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1 / 3)

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一些堅定的信念,就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和做什麼,隻要不違背自己內心的信念就行。

——戴爾 卡耐基

信念是人生旅途的心靈路標,有了它就不會失去方向,有了它就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有了它理想將不會離我們遠去,有了它成功來得更快。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個人活著,無論外界的環境多麼惡劣,隻要心中信念的燈亮著,所有的絕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麼,都不是生命的絕境。

卡耐基進入瓦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後,開始了他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在那裏,卡耐基參加了十二次比賽,卻屢戰屢敗。

最後一次比賽敗北後,卡耐基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所有美好的希望粉碎了,他拖著疲憊的身子,精疲力竭、意誌消沉地在102號河畔久久地彷徨。

總是失敗,對人的信心是極大的打擊。三十年後戴爾 卡耐基談及第一次演說失敗時,還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

“是的,雖然我沒有找出舊獵槍和與之相類似的致命東西來,但當時我的確想到過自殺……”

“我那時才認識到自己是很差勁的……”

人的一生猶如一盤漫長的磁帶,它將忠實地記錄下各種路人的音響,有無為者的歎息,絕望者的哀鳴,玩世者的貧笑,也有進取者激越昂揚的高歌,改革者奮不顧身的絕唱,開拓者震天動地的呼嘯……

當現在的人們麵對卡耐基的成功之路時,已經把他當作一位激越的進取者和勇敢的開拓者。即便是在這位聲名赫赫的成人教育家、交際大師溘然辭世三十年的今天,人們在認真地探討他的教學課程的同時,也不難明白一點:卡耐基本人的經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卡耐基就是卡耐基,在瓦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經曆了一連串失敗後,戴爾 卡耐基盡管也曾有過短暫的消沉,但卻轉瞬而逝,馬上就振作精神重新麵對生活。

“在哪裏跌倒了,就在哪裏站起來。”戴爾 卡耐基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信念可以喚起生命的滾滾春潮,將快要枯死的生命之火重新點燃。它是一粒種子,一經播種在心靈的原野就可生長成信念的參天大樹。它是一縷輕風,一旦吹拂到幹枯的心田,可以解凍生命的萬水千山。

有時候,創造奇跡的不是巨人,而是一種堅定的信念。馬爾登博士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決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羅傑 羅爾斯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但是誰也想不到,他的成功居然是源於小學老師的一句話。羅傑 羅爾斯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受環境影響,有著和其他孩子一樣的惡習:打架逃學、暴躁好鬥。

小學老師保羅想盡了辦法改造他們,但是沒有用。

有一次保羅發現小孩子特別喜歡看手相,於是就在課堂上給學生看手相。按照保羅的解釋,孩子們長大以後,不是有錢人、貴人,就是體育界明星,孩子們都很高興。

羅爾斯把自己髒兮兮的黑手伸過去,保羅研究了很久說:“你以後一定是紐約州的州長,我敢打賭。”他望著羅爾斯很確定地說。

羅爾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暗暗下定了當州長的決心。從此,羅爾斯慢慢克服了自己的壞習慣,按照州長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終於在他51歲的時候,羅爾斯真的成為了紐約州第53任州長。

“這個世界上,沒育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這是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 路德金的名言。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熄滅心中信念的火把。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人隻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就擁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頭頂驕陽似火,烤得探險隊員們口幹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有水了。水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滅了,一個個像塌了架,丟了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這可怎麼辦?

隊長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道:“哦,我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些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他們踉蹌著,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看著那水壺,他們舔了舔幹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終於,他們死裏逃生,走出茫茫無垠的沙漠,大家喜極而泣之時,久久凝視著那個給了他們信念支撐的水壺。

隊長小心翼翼地擰開水壺蓋,緩緩流出的卻是一縷縷沙子。他誠摯地說:“隻要心裏有堅定的信念,幹枯的沙子有時也可以變成清冽的泉水。”

信念是強大的精神力量,是追求理想目標的強大動力。人有了信念,就會生出勇氣,爆發熱情,不懼任何困難,並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閃爍出睿智的光芒,最終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一個人活著,無論外界的環境多麼惡劣,隻要心中信念的燈亮著,所有的絕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麼。而人一旦失去了信念的支撐,就如同航船沒有了航標,列車沒有了鐵軌,人生也失去了意義。

在一次追捕行動中,有一位年輕的警察被歹徒用衝鋒槍射中左眼和右腿膝蓋。3個月後,當他從醫院裏出來時,完全變了樣:一個曾經高大魁梧、雙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夥子,成為一個又跛又瞎的殘疾人。

鑒於他的功績,紐約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會組織授予他許多勳章和錦旗。一位記者采訪他,問道:“你以後將怎樣麵對所遭受到的厄運呢?”這位警察說:“我隻知道歹徒現在還沒有被抓獲,我要親手抓住他!”從那以後,他不顧別人的勸阻,參與了抓捕那個歹徒的行動。他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甚至有一次為了一個微不足道的線索,獨自一人乘飛機去了歐洲。

許多年後,那個歹徒終於被抓獲了,那個年輕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慶功會上,他再次成為英雄,許多媒體報道了他的事跡,稱讚他是最勇敢、最堅強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之後不久,他卻在臥室裏割腕自殺了。在他的遺書中,人們讀到了關於他自殺的原因:“這些年來,讓我活下來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現在,傷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隨之消失了。麵對自己的傷殘,我從來沒有這樣絕望過……”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即使拿走我現在的一切,隻要留給我信念,我就能在十年之內奪回它。”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個人失去一隻眼睛和一條健全的腿,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的目標。

有信念就有創造奇跡的機會,它可以使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變成現實。隻要我們善於運用內心的信念,它就會成為一股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

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曆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想獲得成熟的智慧,就必須認識並理解這個事實。

——戴爾 卡耐基

樹葉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兩片樹葉是同樣的。而指紋、聲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要好好地珍惜自己。

卡耐基認為,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曆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想獲得成熟的智慧,就必須認識並理解這個事實,這是一座引導我們和我們的同胞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不管怎麼樣,每天都要創造一段孤獨的時光拋棄一切電話和幹擾事物,這是我們探索自己的生活,信念的行動所必須做到的。有誰願意被習慣和惰性的枷鎖套住,而整天沉悶無望地苟且活命呢?但是我們已經被活活地埋在習慣和無聊的事物裏麵,隻有通過異常的努力,才能把我們解救出來。

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對自己的定位以及將要實現的目標決定著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特的位置。

也就是說,如果你認定了自己的獨特之處,你就會擁有獨一無二的形象。如果你有個清晰的自我認識,那麼就不會給自己臉上貼很多消極、悲觀的標簽。不要被你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開的汽車或所穿的衣服限定住。因為這不是定位的最終目標,你也不是這些東西的總和。成功者相信自己,我們取得成功的潛在動力來源於我們對成功獨一無二的完美詮釋,更主要的是對定位的深刻理解。

心靈的成熟過程,是堅持不斷的自我發現、自我探尋的過程。除非我們先了解自己,否則我們很難去了解別人。

這是流傳於西方的一則故事:由於世界大戰爆發,某人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隻好宣告破產。他大為沮喪,於是,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甚至想要跳湖自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重新站起來。

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絕無能力幫助你。”

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鍾後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東山再起。”剛說完這幾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於是作者把他帶到一麵高大的鏡子麵前,用手指著鏡子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隻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隻能跳到密歇根湖裏。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向前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退後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幾天後,作者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拾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隻是一個流浪漢。我對著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預支一部分錢給家人。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還風趣地對作者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麵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

心靈的成熟過程是堅持不斷的自我發現、自我探尋的過程。除非我們先了解自己,否則我們很難去了解別人。根據蘇格拉底的說法,“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開端。那麼,“你是獨一無二”的說法,便是現代人對古老智慧的新詮釋了。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變得更加自信、成熟,請相信:“你是獨一無二的。”

“我是獨一無二的造化”、“我是獨一無二的奇跡”……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即正確評價自己,並對自己充滿信心。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盡管我們知道曆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跟我們完全一樣地存在過,但我們還是習慣於拿自己與別人相比。我們習慣於把他人作為標準來衡量我們自己所取得的成功,當我們在報紙上談到某人取得的偉大成就時,也習慣於從他們的年齡已超過了我們這一點中找到些許安慰——對自己說,到了他們那個年紀,我也有可能取得同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