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淩晨,4架美軍F─15戰鬥機迅速掠過海麵,開始在格島上空盤旋,緊隨其後的一大批攻擊直升機,利用火箭對格軍工事猛烈攻擊。霎時,格軍陣地騰起一層滾滾濃煙,炸聲連續不斷。直升機火箭壓製的硝煙尚未退盡,從“獨立”號航母上飛來的A─6攻擊機,以更強大的火力將格軍陣地擊毀成瓦礫碎片。沒等格軍清醒過來,幾十架搭載陸戰隊員的直升機便鋪天而至,直接降落在格島的“珍珠”機場。一批批身著迷彩服的陸戰隊員在直升機接觸地麵的一刹那,就急速從機腹中湧出來,手端著自動步槍和輕機槍,腰間插滿手榴彈,迅速而有序地朝著各自預定的目標狂奔而去。少量駐守機場的格軍官兵被突如其來的強大攻擊驚呆了,還在懵懂之中就成了美軍的俘虜。
奪占了“珍珠”機場後,美軍又展開對薩林斯機場的爭奪。薩林斯機場位於格島西南,是由古巴人援建的一座設備比較先進的大型軍用機場。古巴軍隊在這裏配備了23毫米雙聯高射機槍、火箭筒和120毫米迫擊炮。美軍料定在此將有一場激戰。沒等機場格守軍喘過氣來,3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在AD─130武裝運輸機和攻擊直升機的護航下,進入薩林斯機場上空。第一架飛機利用上空硝煙尚未散盡的時機實施機降,部隊出奇順利地降落到地麵。這時古巴軍隊已清醒過來,急忙衝出工事,向降落到地麵的美軍士兵猛烈射擊。空空蕩蕩的機場跑道上因毫無遮擋,彈雨壓得美軍士兵透不過氣,他們隻好臥在地上,等待增援。在機場跑道兩頭,古巴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也開了火,對空降的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後麵兩架C─130運輸機嚇得在空中盤旋,不敢降低高度。
AC─130武裝運輸機和攻擊直升機急忙壓製古巴人的高射火力。不意中,1架AH─64攻擊直升機被密集的格軍高射炮火擊中,炸成了碎片。在密集的槍炮聲短暫間歇時,1架美C─130“大力神”運輸機猛壓飛行高度向低空衝去,它根本不按計劃規定的飛行高度——400米傘降,而是一直降到150米,才開始跳傘。如此低的高度進行跳傘,僅需數秒即可著陸。等古巴人反應過來,轉移火力向下落的傘兵射擊時,美軍傘兵已大部分安全降落。沒隔多久,第3架C─130運輸機也以150米高度超低空跳傘著陸。趁古巴人將火力用於對付空中的傘兵,第一批著陸的傘兵迅速搶占了周圍的有利地形,向古軍發起進攻。
美軍控製了薩林斯機場,但古巴人仍頑強抵抗,不時地組織小隊人馬實施反衝擊,迫使美軍坐守待援。梅特卡夫海軍中將隻好命令美軍趕緊清除機場跑道上的障礙,以迎接第82空降師。25日11時左右,幾架C─130“大力神”和C─141“運輸明星”運輸機,搭載著1500多名第82空降師的美軍官兵安全降落在薩林斯機場。之後,運輸機又運來一批火炮、輕型坦克和裝甲戰車,使美軍在島上的兵力得到很大的加強。
此時,美海軍兩支“海豹”突擊隊正分頭執行兩項特殊任務:奪占電台和營救英國總督保羅·斯庫恩。
10月27日,美軍從南、北、東3麵包圍了格林納達首都聖·喬治,強大艦隊停在西南加勒比海海麵上,所有武器都指向聖·喬治。第二天美軍完全控製了格首都。至此,美軍已基本實現了出兵格林納達的預定目標。
格林納達作戰是美陸、海、空三軍聯合進行的一次作戰,美軍主要采取垂直登陸和搶灘登陸,加上空中飛機和艦炮火力齊攻,因而戰果較好。但是,也存在戰前準備倉促,計劃不周,總體協調不力,聯合保障漏洞很多等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要達到登陸作戰的成功,往往離不開特種登陸。即在實施平麵登陸和垂直登陸相結合的綜合登陸作戰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特種登陸的特殊作用。
隨著戰場立體化的日趨突出,運用海軍陸戰隊實施垂直登陸作戰將會越來越廣泛。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始終周密計劃、整體協調。凡是成功的登陸作戰,無不是做到垂直登陸與平麵登陸的密切協同,以及直升機與機降分隊之間的密切協同等等,對哪一環節的忽視,都可能導致整個戰鬥以至戰役行動受挫,甚至失敗。這些都需要有高度現代化的指揮係統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