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水雷戰與反水雷戰(1 / 2)

反水雷封鎖是對敵使用水雷武器、或敵以水雷武器為主、對己實施較大規模的海上封鎖時,所采取的一係列相互聯係的反擊措施。它既可能是以打破敵人水雷封鎖為目的的獨立戰役、戰鬥,也可能是其他戰役、戰鬥的組成部分。

目前,世界各國的反水雷封鎖的基本手段不外乎是阻止敵布雷和打破水雷封鎖。阻止敵人布雷,就是在敵確定水雷和打破水雷封鎖計劃之後到完成水雷封鎖任務之前,對敵布雷行動所采取的堅決對抗措施。阻止敵布雷又可分為主動阻止和被動阻止。主動阻止就是堅持內線防禦中的外線作戰,抓住有利戰機進行攻勢作戰;對尚未出動或正在航渡的敵布雷兵力進行堅決打擊和封堵,以求先機製敵。通常采取組織襲岸戰鬥,毀敵布雷工具,拒敵封鎖兵力於彼岸;對航渡中的敵布雷兵力進行截擊,使敵難以進入布雷海域。打破敵人水雷封鎖是在敵所布水雷形成了封鎖態勢之後,適時組織各種兵力兵器,清除有礙航行的水雷,或避開敵人的水雷威脅,奪取艦船航行自由和安全而進行的各種作戰活動。

1950年,美軍在仁川登陸成功後,美陸戰第1師又奉命從海上攻占朝鮮東海岸的元山港,企圖鉗形夾擊朝鮮人民軍。

元山港是朝鮮東海岸的重要港口,是南北鐵路和通向西海岸公路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朝鮮人民軍於該年9月初即在元山港外布放了水雷3000餘枚,雷區麵積達400平方公裏,並在元山港外的島嶼上駐有少量岸炮部隊。

由於事先得知元山港外布設有水雷的情報及水雷擊沉過多艘艦船的教訓,美海軍特地派出了一支由斯波福德上校指揮的掃雷特混部隊進行反水雷戰。參加掃雷的艦艇共30餘艘,其中,美掃雷艦6艘、掃雷艇7艘、快速掃雷艇1艘。不久,田村上校指揮的8艘日本掃雷艦艇也加入了反水雷編隊。但即使如此,美海軍第7艦隊司令斯特魯布爾中將仍感到不放心。他下令調動3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若幹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對元山海岸實施猛烈炮轟,以支援這次反水雷行動。

10月10日,美掃雷艦艇在艦載直升機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清掃進入元山港的航道。結果忙乎了大半天,隻清掃出21枚觸發水雷,清掃水道長12海裏、寬12海裏。他們正要繼續清掃,直升機傳來情報:前方50米等深線內還有5條布雷線,而且水雷種類不得而知。這下子,美海軍掃雷特混部隊大為驚恐:再像先前那麼幹下去,不僅要耗費大量時間,而且凶多吉少,難保不出傷亡事故。斯波福德上校隻好選擇了另外一條布設水雷較少的航道。

第二天,海軍水下爆破隊的蛙人潛水員憑借嫻熟的技術搜尋出50枚水雷,並一一作了標記。時隔1日,美航空母艦“禮智”號和“菲律賓海”號上接連起飛49架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投下大量450千克重級炸彈轟炸水雷區,港口內外炸聲連連。飛機轟炸過後,美海軍第32掃雷分隊實施後續掃雷。這支分隊擁有實戰經驗豐富的“海盜”號、“信約”號“非常”號等掃雷艦。航行中,“海盜”號艦右舷被炸開一個大洞,海水嘩嘩內湧,幾分鍾後,該艦沉入海底。“信約”號見“海盜”號下沉,曾試圖救援艦員,卻遭到朝鮮人民軍的炮火攻擊,隻好掉轉船頭打算撤離,誰知剛轉向又觸上了水雷,劇烈的爆炸使得艦體嚴重損毀。偏偏這時“非常”號掃雷艦上的主機又發生了故障。其餘艦艇都畏縮不前,不敢再前出冒險。

水麵清掃危險,美軍隻好出動巡邏搜索飛機和直升機來探測、搜尋水雷。與此同時,潛水蛙人也多次行動,對水雷進行搜索、標記和排除。此後幾天,盡管美掃雷部隊多方小心,還是有幾艘掃雷艦艇被炸沉或毀壞。但上級命令還得執行,這些掃雷艦艇不得不小心遲緩地行動。過了幾天,他們又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水雷區:400平方海裏的海麵上,約布設了3000枚各式水雷。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俄國1904年設計的觸發水雷,同時夾雜著一些新型的磁性感應水雷。這時,美軍迫不得已,從大西洋艦隊緊急調來反水雷專家德福雷斯特少校對布設的水雷進行研究、試驗,並臨時培訓了一批艇員,在艦艇上安裝了應急裝備。即便如此,這些艦艇仍然是心驚膽戰地跟在日本掃雷艦艇的後麵進入雷區。直到10月25日,掃雷部隊才算開辟了一條航道。但此時這支由250艘艦艇組成的達5萬多人的強大艦隊已被阻滯在元山港幾乎達1周之久。各國掃雷部隊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美軍損傷掃雷艦6艘,傷亡200多人;韓國也有6艘掃雷艇被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