E─8A戰場監視機,又稱為“聯合監視和目標攻擊雷達係統”。它是一種先進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係統,測定精度和分辨率很高。據稱,1架E─8A在1萬米高空可監視320公裏以上,麵積多達77萬多平方公裏的地區。二是將P─3C岸基反潛機和S─3A艦載反潛機改裝為電子情報飛機,以提高電子情報收集和超視距作戰的能力。三是“先鋒”、“猛犬”、“偵察兵”等遙控飛行器。
由於航空偵察在現代海戰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都對發展和裝備海上偵察機十分重視,海上偵察機將成為海軍航空兵中的一個重要機種。
空中預警與控製係統
預警機集指揮、控製和通信為一體,具有搜索、探測、識別、跟蹤、引導、指揮等多種作戰功能,因而倍受推崇。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海軍的24架E─2C預警機參加戰爭的全過程,為戰區作戰提供了全天時,全天候預警,並指揮機群出擊。根據模擬計算,一架高空預警機的工作效率相當於2─3個地麵雷達團,其警戒範圍則相當於30部地麵雷達。預警機參預空中作戰指揮,可使戰鬥機群攔截和擊落敵機數量增加35%─150%。可見,預警機是現代海空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裝備。到1990年,世界上已有十幾個國家裝備了10多種、約200餘架預警機。
遙控飛行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廉等特點,較適於驅護艦艇進行中、低空戰術預警。美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對其發展也十分重視。
海軍海上預警將逐步形成一個以岸基/艦載預警機為主、以艦載預警直升機、無人機的艦載雷達為輔的預警體係。
隨著電子技術在現代海戰裝備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各種海戰武器係統、保障係統、指揮控製係統電子化的實現,以各種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電子設備日益成為各種海軍武器裝備係統它的“心髒”。它們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海戰武器裝備係統的戰鬥性能,也使海上電子戰日趨激烈,成為貫穿現代海戰始終的重要作戰方式。
作為一種軟殺傷,海上電子戰不僅是一種戰役保障措施,而且是海上戰役中遂行戰鬥任務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海戰的進程和結局將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勒將軍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靠戰列艦取得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靠航空母艦取得勝利,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贏得勝利的將是最善於控製電磁頻譜的一方。”現代海戰中力量的對比,不僅決定於艦艇噸位、武器數量,更重要的是決定於電子技術水平。電子技術已成為海戰勝負的關鍵性因素,奪取對電磁頻譜的控製權,與掌握製海、製空權一樣,已成為現代海戰的關鍵因素。
戰爭的先導
以往的海上戰爭,都是以“硬殺傷”為先導,炸彈、魚雷爆炸之刻,就是戰爭爆發之時。現代海上局部戰爭在硝煙升起之前,往往是先進行“看不見的戰爭”,即戰爭從電子對抗和電子壓製開始。美國襲擊利比亞的“草原烈火”和“黃金峪穀”行動,其海、空軍飛機到達目標上空前,先用EA─6B等型電子幹擾飛機實施電子壓製,使利比亞雷達迷盲、通信中斷、導彈難以瞄準目標。在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開始前5個小時,美空、海軍也首先出動數十架電子戰飛機實施“白雪”行動,以激烈的電磁波對伊拉克進行阻塞式電子幹擾和壓製,使伊軍通信中斷、指揮癱瘓、雷達迷盲,從而保障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達成戰役戰術上的突然性。實踐證明,電子裝備已成為軍隊的“神經中樞”,戰鬥打響之前,“軟殺傷”先於“硬殺傷”,以電子壓製主攻兵力突擊開路,已成為現代海上局部戰爭中的最突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