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馮錫範向她賣關子,其實,辦法是現成的,看她想不想走這步棋了。

唐妃有點緊張:“不是一步好棋吧?”

馮錫範陰笑著告訴她,是絕棋,當然也是險棋,有險才有奇,出奇才能製勝啊。過河的卒子,不容你回頭。他那娓娓道來的神情真像是講棋譜。

唐妃催他:“你別兜圈子了,快說吧。”

馮錫範壓低嗓音點撥她,讓攔路的人徹底消失,不就高枕無憂了嗎?

唐妃嚇了一跳,半響才回過味來,把頭搖得同貨郎鼓一般,連說不可、不可!這若漏了風,可是殺頭之罪呀!何況也於心不忍,到底都是郡王的骨肉啊。

馮錫範說:“娘娘真是菩薩心腸。什麼郡王骨肉,說不上哪來的野種呢。你忘了,老郡王怎麼死的,還不是讓那件醜聞氣死的?”

唐妃張大了眼睛:“你是說那件傳聞?不會是真的吧?”

他們說的這是一樁懸案,在鄭氏王府裏傳播多年,有人為此丟了性命,但謠傳依然在陰暗的角落裏流傳。

據說,鄭王長子克臧是個野種,不是昭妃所生,而是鄭經與奶娘私通而生。更有甚者,幹脆說克臧是陳氏先孕後嫁從外頭帶來的,一個拖油瓶。

昭妃卻一口咬定克臧是她生的,所以唐妃對此不感興趣,你說是郡王和四弟的奶媽陳氏所生,也沒人相信。

馮錫範以見證人自居。這事隻有他和洪旭知道真相了。據馮錫範說,當年老郡王怕家醜外揚,誰都沒告訴,隻偷偷派馮錫範、洪旭和郡王的親哥哥鄭泰前往廈門,奉密旨立即殺死四人,他問唐妃,是否知道是哪四人?

唐妃猜,一定有陳氏,還有那個孩子。別人,他就猜不到了。

馮錫範冷笑著說:“那兩個,一個是你丈夫,一個是董太妃。”

唐妃大吃一驚,也有點不信,這麼狠?連董太妃和他親兒子都不放過?

馮錫範說,在老郡王看來,這是亂倫!罪不容誅。

唐妃不明白,既看得這麼重,那後來怎麼又風平浪靜了?

“還不是洪旭向鄭經告了密,”馮錫範說,如今的郡主搶先下手,殺了老郡王派來的殺手,為此,活活把老郡王氣死在台灣,這段公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些傳聞,唐妃也早有耳聞。但隻要鄭經不認帳、又發難、不發話廢掉克臧,就誰也奈何不得他。

停了一下,唐妃說:“依你,想怎麼辦?”

馮錫範是信奉“無毒不丈夫”的,隻有把那個孽種除掉,也就沒了競爭對手,天下從此太平。

唐妃有點於心忍,克臧還是個不懂事的嬰兒,他有什麼罪過?太傷天害理了,她有點怕遭天譴,那好歹也是一條人命啊!

馮錫範說她是菩薩心腸,辦不了大事。後來他退了一步,實在不忍下手,就留他一命,前靣有的是孤島,把他扔到荒島上去,能僥幸活下來是他的造化,逃不過這一刼,那也就怪不得我們了。

唐妃被他說動了:“這樣總還說得過去。”她主張派個心眼好的奶娘抱孩子上島,孩子就能保住一條小命。

馮錫範答應下來。他連騙奶娘下船的說詞都想好了。唐妃總算應允了。

馮錫範說:“那我就去辦了?”唐妃點點頭。

馮錫範說:“等著享榮華富貴吧。”他詭譎地一笑,走了出去。

3

在廈門臨時提督衙門,施琅正在用米堆成的沙盤前駐足觀看。這是台灣、澎湖列島的模型圖,他正往澎湖三十六島上挿小旗作標記。

女兒施美蘭捧了一壺茶和弟弟施世騌進來,施世綜雖是男子,卻長得眉清目秀,文質彬彬。施家兄弟姐妹多,唯美蘭、世綜在施琅心中有特別地位,這當然與他們的聰明才智有關。有大事小情,施琅喜歡垂聽兒女們的看法,她二人在家裏的地位也就水長船高了。

施美蘭給父親斟了茶後,姐弟二人也湊到模型邊,施世騌問他父親,真的想馬上攻打台灣嗎?

“是呀,現在鄭氏已是驚弓之鳥,”施琅分析說,他們占據金門、廈門這麼久,一旦喪失,從前依靠大陸的一切供應都不保了,一鼓作氣拿下台灣正是良機。

施美蘭擔心,這麼倉促,能夠如願以償嗎?

施琅喝著茶,沉吟著,難處當然很多。當今皇帝不到十歲,不能親政,難免政出多門,施琅手上的水師將士,有八成是台灣方靣降過來的,他們的親人都在海上,能否一德一心,都令人擔憂。更何況打台灣必先下澎湖,不同於打金門、廈門沿海諸島,汪洋一片,風濤之險,還有賴於信風……確實很難,但施琅決計攻台。

施世騌提起一件蹊蹺事,聽說荷蘭紅毛要出船隊幫我們平台?

施琅答:“有這事,你們怎麼看?”

施美蘭對紅毛番可沒有好印象。他們從前不是占過咱台灣嗎,他會安好心嗎?還不是黃鼠狼給小雞拜年!

施琅很欣賞女幾的睿智,他笑道:“想不到你很有見地,是呀,我才不想用他們。可靖南王卻認為不用白不用。我是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施世騌認為此話有理,還是憑自己之力穩妥,切勿引狼入室。

施琅忽然問,蘇閩桃走了嗎?

施美蘭看了弟弟一眼,笑著說:“父親以為她那麼好打發的嗎?”

施世騌顯然覺得自己在這裏不便,便托故說要去寫《討伐鄭氏檄》,剛開了個頭。說罷不等父親說什麼,就走了出去。

施琅皺起了眉頭,什麼叫“打發”呀?他問女兒:“她怎麼這麼難纏?她不是自己同意回晉江老家去的嗎?怎麼又反悔?”

施美蘭說:“那是因為她生氣了,因為你要把她許配給弟弟世騌,這話傳到了她耳朵裏去了。”

施琅確曾有過這樣的動議,一來是相中了蘇閩桃,二來也是想把這可憐的姑娘永遠留在施家。沒想到,蘇閩桃一口回絕了,而且極為生氣,聲稱馬上回晉江老家去。既如此怎麼又不想走了?

其實,施琅後來自己收回話來,強扭的瓜不甜啊。難道蘇閩桃是因為施琅答應撤銷娶她為兒媳這個念頭,才又決定不走的嗎?

施美蘭說:“我想是的。”

施琅很喜歡蘇閩桃,她機警、幽默,頑皮又有些刁鑽,甚至是個很古怪的人,很難摸透她的脾氣,陰晴不定。他不明白,世綜哪點不配她?世騌這麼小的年紀鄉試就中了舉人,前途無可限量,還辱沒了她嗎?

施美蘭嘻嘻地笑。施琅覺得她笑得有內容,有些異樣,就問:“你笑什麼?”

“人各有誌呀。”施美蘭說,“人家蘇閩桃說了,她不哄小弟弟玩。”

施琅不甚介意地說:“算了,去留憑她自己定好了。”

施美蘭說:“這就對了,人家救過你的命,是你的大恩人,為了救你,連父親和全家老小都搭進去了,我勸父親千萬不要逆著她,她就是滿身是刺,你也得捧在手裏。”

施琅笑起來:“你是她重金雇來的說客吧?好了,我今後寵著她慣著她,行了吧?你可別嫉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