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極具人性化、個性化、感性的產品設計新時期
這個時期香港產業發展重心正從服務業轉向由創新科技帶動及知識密集的高增值產業。一些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例如信息科技工業、環保工業、現代中醫藥業等,開始蓬勃興起:同時,傳統產業亦努力升級換代,通過提高技術含量、革新工藝、提升產品檔次而邁上高增值的發展路線。可以說,香港工業正進入一個再振興階段。
進入21世紀,更多的設計師開始自創品牌、自己生產營銷自創的設計。此時,海外留學或工作的設計師也有不少回流的,他們的參與正好加深了其間的特質,一些設計此刻已不是僅支持加工生產,或僅機械地展現產品的機能性,又或僅逗留在美化製品的階段,而是把設計推到另一層次:一個精神上的層次。那是設計師在較少依靠廠家,或脫離了約束後於生活品味、人性理想上的提升和體現。特別在自創品牌中,感性化、個性化設計的湧現就是一個佐證。
產品設計師希望創立自己的品牌。因為,品牌實質是一項係統的創造工程。有人將品牌比作一種宗教信仰。建立品牌不單單是一種設計那麼簡單,其實涉及了連串的改造工程,比如客戶服務、銷售、售後服務、機構形象的內在特質以及擁有的文化、消費者感受的特質等等。一個良好的品牌可以傲視群雄。要發展一個品牌和維持一個品牌,有許多元素是少不了的。發展品牌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麵因素的影響。其中還涉及到種種情緒與感覺,還包括策略性計劃與競爭力。品牌是創造層麵的體現,憑著這個層麵上的優異表現博得消費者的滿意,並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信譽。
品牌真正的確立與產品設計的良好創意、消費者文化背景、習慣、情趣與價值觀有著緊密眹係。香港產品設計師已經不再局限於產品外觀的創新突破,而是更多從設計理念、工藝水準和創新精神方麵全方位取得突破。
這個時期的產品設計出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產品設計師拋棄“拿來主義”,強調打破與創新,設計師不再對國外的新產品依葫蘆畫瓢,照單全收,全然不顧符不符合香港的文化習俗等,而是變得更為主動和自信,更多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先進理念的有機結合,湧現許多優秀案例。
1,極具文化品質的創意產品設計
香港當代的原創玩具與一批愛玩的年輕設計師有關,當初他們是在玩耍中獲取創作靈感,甚至是為自己創作一件厲於自己的玩具。各式各樣緣由的背後,有意無意中成就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本地原創玩具產業。2001年興起一大浪潮,EricSo創作SoFun及Estate係列。三人設計組合鐵人兄弟的Brotherworkert以地盤工人為活動人形的造型,叫人眼前一亮。與此同時,Toy2r從玩具零售商發展成為生產商,由商標人物Toyer開始,作為日後五花八門的玩具係列第一步。創意玩具的創造與製作逐步走向組織化。
2002年進入第三個時期,還是風格多元化的一年,玩具創作的陣容變得更熱鬧。隨著原創玩具的快速成長,誰是這一原創玩具運動的先鋒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經在香港形成一個原創玩具發展的良性循環。
這些原創玩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搪膠玩具,從材料來看是一種便宜產品。它是以乙烯為基料,搪膠的方法是將呈液態的膠料注入一整個模具,然後旋轉模具,以離心力搪出一層貼附在模具內,在膠料尚未義±硬化時,把它從模具中拉出,讓它硬化。因此,搪膠是種空心膠,用料少而重量輕,製作方法簡單,隻霈一個模具,無須分校,模具相對便宜。由於製模成本低,搪膠玩具容許小量生產,而棚膠製法確是新作品,因為設計中有太多的複雜細節,搪膠材料相對適合,設計以盡量利用材料的質感和可塑性。原來人們一直認為搪膠是用來製造廉價玩具的,直到1999年9月,在香港舉行的藝術展上,才讓人們恍然大悟:原來搪膠也能製造如此漂亮的玩具。
這種創意設計之所以能一炮走紅,重要的是這批年輕設計師能夠將創意設計與香港的文化背景巧妙有機地結合。香港文化不論是殖民文化的產物,還是中西文化的交彙都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的原創的理念,是香港人首次將搪膠這種舊有、簡單、低成本的製法,應用到時裝、hip-hop潮流中,由於這種搪膠玩具由香港街頭文化所奠棊,外國人稱他為HongKong-Vinyl或HongKong-urbanvinyl。那些甜蜜可愛的小玩意,它們通常五短身材,身穿最酷、最潮的服裝,猙獰古怪的麵目透露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幽默。在設計漫畫與公仔形象時抽取了某些街頭文化元素,如cap帽、over-sizet恤等。當時正值hip-hop風靡世界,日港潮流圈又流行玩公仔。MucgaelLau的處女作品一推出正趕上了這股潮流,於是大獲成功。更有甚者,ES於1999年製作24個李小龍時裝造型人形,舉行展覽後,作品先後在日本、香港、美國三地展覽。2001年日本玩具公司Medicom獲權將此係列人形量產化。李小龍人形不單是一項創作,Eric認為我們大都隻是認識電影中的李小龍,他是一個神話,但人們卻忽略一個事實就是李小龍通過香港功夫片已使中文化在好萊塢大獲全勝,征服了眾多的外國觀眾,並使得他們開始重新認識中國的文化,而正是因為這一點,李小龍玩具的商業成功也就是必然。其後,創意玩具已從小角色發展到多個角色,而且趨向完整的故事主題,繼而衍生出各式玩具、精品、周邊物品,以至於改編成為動畫、電影、電腦遊戲,這些創意的啟動至創意產品向外延伸使其與多類媒體產生互動,山此,創意玩具不僅僅是孩子們的玩樂與教育產品,而是以玩具這種形式轉換於玩具與非玩具之間,使其具備了文化的品質。
壽司計算器
在設計這款計算器時,葉智榮本來的概念是設計一件柔軟的電了產品,打破電子產品向來盒子配螺絲硬邦邦的既定框框。計算器采用“百折膠”(聚丙烯塑料)和“薄膜按鍵”注塑而成。設計師巧用這些常用的材料,配合電路板、集成電路和液品示體,改寫了計算器約定俗成的形態。在I-Mac流行以前,產品已有透明版,讓人看到薄膜按鍵由五塊薄片組成。然而,這個能夠卷起來的計算器推向市場,人家都覺得它像中國傳統竹簡,近年,又有人說它形似壽司,因而更名。葉智榮創作的“壽司”計算器,小巧美觀,展開來是個方便實用的計器,卷起來像一個日本“壽司”,方便攜帶又不占地方。這一獨特的設計理念使產品大為增值,一般計算器的產品壽命約為一年,售價約為幾美元,但葉智榮設計的“卷折式”計算器的售價為13美元,產品壽命已持續13年,至今還在世界各地熱賣,全球銷量已超過150萬部。這款創意獨特的“壽司”計算器,已成為倫敦設計博物館、日本燕山科研中心、韓國設計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在此基礎上,葉智榮又創作出史新的設計——“腕式計算器”,將計算器隨手一甩就綁貼左手腕上,再用右手非常方便地啟用,而不用時鋪開來像-張硬板紙,可以隨意夾在書中攜帶。
2,從欲望滿足到設計關懷
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當代社會逐漸從工業時代步入信息時代。消費者的價求、生活方式已發生巨大的變化,對產品的精神文化求也越來越高。設計領域便出現了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等設計潮流與思想。
人性化設計就以人的本質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並以滿足人的本質需求為最終目標的設計思想。但是,設計師在設計時要綜合考慮群體的人、社會的人,以及群體與社會的整體結合、考慮社會發展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人類與生存環境的和諧與統一。人性化設計的角度是未來設計的主要出發點。目前,產品設計無論在功能上還是形式上都出現多元化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回歸自然的人性化設計情懷,盡量選擇自然的材質作為設計素材。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將人與自然結合的設計思維得到現代都市人的喜愛,例如利誌榮先生的“ZeaSpa”浴室係列產品設計中就釆用這種設計思維,選擇一種高品質的沙石為原料,保證其品質與其他品種的區別,使得自然材質的原生態的突巧棱角分明的線條以及素雅的色調形成一種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使消費者在喧囂的都市找尋到些許的寧靜與和諧之美。
(2)體現人體工程學原理,以人休的生理結構出發的設計空間。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電動扶梯、舒適的家居產品設計,使用方便的家用電器等。同時也要將少數弱勢群體列入到設計考慮當中去,使更多的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感受到社會對其“人性化”的關懷。消費者與設計師對於自我情感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實用功能不再是產品設計中唯一關注的話題。設計在呈現多元化趨勢的同時,也悄然將感性與工程、產品、商業緊密結合起來。消費者對精神上的求變得越來越重要,人的感性信息已經成為產品設計中最重要的依據。同樣,人的感性心理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