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出境旅遊不神秘(2 / 3)

英國赴英旅行除重要團、組事先由使館聯係安排食宿外,一般應盡量自行解決。旅行者可在機場旅館服務處(Accommodation Service)訂旅館,然後乘出租車前往。如有困難,也可乘出租車先到使館,然後解決食宿問題。倫敦除可訂其他旅館外,還可訂華僑開設的自我服務旅館,地址是21,LONGRIDGEROAD,LONDON,SW5。電話3733650。旅館的小費每天每間20便士左右,客房等級高的,小費應略為增加。

意大利在意旅行投宿,一般需事先預訂房間,由於意大利外國遊客很多,特別是在每年4月至10月底旅遊季節或逢大型國際博覽會舉行之際(如每年4月的米蘭國際博覽會等),在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等旅遊勝地,遊客如雲,必須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前預訂。旅館等級分豪華、一等、二等、三等……帶浴室單間每夜費用,豪華級在5萬~10萬裏拉;一等在3萬~5萬裏拉;二等是15萬~3萬裏拉。旅館均提供早餐,但早餐費用是否包括在宿費中,各旅館不同。到旅館就宿應到登記處交本人護照,由旅館登記,領房號通知單,然後按房號領取鑰匙,並將自己的行李號告訴行李員,以便他把行李送到房間。要給行李員付小費,每件行李可付300~500裏拉。

德國在德國住宿要尊重當地習慣,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煙頭和其他東西;衣冠要整潔,進屋要脫帽,喝湯吃飯不要出聲;室內東西不要亂動用,不懂可問一下翻譯,廁所內的東西不要攜出。室內冰箱中的飲料、打電話、洗衣都需要單獨付費,並且價格較貴。房費內包括早餐費,不需另外付,但如再加香腸、雞蛋、橘子汁等一般需另外付。

5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民俗風情

出境遊處於異國他鄉,由於各國的民俗同情不同,不僅事先要知道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而且一定要入鄉隨俗,熱情尊重當地民俗風情,與當地人民融洽相處。

禮儀和習俗現階段出國旅遊目的地的一些國家,由於民族間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原因,都各有一些特殊的禮儀和民俗風情。

(1)泰國泰國各族人民相處和對待外國人士或前來旅遊人士的熱情和禮貌是聞名於世的。凡到過泰國的人,都會對泰國人特有的禮儀留下深刻印象。泰國人相互見麵時十分謙恭,文明禮貌,說話溫和,著裝整齊。盡管泰國天氣炎熱,但你在街上看不見袒胸露懷或赤膊者,也很少看見大聲叫嚷和爭吵的。泰國的禮儀是十分講究的,其主要有:對王室必須十分尊敬。泰憲法明確規定,必須尊崇和服從國王和王室,任何人不得冒犯,否則就是違法。因此,不論在什麼場合,隻要聽見有頌聖歌、國歌聲響起,泰國人便自動起立,肅立致敬,直到歌聲結束。泰國人也希望外國人同泰國人一樣尊敬其國王,因此,旅遊者參加泰國人舉行的正式活動時,或在運動場、電影院遇有王室成員出席,或有國王肖像出現時,此時你的一舉一動最好模仿泰國人,起身肅立,不要隨意走動或相互說笑,以表示對泰國和王室的敬意,否則會引起泰國人不滿。不論在寺廟內或寺外的每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遭損毀的,在泰國都視為神聖的,絕對不可爬在佛像頭上拍照,或對佛像作出不尊敬的動作。泰國法律中,有部分是關於保護宗教的。這些法律不單指佛教,也包括泰國其他宗教,要尊重宗教信仰,即使並非故意侮辱宗教,也會引起當地人反感。泰國的寺廟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因此,凡入寺廟的人包括旅遊者瞻仰寺廟時,衣著必須端莊整潔,不可穿短褲、迷你裙、袒胸露臂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在寺廟內,可以穿鞋,但進入佛殿時,或進入伊斯蘭教清真寺以及私人住宅時,必須脫下鞋子,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見麵或告別的握手禮儀,在泰國社會尚未普遍流行。泰國人會見客人,或小輩拜見長輩都要行“合十禮”。但對不同身份、地位或不同性別的人來說,合十禮的姿勢則有細微的差別。小輩見長輩時,兩掌相合,小指伸直舉至前額,兩個大拇指靠近鼻尖,身子略躬,頭微低;長輩還禮時,雙手合十,舉至胸前即可;平輩相見,雙掌合十,兩個大拇指靠近下巴處即可。女子行合十禮時,還需把右腿向前跨半步,兩腿自然微屈。行禮時,女子說泰語“薩瓦帝長”,男子說泰語“薩瓦帝卡普”,意思均是“你好”、“如意”、“安康”、“好運”等。同時,早晚見麵都可用此語。“卡”和“卡普”為語氣語。如果送別時說“薩瓦帝”,其意思就可理解為“再見”、“平安”、“好運”、“走好”等。泰人向你合禮問候時,你也要合十回禮,否則失禮;行合十禮後,便不必再握手問候或告別。泰國人稱呼人名時,通常在名字前加一個“坤”(音譯),無論男女均可用,泰語表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泰國人有一種習慣,就是在別人麵前走過的時候,會躬身而行,表示不得已而為之的歉意。在婦女經過他人麵前時,尤其注意這種禮貌。婦女若想將東西贈送給僧侶,宜由男子轉交。如果親手送贈,那僧侶便會張開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婦女交來的東西,因為僧侶是不允許碰觸女性的。泰國尊重右手,認為右手高貴,吃飯用右手;而左手隻能用來拿一些不潔之物。因此給別人遞東西也得用右手,以表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跟別人握手更忌用左手。敬獻花環與花串,給客人戴花環、花串是泰國民間一種尊貴的禮節。如果你去泰國訪問或旅遊,主人一定會給你敬獻花環或花串的,以示對你真誠的歡迎和祝福。鮮花、水果或精巧的紀念品都是贈送當地友人的好禮物。千萬要記住,在泰國不能在公共場所和泰國人有接吻、擁抱等男婦間舉動。另外,僅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日光浴,在其他地方,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盡管未觸犯法律,但是違背了泰國人的佛教理念。

(2)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見麵時互相摩擦一下對方手心,然後雙手合十,摸一下心窩互致問候。馬來人到別人家作客,男人必須戴“親各”帽,進屋時必須脫鞋。任何人都不可觸摸馬來人的頭和背部,因為那被看成是對他的嚴重侵犯,會給他帶來厄運。馬來人男女著裝差別甚微,下身著印有橫直條紋的寬大的圓筒式紗籠,人們稱為“卡圖”,上身穿的衣服無領,袖子寬大,衣身寬敞,長過臀部,稱之為“巴汝”。出席較正式的場合,女士應穿長及腳脊的長裙,男士則要穿西式襯衫,打領帶。

(3)新加坡新加坡重儒家思想,早期華人把儒家思想帶入,多年來新加坡政府將儒家思想加以選擇和改造,以適應本國國情。儒家敬老尊賢的品德、強烈的家庭觀念和教養子女的責任感,是新加坡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社會經濟騰飛的重要條件。新加坡是一個禮儀之邦,由於民族不同,傳統禮節也不盡相同。華人見麵打招呼,通常是鞠躬60度,拱手作揖,麵帶微笑。馬來人相遇時,先用雙手相互接觸,然後指向各自的胸前,表示衷心的問候。印度人見麵,合起雙手放在胸前,微微閉目,表情虔誠安詳。年輕一代則大多采用西方的握手禮。與新加坡人打交通,以姓稱其為“某先生”、“某太太”或“某小姐”,無論對何種民族都是適用的。會見時,握手、微笑、直視和一句“您好”都是必不可少的。介紹完畢後給所有的人遞上名片。與新加坡人約會,最好事先約定,並準時赴約。他們的時間觀念較強,認為準時赴約是對客人的尊重和禮貌。在新加坡,最好的社交話題是:當地的烹飪和餐廳,特別喜歡的旅遊地以及對方業務興隆的情況等。回避的話題是:談論個人性格,議論當地政治或不足之處、種族摩擦、配偶情況和宗教信仰。饋贈禮品可以帶當地的物品,一般可送季節性水果或其他食品。有時也可送卡式錄音帶、新書等。新加坡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總習慣笑臉迎送客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幹擾別人總要陪笑致意。

(4)菲律賓對老人尊重,要先向老人問候、讓座,不許在老人麵前抽煙。與菲人談話要小聲。菲律賓人對個人尊嚴很敏感,坦率和直言被視為魯莽。社交活動遵守時間被視為過分熱衷,一般要遲到15~30分鍾。飲酒過量被認為貪婪。受禮不能當麵打開。宴會後常請客人唱歌,拒絕是不禮貌的。

(5)韓國男子見麵微微一鞠躬,互握雙手或合手。分手時也鞠躬。男子不能主動與婦女握手。交談時要避開韓國國內政治、日本、貿易摩擦及男主人妻子等話題。韓國人自尊心很強,與之交談應避免公開批評或表示異議。韓國重男,出門時婦女讓男子先走,宴會時致辭以“先生們、女士們”開頭。在宴會等場合,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兩人在過道上交談,應讓第三者從兩人中間通過。站立交談不能背手。長者得到特別尊重,在長者麵前不能抽煙,與長者談話要摘掉墨鏡或一般眼鏡。接受物件時用雙手,接受禮品不當麵打開。在正式場合不要叉雙腿坐。婦女發笑時要抿嘴。不要以外國煙送禮(持有或抽外國煙要罰款)。喜歡單數,不喜歡雙數。禁忌“四”字(與死同義)。

(6)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流行西方禮儀。居民性格粗獷、開朗,喜直截了當地表示自己意見。喜歡交談,容易交友,但女性較保守。崇尚自信、自強,對弱者不大表示同情。土著居民以狩獵為生,盛行原始的圖騰崇拜。

(7)新西蘭新西蘭主要土著是毛利人,非常尊敬長者。他們極重視傳家寶,如權杖、綠玉項鏈等,深信這些東西藏著先輩們的靈氣。毛利人接待客人的最高禮儀是碰鼻禮。

禁忌去東南亞幾個國家旅遊,知道他們的禁忌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出現不友好、不愉快的場麵,或引起當地人的反感。普遍性的禁忌主要是:(1)在泰國不要摸泰國人的頭,特別是小孩子的頭,他們認為,頭顱天靈蓋是神靈出入之處,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別人不得觸摸,如摸頭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或對他不尊重,是對他的侮辱。小孩的頭隻能讓國王、高僧和父母撫摸。而且傳遞物品時也切忌不要越過泰人的頭項。與泰國人交談時,忌用手指指點對方;坐時不得翹二郎腿,不能把腳底翹起對著別人,泰國人認為這是一種侮辱性動作,意思是要把對方踩在腳下。經過泰人麵前時需彎腰行,不能昂首挺胸、大搖大擺,以表示對別人的尊重。泰國忌諱用腳代手指物或指人。俗人不得與和尚握手,隻能合十致意;女子不得觸碰和尚(這是佛寺一戒)。如果是晴天行路遇見僧人,當你必須經過他的前麵時,需繞開僧人的身影過去,不能踩上他的影子,否則是對僧人不尊重。男士遇女尼要小心回避。忌用紅筆簽名,在泰國,死人的名字是用紅筆寫在棺木上的,紅名字表示此人已死亡。(2)新加坡忌說“恭喜發財”,他們認為“發財”兩字含有“橫財”之意,而“橫財”就是不義之財。新加坡人對色彩的想象力很強,一般喜歡紅、綠、藍色,把紫色、黑色視為不吉利,黑、白、黃色為禁忌色彩。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麵像。在標誌上禁忌使用宗教詞句。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字禁忌4、7、8、13、37、69。不喜歡“7”,認為“7”是個消極數字。忌諱烏龜,認為它是種不祥的動物,給人以色情和汙辱的印象。大年初一,掃帚必須都收起來,絕不許掃地,這天掃地被認為會把好運氣掃走。在新加坡,頭部視為心靈之所在,摸別人的頭會使人有遭受汙辱之感。尤其不要摸小孩的頭。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新加坡政府法律規定在電梯裏、影院內和一些公共場合嚴禁吸煙,違者可導致最高達5000新元的罰款。新加坡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也不喜歡蓄小胡子者。在新加坡對嬉皮型男性管製相當嚴格,留著長發、穿著牛仔裝、腳穿拖鞋的人,可能會被禁止入境。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特殊的禁忌。馬來人男子與賓朋相見時忌任意脫帽;兒子見父母時忌脫帽和吸煙;女孩在長輩麵前忌盤腿而坐,一定要屈膝斜坐;探親訪友忌衣冠不整和穿鞋進屋。新加坡的印度族人,親朋相見,行合十問候禮,不宜握手或擁抱,男婦之間更忌握手擁抱;許多印度人討厭白色,將白色視為不受歡迎的顏色,吹口哨也屬違忌的不良舉動。(3)馬來西亞人認為左手是不清潔的,用膳時右手五指並攏抓飯,用拇指將飯填入口中;對女士不得先伸出手要求握手;不可隨便用食指指人。

6境外遊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貨幣準備出境旅遊按規定由旅行社集體辦理換取美元。有的參遊者如有外幣存款的,也可憑證到銀行取出外幣款,由銀行開具外幣攜帶證,海關才允許帶出境。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在任何國家都可隨時到銀行兌換成該國貨幣,使用方便。中國海關對每人攜帶人民幣出境的量有一定規定。在港澳的一些商店直接使用人民幣購物。如去泰國旅遊,因為泰國是自由使用外彙的國家,市場上泰幣、美元、日元、港幣、人民幣均可使用,比價為時令價。一般銀行、大商場、旅遊點和商店均可兌換或使用。但兌換時最好有懂泰語的導遊陪同,以防假鈔和受騙。

物品準備很多人以為境外的賓館一定比國內的配備要精美得多,其實不然。許多國家的賓館不配牙具和拖鞋,所以必須帶盥洗用具和塑料拖鞋。還有藥品,先不說國外醫藥費昂貴,而且一旦發病時人生地不熟要找醫院並非易事,所以,不僅要帶自己常用的藥品,還應帶些胃藥、感冒靈、暈車寧、息斯敏、去痛片、腹瀉藥、消炎藥、牙病藥以及創可貼、傷藥、繃帶、軟膏等,必需的物品可帶小鬧鍾、小電熨鬥、吹風器、小型手電筒、洗衣用品、旅行指南、地圖、常用化妝品、衛生棉、衛生紙、茶葉、喉糖、照相機、膠片(多帶一些,國外價格較貴),證件用相片、防曬油、太陽眼鏡;最好備小傘一把,既可防太陽曬,又可下雨天用,如單獨防雨用塑料雨衣也可。當然還可準備一些各人平常習慣用的物品。

入團報名手續參加出國的團隊遊,還應辦好報名入團手續:①領取《中國公民出境申請審批表》一式兩份,並按審批表的要求蓋章簽字,並寫明“同意自費旅遊”。②《審批表》填妥蓋章後交加旅行社,同時交小二寸10~17張護照相片。③申請人與旅行社簽署“出國旅遊協議書”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④領取國家旅遊局《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審核證明》。⑤申請人須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複印件(驗收後退回原件)。⑥申請人為所選定的旅遊路線交付全額團費,並保留發票。⑦持《審批表》、《審核證明》、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送交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⑧出境前10天左右開說明會。

證件保管旅遊者要有“證件意識”。出境旅遊每位旅遊者都須具備齊會的證件,特別是護照。對出境旅遊者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護照比錢更重要。一旦護照丟失,將直接影響到能否繼續旅遊,同時也會給整個團隊的行程安排、辦理出入境手續帶來麻煩。所以要鄭重保管好所有證件,也可以途中將證件由領隊統一保管。此外,飛機票也很重要,也要保管好。

衣著東南亞四國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全年溫差不大,可謂“四季如夏”,平均溫度在21℃~32℃之間。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地處南半球,與北半球氣候條件相反。澳大利亞氣候複雜多樣,夏季炎熱幹燥。沿海城市四季分明:春秋氣候溫和;9~11月是春天,最高氣溫20℃,最低9℃;6~8月是冬天,氣溫最高14℃,最低6℃。而廣闊內陸地區全年平均氣溫則要高得多。新西蘭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差別不太明顯,冬夏氣溫相差僅10℃左右。衣著與氣候、場合緊密相關。去這些國家旅遊的衣物不必帶得太多,隻需帶足夏季換洗的衣服及必要的旅遊裝飾用品(如領帶)即可,如在最涼的季節去,則需備薄毛衣防寒。如逢雨季時,要考慮“晴帶雨傘”,因當地雨季經常大雨滂沱,為避免淋雨得病,到山區還要準備雨衣,上下山岡不宜用傘。在出境遊期間,通常不大可能會參加重大的社交活動,服裝以休閑服為主,可隨便一些,但這些國家有各種宗教信仰,如去佛教寺廟、伊斯蘭教清真寺、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瞻仰和王宮、總統府等處參觀,則要比較講究衣著。男士最好穿長褲、襯衫,係領帶,不宜穿汗衣或背心;女士最好穿過膝長裙,不宜穿太露的衣服。進入佛殿應摘下墨鏡、脫鞋,否則會遭人白眼甚至受到幹涉或斥責。如果是在我國深秋或冬季(或春節時)出境,應帶上往返時國內應穿的秋冬服裝。當然帶什麼衣裝,出發前最好征詢一下旅行社。

住宿出境遊目的地國家的賓館、旅館眾多,分等論級,各種檔次都有,住宿方便。大型酒店設備先進,裝飾豪華,服務一流,大部分分為單間一床、一室二床、套間二室一床、二室二床。出境遊住宿條件舒適很必要,遊覽一天後,安睡一晚,消除疲勞,翌日才能精力旺盛,旅遊得更好。通常,參加旅行團隊的話,所住旅館、賓館均以當地接待社安排為準,而且接待社有權更換,旅遊者不得提出異議,如果自行中途退出或提出不住宿,所繳費用概不退還或作任何賠償。所以出遊前選擇旅行社時,一定要知道境外安排住宿處的條件,因為承諾說星級賓館,自一星級至五星級,條件差異很大。至目的地住旅店,按慣例,原則上安排同性兩人住一間客房,夫妻可在不影響總房數的前提下盡量安排同一房間,但若出現男女單房,導遊或領隊就可能進行調配。旅遊者如要住單間,須事先向領隊說明,並支付相應差價。在境外,所有酒店打外線電話都要收費,收費標準不一,但均高於酒店外打公用電話的費用,因此在使用前應先看一下客房內的“住店手冊”或向總機了解清楚。有些酒店客房內的電視設有“特種節目”頻道,觀看時要收費的;有的酒店有一瓶礦泉水贈送,有的酒店則所有飲料都要收費,價格大多不菲。所以,可自帶茶葉、茶杯,用酒店準備的電熱水壺燒水衝茶,如旅館沒有,可請導遊設法解決。使用自備小電器時先查一下電壓(一般電壓為220伏,也有為110伏);酒店內用餐、洗衣均為24小時服務。貴重物品勿放於房間,境外一般旅館總台都有替客人保管貴重物品的保管箱。外出時(或用餐時)可將自己的貴重物品免費寄存。如在房遺失,旅館概不負責。外出自由活動之前,旅遊者應告知領隊,並問明回來集中的時間和地點,了解清楚自己團隊集體所住的酒店名稱、電話和地址,最好出門時從酒店總台取一張該酒店名片帶上,萬一迷路,可問路或讓出租車送自己回酒店,外出時應帶好護照或有關證件,不要把所有錢集中放在一起。如因故無法按時返回,須及時通知領隊或導遊,留下聯係電話。

異國特色美食的品嚐中國人講究飲食,“民以食為天”,出境旅遊也望能品嚐異國的特殊風味。通常,旅行團隊在確定的旅遊日程中,已安排妥各旅遊地的三餐飲食。也可能在這些集體餐飲中也能嚐到當地的一些特色美食。如果你自己安排當地特殊風味餐飲,團隊是不退錢的。這些國家發展旅遊業,都重視飲食服務,像新加坡、新西蘭都被譽為“美食天堂”之一。尤其是東南亞國家,集中西美食之大成,食肆林立,有高級的星級餐廳,也有街頭排擋式的美食中心。一般,中餐館較多(稱酒樓、酒家),多數在唐人街,且多為華人開設,以供應粵菜為主,也有京菜(以北京烤鴨為號召)、滬菜、閩菜和辛辣的四川菜等;西餐、快餐也較普遍;較為突出的是這些國家海產豐富,海鮮食品價廉味美,加上當地的調味更是吸引人。各類海鮮有龍蝦、螃蟹、蝦、貽貝等等,都是佳肴,然而海鮮屬於時價菜式,應先問清價格,再點菜。吃海鮮時,特別是吃烤蝦、烤魚和牡等時要特別小心注意衛生,要妥當地選擇調料,最好能喝點酒,多吃點大蒜和生薑,以防腹瀉。腸胃不好的遊客對蝦醬、魚露、酸辣椒等調料,如吃不慣寧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腸胃不適影響整個行程。這些國家都有本國的特殊風味美食,如泰國有泰國菜;馬來西亞有馬來菜;新加坡有娘惹美食;菲律賓的西班牙菜,令西班牙人都無可挑剔;新西蘭有野味、鹿肉和三文魚等;介於中國菜和日本菜之間的韓國菜以人參燉雞、泡菜聞名。這些異國美食在前麵第四章已有介紹,這裏就不再贅述。到東南亞四國旅遊,品嚐新鮮的熱帶水果也是樂事,並可以水果代茶水。這四國盛產水果,一年到頭供應的水果十分豐富,一般價格比我國香港便宜,而且品質好。比較常見的水果有榴蓮、紅毛丹、山竺、荔枝、龍眼、芒果、菠蘿、木瓜、香蕉、柚子、椰子、人參果、香石榴、佛手等,其中尤以榴蓮、紅毛丹、山竺最有特色。榴蓮,有“萬果之王”之稱,體積如排球一般大,呈青綠色,外殼堅硬多刺,剝開有柔軟的白肉,核大,馬來西亞為著名產地,而以泰國的品種最多。其中的“金枕頭”為極品,泰語稱“門通”,核小肉厚,香甜至極,且臭味小,含後頰齒留香。泰國人稱如果到泰國不吃榴蓮就等於未到泰國。但應注意,吃榴蓮前後不能喝烈酒以免燒胃,因它是熱性水果。而且榴蓮有異味,有些人難於接受,在空調房間中氣味久久不會消散,因此不能帶至星級酒店和飛機,民航有規定,各大酒店均立有警示牌。紅毛丹,紅豔豔的,果皮上長滿了紅色茸毛,外形奇特,果肉晶瑩透明,甜美可口,乃上佳果品。山竺,又稱竹,形似柿子,皮為紫色,果肉為白色瓣狀,一般為6瓣,味鮮嫩清甜。食之有去火清肺之功效。由於它是涼性水果,如先吃榴蓮,後再吃山竺就顯得更香甜可口,人們戲稱之為“水果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