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開始吃飯。玄燁說:“你別管朕,敞開肚皮吃,朕知道你飯量大,這一大桌子總夠你饕餮了吧?”

吳啟爵正待回話,李福全又蹭了進來,後頭跟了兩個青衣小太監,每人捧一個方漆盤,上麵都有一道菜。李福全回道:“主子爺,太皇太後賞爺兩道菜,一道是茴香油糟鴨蹼,另一道是溜雀舌。”

玄燁說了句“謝太皇太後”,待太監們出去,玄燁又說:“你看,吃頓飯都如此繁瑣,不勝其煩。”他隻在跟前揀了幾口菜略嚐一嚐便放下了筷子。因見吳啟爵吃飯很矜持,就說:“你是武將,吃飯不必這麼矜持。”

吳啟爵於是放開來狼吞虎咽。玄燁看著他的吃相反而高興得直樂。見皇上有了笑意,吳啟爵說:“皇上該多想些愉快的事才是。”

康熙說:“朕何嚐不希望這樣。”

正說到這兒,李福全又進來,奏道:“主子爺,從兵部上來一個奏折,皇上是現在看呐,還是退回去不看,聽憑他們裁決?”

玄燁突然光火了,他說:“朕是皇上,大事小情,憑什麼讓他們代朕裁決?”

李福全一聽,知道這火是衝大權獨攬的鼇拜發的,立刻滿臉笑意地將奏疏呈上,並且說:“這話著啊!如今皇上睿智聖明,有人總想倚老賣老,把皇上當小孩,是該殺殺他們的威風了。”

這話顯然說到康熙心裏去了,重重地哼了一聲。他把奏疏打開,迅速看了一遍,眉頭緊鎖。吳啟爵小心翼翼地看著他的臉色。

“你聽說過台灣嗎?”康熙突然問。

吳啟爵點點頭說:“這奏疏是為台灣事而上?皇上對台灣的事委決不下,是不是?”

玄燁說:“是啊,施琅三次平台都被台風吹個落花流水,武力不足以震懾,撫又撫不成。你說,到底該怎麼辦為好?”

吳啟爵已經吃飽,放下筷子說:“臣不敢多嘴幹政。”

玄燁說:“朕讓你說,就不是幹政了。”

吳啟爵說他仿佛聽說,皇上已下旨宣主戰的福建水師提督施琅進京陛見靣奏了?

玄燁沒有否認。他說:“是啊。這是施琅啟程進京前又上的奏疏,他說朕下詔實行的遷界禁海不合於天下大一統,也有礙於府庫稅收,他說海上有成千上萬的島嶼,也有居民,也是國土,無力治理不等於丟棄了事,他以為於國不利。細想想,他說的未嚐不對。”

吳啟爵說,既然皇上瞧著對,就用武,下上諭就行了嘛。

玄燁歎了一聲,談何容易。這施琅不是沒較量過,康熙三年,他接連出海三次,結果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一場大風都刮散了。

吳啟爵建議,“等施琅陛見時,當廷要他對策,如可行,旨準就是了嘛!”

玄燁拍著手上的奏疏,一時委決不下,用武力將台灣收歸中國版圖的可行與否、成敗利害,施琅倒是寫得淋漓盡致了,隻是……

望著遲疑難決的康熙皇帝,吳啟爵一時不得要領,玄燁心中所慮也到底沒說出來。他隻是說,這次召施琅進京,本來就沒想再放他回去。

這麼說,陛見之虛,調離才是實呀!

吳啟爵不明白,也不敢問,隻有納悶。

3

奉旨進京陛見的施琅懷著一腔熱血,帶了武力平台的奏疏,帶著全副執事的一行,正從海路迤邐北進,他充滿信心,相信一定能說服皇上,完成收台灣入版籍的大業。

雙桅帆高掛,“靖海將軍福建水師提督施”和“回避”“肅敬”的牌子挿在船頭。這天官船來到白犬列島海域臨時停靠,但見島上十分蕭條,本是廟會的日子,島上媽祖廟前沒有幾個人,集市也很冷落。

站在船頭的蘇閩桃說:“今天是媽祖的華誕,我們靠岸去上上香,也逛逛廟會。”

施世騌和施美蘭響應,一直呆在船上,太膩味了。

施琅說:“今天是九月九嗎?”

蘇閩桃說,正是。媽祖的生日正是重陽節這一天。媽祖就是咱福建莆田眉州人。

施琅便說:“好吧,下去隨喜隨喜。”

家仆林閏便向船老大發令:“靠岸。”

官船在一片吆喝聲中漸漸靠上白犬島碼頭。

在白犬島碼頭,施世騌等人一上岸就被一夥乞丐圍住,這些衣不蔽體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個個滿靣菜色。見家仆、侍衛們擁上來像轟狗一般驅趕乞討者,施世騌不忍心,他覺得他們夠可憐的了,不能對他們這樣。施美蘭則要林閏準備銅錢。

少頃,林閏用草帽端來一些銅錢,施世騌他們幾個開始給乞丐們分發。乞丐們搶得人仰馬翻。施家的仆從們在一旁看著拍手樂。

施世騌突然發現同樣以乞討為生的一老一少卻一直在駐足旁觀,像局外人一樣,不過來搶錢。細看,被那個五、六歲小女孩用竹竿牽著的黑瘦的女人竟是個瞎子。那女人正是奶娘王氏,而那瘦骨嶙峋有一雙黑亮大眼睛長得很好看的小女孩,就是當年被馮錫範丟到金砂島上的海葵郡主。

施世騌覚得這一老一少尤為可憐,他走近小女孩,彎下腰問她為什麼不過來搶錢呢?

小女孩搖搖頭,說:“我們又不是狗,主子們扔下點錢,讓我們狗一樣地去搶,你們取笑。我才不要!”說罷拉起竹竿就走。

施世騌不禁對這小女孩刮目相看,別看她小小年紀,好有誌氣。

施世騌看見她提著的瓦罐裏隻有一點餿飯。施世騌關切地問這小姑娘姓什麼,叫什麼?

小女孩說她叫海葵,沒姓。

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施世騌把佩在腰間的一塊鑲金玉珮解下來,連同那紅黃兩色的流蘇一起,放到海葵小手上,告訴她,把這個交給媽媽,到當鋪裏去當掉,能換好多錢。

海葵卻推托著:“我不要。”

蘇閩桃過來問:“你別傻呀,為什麼不要?有了這塊玉珮,你們再也不用要飯了。”

孩子顯然動心了,仰起臉望著王氏,怯聲地問:“娘,你都聽到了,我們能要嗎?”

王氏那幹癟的眼睛裏淌出一顆淚珠,她說:“海葵,快趴下給好人磕頭。”

於是海葵趴到地上,連著給施世騌磕了幾個響頭,再掉過來給蘇閩桃磕。蘇閩桃一把將她拉了起來。她對孩子說:“走,你一定餓了,我領你去買好吃的。”

孩子拉住竹竿不鬆手,似乎在征得媽媽的同意。王氏說:“去吧,你碰上好心人了,別淘氣。”孩子鬆開竹竿,說:“娘,我回來給你帶個飯團子,你等著。”

蘇閩桃又是一聲歎息,可憐的孩子,她可能以為,天下的美味就數飯團子了。

施琅和家人兵丁都坐到了掛著兩個幌、門外寫著“包辦酒席”字樣的飯鋪裏打尖,菜沒上來,都在喝茶嗑瓜子。

施世騌和蘇閩桃、施美蘭幾個人陪著海葵單獨坐在靠窗麵海的一張小桌前。蘇閩桃招手叫來跑堂的,施世騌對海葵說:“你點吧,挑好吃的要。”

海葵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說:“要一個飯團子吧。”

人們都樂了,但隨即又不能不心酸。施美蘭說:“好可憐啊。”

施世騌對跑堂的吩咐:“揀好吃的上,不怕貴。”跑堂的長長地吆喝一聲,走了。

蘇閩桃在端詳小女孩,她說:“把小髒臉洗淨,這是個很俊俏的小姑娘,你們信不信?”她當即向後靣叫跑堂的,打一盆溫水來。裏靣應了一聲。