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條件下的海上封鎖與反封鎖鬥爭肯定更趨激烈,封鎖手段也將更加複雜多變。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以“閃電戰”的突然襲擊,占領了科威特全境,並企圖繼續南侵。美國於事發當日即下令航母編隊迅速開往海灣,由此拉開了海灣封鎖乃至整個海灣戰爭序幕。8月12日,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對伊拉克實施海上封鎖。美海軍各型艦艇在艦載機及岸基飛機配合、掩護下,按照預案在各封鎖區展開;並從8月16日起,對所有進入伊拉克和科威特海域的船隻進行攔截和檢查。18日,美艦艇還對不停航受檢的伊拉克的船隻首次實施火力攔截。
據不完全統計,自海灣封鎖開始到海灣戰爭正式爆發前,美海軍參加封鎖的艦船140餘艘,同時伴有數量可觀的艦載飛機和直升機,共攔截和檢查了過往海灣地區的各種船隻7000餘艘次,成功地對伊拉克實施了海空封鎖,使伊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戰爭潛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海灣封鎖作戰,是美海軍進行侵越戰爭之後所采取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軍事封鎖行動。這次封鎖作戰,美軍以“三快一體”的快速反應,迅速建立起全麵威懾,不僅控製了危機的惡性發展,遏製了伊軍的南侵企圖,而且為完成後續作戰部署贏得了時間。
在海灣封鎖作戰中,美海軍利用強大的海空優勢,始終牢牢地掌握海灣戰場的控製權。因而,在整個海上封鎖階段,保證了封鎖的持久有效實施。在封鎖期間,美軍還將10多個國家近200艘艦船統一組成對伊封鎖整體,遊弋於伊各條海上航道,對過往艦船進行“搜身”檢查,平均每天達50艘之多。相比之下,伊拉克海軍因規模弱小、實力與美相差過於懸殊,雖曾采取布設水雷和派小艇群出擊以圖遲滯美海軍行動,但隻要伊艦艇稍一出動,就遭美致命的打擊;加之在消極防禦戰備的指導下,伊空軍兵力藏而不打,使海軍孤立無援,始終未能組織有力的反封鎖作戰。
可以推斷,未來的海上封鎖作戰,無疑將更加呈現出高技術條件下立體縱深封鎖的特征,將在封鎖作戰海區的全縱深,建立起多梯次、多層次的整體封鎖體係,綜合運用各種作戰樣式和手段,統一協調封鎖行動,對封鎖目標實施全過程的臨檢、拿捕或攻擊,保證海上封鎖的嚴密性和可靠性,以取得最佳的封鎖效果。為此,首先是建立嚴密的陸、海、空、天一體化偵察監視係統,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偵察監視活動,全麵持續地掌握大範圍海區的情況。
其次,布設攻勢水雷障礙和配置潛艇陣地,對於抗拒和逃脫臨檢、拿捕而進入封鎖區的違禁商船和一切敵性艦船,實施水雷戰和潛艇戰,粉碎其突破封鎖的企圖。第三,有效地配置水麵艦艇與空中掩護兵力、空中巡邏兵力,以及相應的保障支援兵力,在宣布的海戰區範圍內組織巡邏,監控有可能駛往被封鎖港岸的商船,以求最大限度地減少進入封鎖區的商船數量。由突擊航空兵艦艇和相應的保障兵力組成支援力量係統,突擊對方陸岸和海上的反封鎖兵力兵器,奪取海上控製權,為海上封鎖行動創造條件。同時,直接支援海上兵力作戰,對敵實施合同突擊,增大封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