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勝的法寶
現代高技術海戰,戰場上的電子爭鬥異常激烈,誰掌握了製電磁權,誰就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進而奪取海上戰爭的全麵勝利。在馬島戰爭中,英軍“火神”轟炸機奔襲斯坦利港時,由於施放了積極幹擾,因而保證了順利空襲;一些英艦遭阿軍“飛魚”導彈襲擊時,及時發射箔條火箭,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損失。在美利錫拉德海戰中,利比亞發射地對空導彈7枚,但在美軍電子戰飛機的強電磁幹擾下無一命中。美軍在4月10日對利空襲時,包括大量電子對抗裝備在內的C3I係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層次、全方位、全天候、不間斷的偵察體係嚴密地監視利比亞沿海地區,準確地掌握了利軍活動情況。在飛機編隊實施突防時,C3I係統及時引導美軍兩種機型的18架電子幹擾機,對利比亞所有的電子設備進行幹擾,同時引導空軍5個機型、海軍6個機型的飛機協同攻擊,十幾分鍾就順利完成了任務。
實踐證明,電子戰雖在戰鬥性能和殺傷機理上屬於“軟殺傷”性武器,但它對戰役和戰鬥進程的影響卻非常之大。電子戰已成為克敵製勝的關鍵因素,是控製戰場主動權和贏得海上戰爭全麵勝利的重要一環。
發展重點
因為電子戰裝備在現代海戰中可以大大提高戰鬥效率,所以已成為各國海軍競相發展的重點。80年代以來,不論是海上強國還是弱國,無不投入大量的經費發展海上電子戰裝備,使現代海軍的電子戰能力迅速增強,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電子戰裝備已成為現代海軍的主要裝備。美軍不僅裝備了性能優異的艦載專用電子戰飛機,還裝備了大量的艦載電子戰裝備。其中,EA─6B“徘徊者”是美海軍專用電子幹擾飛機的主要機種,其原型機於1968年5月25日首次試飛。1971年“徘徊者”參加了越南戰爭,曾在越南北方飛行720架次,包括1972年12月支援戰略轟炸機B─52“同溫層堡壘”進行大空襲,可見“徘徊者”是久經沙場、對付敵防空係統的電子戰飛機。該機針對防空係統幾經改進,先後出現了EA—6B擴展型、EA─6B改進型等。改進之處主要不在機體,而是在電子對抗設備方麵,現在已有以下五種高技術電子對抗設備,可說是它手中的五種克敵製勝的法寶。
⑴先進的雷達告警接收機。這種設備一旦收到敵方雷達信號,可在5秒鍾內向機組人員報警,告示飛機受到的威脅程度(是剛被發現還是已被跟蹤)和威脅信號的來源(是導彈製雷達還是高炮炮瞄雷達),並可直接控製電子幹擾設備。
⑵大功率的戰術雜波幹擾係統。該係統的幹擾設備采用外掛吊艙式,每架飛機可攜帶5個吊艙,每個吊艙裏有2台有源幹擾發射機,能發出不同頻率的幹擾信號,以迷盲敵方雷達。該係統主要用於反敵方空中預警、地麵控製截擊、地對空導彈和空中攔截等方麵。
⑶高效能的欺騙式幹擾機。這種設備是利用幹擾發射機發射與目標(敵方雷達)回波信號相同或相似的信號,使敵方雷達觀測員分不清真假目標,或是得出錯誤的目標信號,從而產生方位和高度誤差,欺騙敵方雷達跟蹤假目標。
⑷靈敏的幹擾物投放器。這種裝置使用兩個30發裝的發射器,能夠發射60枚箔條彈或曳光彈。機組人員可利用座艙內的控製裝置,選擇所要發射的彈種和數量。在緊急情況下,可在25秒內全部發射完畢,以迷盲敵方導彈,使己方飛機安然脫險。
⑸威力強的超短波通信幹擾機。它可根據需要,采用自動、半自動或手動方式進行幹擾,破壞敵方通信聯係。
目前,美海軍裝備的艦載電子戰裝備主要有AN/SLQ─29艦載組合式電子戰係統、AN/ULQ─6艦載幹擾機、AN/SLQ─32係列艦載電子戰係統、AN/SLQ─30艦載無線電幹擾投放係統。其中,AN/SLQ─32是現代較為典型的一體化電子戰係統。它具有對付最先進雷達的能力,能與MK36SRBOC無源幹擾係統結合,是一種很有效的抗反艦導彈的電子對抗係統。潛艇上裝備有AN/WLR─8(V)電子戰監視接收係統。
發展電子戰裝備,今後仍是美國海軍裝備的發展重點。在戰役電子戰方麵,將以發展專用艦載EA─6B電子戰飛機和“默虹”第四代反輻射導彈等攻勢電子戰裝備為主。軟殺傷和硬殺傷融為一體。在大力改進EA─6B電子戰飛機的同時,美國海軍還擬將P─3C岸基反潛機和S─A艦載反潛機改裝為電子情報飛機。在戰術級電子戰方麵,一是發展艦載直升機和無人機等電子偵察和電子裝備;二是發展機載幹擾機、艦載多波束電子戰係統等自動型電子偵察、有源和無源幹擾裝備;三是研製以紅外幹擾器、紅外傳感器和紅外塗料為主的紅外對抗及以激光幹擾機、激光告警接收機為主的激光對抗等光電對抗裝備。在綜合多功能電子戰裝備方麵,將通過改變飛機、艦艇、導彈的外形,采用吸收新塗料、降低艦艇輻射噪音、減小平台和武器的紅外特性等隱身手段來減少暴露率,以提高兵器的作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